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20</strong>小题,共<strong>30.0</strong>分)
  • 1. 习近平主席在一封贺信中指出,____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____处应填(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隶书 D . 楷书
  • 2.  如图是商鞅方升,其周身刻有两组铭文。第一组交代了商鞅在变法期间为统一度量衡造此量器;第二组是加刻的秦始皇诏书,将商鞅制定的标准推行至全国。此文物见证了( )

    A . 铁器的普遍性 B . 西周的建立 C . 秦量的延续性 D . 秦朝的暴政
  • 3.  对如图所示两种货币的解释,正确的是( )                                                                   

    汉初,允许私人和王国铸钱,钱币形制杂乱导致市场混乱,故汉武帝统一铸五铢钱

    唐初,因隋末战乱,货币大幅贬值,百姓生活困苦,故唐高祖改铸开元通宝

    ①形制体现出继承与发展 

    ②促成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③创建了思想统一的局面 

    ④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时人追忆北魏洛阳城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种变化得益于(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创立 B . 文景之治局面出现 C .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 . 孝文帝改革的实施
  • 5.  如图显示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的变化,形成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人口快速增长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重文轻武政策
  • 6.  “自封建变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都不如)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以上材料能说明( )
    A . 四通八达的中外交通 B . 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 C . 各朝都重视边疆治理 D . 古代选官方式的变化
  • 7.  如图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①处应填( ) 

    A . 大的商帮出现 B . 闭关锁国政策 C . 实行金瓶掣签 D . 都市生活繁荣
  • 8.  中国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以下见证了中非友好关系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郑和下西洋 

    ③万隆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9.  明清时期,厦门一带的商人经常往来于江浙地区进行棉布贸易。英国在厦门开市通商后,物美价廉的洋布充斥当地,民间购买者增多,传统商路和手工纺织业开始衰落。以上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
    A . 鸦片战争的影响 B . 英法联军的罪行 C . 甲午战争的背景 D . 八国联军的侵略
  • 10.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中指出近代文明的特征是“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中国要实现向近代文明转变,关键在青年的觉悟和观念更新。为此,该杂志积极倡导( )
    A . “扶清灭洋” B . 变法图强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11.  近代中国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的变化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下表①处应为( )                                                                                                                       

    世界历史事件

    对中国的影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武昌起义胜利 C .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五四运动爆发
  • 12.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中国革命的低潮,中国共产党开始新的探索,最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 . 秋收起义→《论持久战》→八七会议 B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 南昌起义→中共七大→八七会议 D . 中共七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论持久战》
  • 13.  如图照片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领域重大变革的一个场景。这一变革的作用是( )

    A .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 保卫了广大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D .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4.  1984年,邓小平在考察了深圳、珠海、厦门后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由此可见经济特区( )
    A . 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得到巩固 B . 深化了对外交往 C . 标志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 D . 增强了国防实力
  • 15.  如图是某船队一次航行的部分记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B . 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C .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 .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 16.   有学者指出:“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部分地区时,为之雀跃的东西是美洲的金、银。随着其他欧洲人跟进来到美洲后,其焦点转向烟草、可可等这些珍奇的农产品的出口。”这段材料体现了( )
    A . 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 B . 殖民侵略对美洲经济的掠夺 C . 英西两国的殖民争霸 D . 欧洲文化对殖民地产生影响
  • 17.  以下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                                                                                                                           

    时间

    1689年

    1776年

    1787年

    1789年

    1804年

    史实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美国制定宪法

    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A .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C .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 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18.  1959年,赫鲁晓夫评论说:“国际紧张局势的情况就像一棵卷心菜。如果你把菜叶一片一片地剥去,就会看到菜心,而国际紧张局势的核心就是美苏关系。”这说明( )
    A .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 . 冷战时期美苏主导国际秩序 D .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19.  如图是创作于1942年名为《绞死希特勒》的漫画。该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 .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C .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D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2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A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B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埃及的民族自尊心

    C

    罗斯福新政

    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strong>4</strong>小题,共<strong>40.0</strong>分)
  • 21.  变革•进步 
    1. (1)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学派的主张                                                                                                                  

      学派

      主张

      核心思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以德治国

      法家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指出这些主张的积极意义。 
    2. (2) 材料二:
      洋务运动大事记(部分)
      1862年,洋务派兴办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办了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等近代海军
      A大事记(部分)
      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建立了富冈纺纱厂、三菱造船厂、九州铁路公司等一批近代化企业;建立新式学校,普及义务教育;改用西洋历等
      1873年,日本颁布《征兵令》,之后建立起新式海陆军
      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填写A处历史事件的名称,说明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 
    3. (3) 材料三:以下是我国关于现行宪法四次修正案的部分内容概述                                        

