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入学物...

更新时间:2023-11-26 浏览次数:2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 1. 某同学把装有个鸡蛋的塑料袋从楼提到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鸡蛋受到的总重力是 B . 该同学上楼的速度大约是 C . 该同学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 D . 楼的大气压高于1楼的大气压
  • 2. 一辆汽车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下列关于该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状态不变,受力平衡 B . 运动状态不变,受力不平衡 C . 运动状态改变,受力平衡 D . 运动状态改变,受力不平衡
  • 3. 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海中水平游动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B . 向海底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C . 对背心进行放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 D . 对背心进行充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
  • 4. (2021·鄂尔多斯) 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甲、乙、丙容器中装有三种不同液体,将同一实心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三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所受的浮力 F浮甲=F浮乙<F浮丙 B . 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 ρ C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p<p D . 桌面所受的压力 F压甲<F压乙< F压丙
  • 5. 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B . 用手提起重物 C . 核桃钳夹核桃 D . 开瓶器开瓶盖
  • 6. 如图为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后,对雪地的压强变小了 B . 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 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没有做功 D . 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越滑越快,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大
  • 7. (2021八下·高平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 .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 D . 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8.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是重的空吊篮,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质量为的小张同学将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上升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动滑轮的重力为

         内拉力做的功为

         内拉力的功率为

         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6.0分)
  • 9.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壶利用了原理,方便倒水饮茶;用沸水泡茶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
  • 10.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容器中投入一个重为的木块,水面上升 , 容器底面积为 , 则投入木块后,容器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力增加了

  • 11. 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实心球重20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m,用时约0.75s.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J,

    功率为W.


  • 12. 如图所示, , 若在点施加最小力恰好能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保持静止状态,则挂在杠杆上点的重物的质量为 不计杠杆自重,点为杠杆的支点

  • 13.  同一密度计先后放在密度分别为的液体中,容器质量相同,静止时密度计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液面相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4.  小亮想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及足量的水,完成了测量,步骤如图所示,小石块所受的浮力为  , 小石块的密度为 

  • 15.  如图所示,小球从点摆到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能会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总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6. (2022八下·港南期末) 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用滑轮组使物体沿水平面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所用水平拉力F为20N,若物体水平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5N,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7.  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它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则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受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 20.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1) 如图所示,当物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2. (2)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3. (3) 为了使得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同学换用盐水代替图中溢水杯中的水来重新进行实验,当他将同样的物块浸没到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1.  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杨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他选用形管压强计、烧杯和清水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1. (1) 图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从结构来看,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 (2) 比较图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比较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 (3) 本实验第小题主要运用的实验方法是下列中的____ 单选
      A . 转换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等效替代法 D . 理想模型法
    4. (4) 在图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盐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 , 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 2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

    1. (1) 实验前,将杠杆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右端下沉,如图所示,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 选填“任意”或“水平”位置平衡。
    2. (2) 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上点处挂两个钩码,如图所示,则在点处应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原位置平衡。
    3. (3) 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 选填“普遍性”或“偶然性” , 应改变钩码个数及悬挂位置,多次进行实验。
    4. (4) 实验时,不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的重心位置保持在点不变,将支点换到点,如图所示,发现点处只挂个钩码,杠杆仍然保持平衡。若每个钩码重为 , 则杠杆重力为 。由此可知,将杠杆支点位置设在 选填“”或“点进行实验,能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 23.  如图是驾驶一辆轿车从水平地面上沿斜坡行驶至高架桥的情景,在此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运动,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不变,经过汽车从坡底点到达坡顶点。求:

    1. (1) 汽车沿斜坡段行驶时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2. (2) 汽车沿斜坡段行驶时的牵引力大小。
  • 24.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边长为的实心正方体 , 悬挂在轻质杠杆端, , 当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在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水的密度为求:

    1. (1) 底部受到的水对它的压强;
    2. (2) 受到的水对它的浮力;
    3. (3) 的大小。
  • 25.  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图,在的拉力作用下,使质量为的建筑材料在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求:

    1.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2) 拉力的功率;
    3. (3) 动滑轮的重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