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19 七七事变与全...

更新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 )
    A . 长征途中 B . 西安事变后 C . 九一八事变后 D . 七七事变后
  • 2. 下列以发生时间或地点命名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七七事变   ②一二•九运动   ③九一八事变   ④西安事变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④①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④①②
  • 3. (2022·鞍山一模) 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 . 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 . 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
  • 4. (2019·营口)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C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5.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这里发生了( )
    A . 八一三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双十二事变 D . 七七事变
  • 6. (2018九下·泰兴月考) “这次事变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历史转折,因而成为‘时局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符合上述观点的事件是(    )
    A . 七七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西安事变
  • 7. 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A . 西安事变;华北事变 B . 伪“满洲国”成立;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 . 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
  • 8. 与“1937年”、“宛平”、“日军”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卢沟桥事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 10. (2020·贺州) 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变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触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 . 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 .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愿 C .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D . 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 11.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有关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的胜利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该是在( )
    A .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C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13. (2016八上·泰兴期末)

    如图是某纪念馆的纪念墙(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

    A .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 . 日本割占中国台湾岛 C .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 . 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 14.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中记录到:“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记录的是( )
    A . 旅顺大屠杀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二、综合题
  • 15.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1.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一战线的名称。
    2. (2) 漫画中由左到右的变化,你有怎样的认识?
  • 16. 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五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 (1) 甲午战争给中国代来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3. (3) 材料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5. (5) 结合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