      1988年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转让。

      1993年

      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

      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年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据材料三,指出这四次宪法修改的背景,并分析宪法修改的意义。
  • 22.  工程建设与社会发展 
    1. (1) 材料一:

      长城沿线设有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同时还设有茶马互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进行贸易活动

      都江堰修建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

      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

      将材料一中的三个工程按建成的历史时期排序。(写序号)任选一项工程,说明其作用。
    2. (2)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铁路时代”,先后成功地铺设了五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内战后百废待兴,美国政府为了增加就业,改善经济,通过赠送土地、减免税收等措施,大力推动了铁路的发展。这一时期各项技术发明纷纷问世,钢轨取代铁轨提高了路轨的耐久性和载重量,空气制动阀和连续信号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
      ——摘编自张敏《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的铺设及影响》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美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 
    3. (3)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正式启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西部建设。苏联资助的“156项工程”中安排了40个项目在内蒙古包头、新疆克拉玛依、宁夏、云南等多个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涉及的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油田等。与此同时为了发挥这些工业企业的最大效益,配套修建了宝成、兰新铁路和康藏、青藏公路。 
      ——摘编自胡小舰《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建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研究》
      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第一次西部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我国第一次西部建设的影响。
  • 23.  休闲文化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 材料一:宋词是宋代士大夫文人与市井人家共享的娱乐性文艺。宋代文人能够在优雅和悠闲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据统计,宋词可考词人中有50%是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的。随着瓦子勾栏的发展,宋词借助乐舞在这些场所广泛传播。作为新兴的最能代表其时代特质的文体,宋词刻本热销市场。书贾们为了营利,抓住一切机会,源源不断地收购词集、印刷出版。 

      ——摘编自谢珊珊《休闲文化与唐宋词》等

      依据材料一,分析宋词兴盛的背景。
    2. (2) 材料二: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家的消遣环境,力求房间装饰舒适、高雅和多样。早期的家具造型装饰以神话、宗教等为主,后来古希腊、古罗马的细致雕刻装饰形式更多地运用到家具上。为彰显身份与地位,名门望族和新兴商人雇佣艺术家创作油画装饰居所,古代贤哲、贵族商人等各种人物走进了画面,甚至宗教题材人物,也被描绘出了人的气息和情感。 

      ——摘编自马善程《论晚期中世纪室内装饰画表现要素的嬗变》等

      依据材料二,概括14、15世纪意大利室内装饰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
    3. (3)  研学活动是一种将探究学习与旅游休闲合二为一的新兴游学形式。某学校开展了“重走红色线路,传承革命文化”的研学活动。请你为以下任意一条线路推荐一个研学城市,并撰写推荐语。推荐语包括与该研学线路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①“中共一大”研学线路 

      ②“红军长征”研学线路 

      ③“解放战争”研学线路 

      ④“抗日战争”研学线路

  • 24.  食物背后的历史。
    1. (1) 材料一: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食品工厂建立起来,脱水食品、罐头食品、冷冻食品等工业化产品成为烹饪的重要组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发面粉、瓶装果冻粉等产品进入家庭,简化了烹饪程序,家庭主妇花更少的时间和金钱,能做出堪比大厨的甜点。19世纪下半叶,逐渐完善的铁路交通连接本就发达的海运,澳大利亚牛肉、中国茶叶、美国小麦甚至热带水果,涌入了寻常人家。 

      ——摘编自徐文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饮食文化发展态势研究》等

      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饮食方面的特点。 
    2. (2) 材料二:下表是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史实                
      序号 时期 史实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使用骨耜等工具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居民使用骨器、角器开垦土地,种植粟
      西汉 A ______ ,核桃、葡萄、石榴等逐渐传入中原
      东汉 渔阳太守张堪在今北京顺义一带引种南方水稻,鼓励百姓种植
      北朝 贾思勰任太守时,亲自参与耕作,广泛收集前人文献,强调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撰写了《齐民要术》一书
      唐朝 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曲辕犁,政府还征发江南工匠造水车并加以推广
      明朝末年 徐光启编写B ______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技术革新和他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清朝前期 政府推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颁布C ______ ,在解放区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0世纪70年代 袁隆平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
      选取以下合适内容分别填写到A、B、C处。(多选、错选不得分)

      《农政全书》;《中国土地法大纲》;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

    3. (3) 选择材料二中至少两项相关内容,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