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更新时间:2023-09-25 浏览次数:2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高州月考) “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千古,下列有关禹的事迹,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禹的事迹 B . 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C . 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原始社会结束 D . 通过“禅让”制传位给启
  • 2. (2022七上·太仓期中) 下列关于“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 推行禅让制,地方势力膨胀 B . 没有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C .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D .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 3. (2022七上·鄂托克旗期末) 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4. (2021七上·襄州期中) “你来自元谋,我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 北京市 B . 陕西省 C . 浙江省 D . 云南省
  • 5. (2021七上·乾安期中)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
    A . 西周的建立 B . 夏朝的建立 C . 商朝的建立 D . 东周的建立
  • 6. 《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其中,“天下为公”体现的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禅让
  • 7. 下图的人物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并全身心投入治水工作,最终解除了水患,得到人民爱戴,他被称为(  )

    A . 黄帝 B . 大禹 C . 蚩尤 D . 炎帝
  • 8. (2021七上·柳江期中) 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
    A . 炎帝、尧 B . 炎帝、黄帝 C . 黄帝、尧 D . 尧、舜
  • 9.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 . 黄帝 B . C . D .
  • 10. (2019七上·利辛月考) 商代前期经常迁都,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    )
    A . B . 镐京 C . 阳城 D .
  • 11. (2022七上·兴仁期中) 考古花狂发现,陕酉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 集体群居 B . 采集渔猎 C . 农耕定居 D . 铁型牛耕
  • 12. (2022·惠阳一模)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分封制(   )
    A . 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 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 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 13. (2021·盐城)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 . 禅让 B . 世袭 C . 分封 D . 专制
  • 14. (2020七上·剑阁月考)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 . 北京人时期 B . 半坡聚落时期 C . 尧舜禹时期 D .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 15. (2020七上·潮安月考) 根据因果关系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劳动                               ②从猿进化到人

    ③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④直立行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④①③
  • 16. (2020七上·河源月考) 下列哪一事件是东周建立的标志(   )
    A . 商汤灭夏 B . 武王伐纣 C . 盘庚迁殷 D . 平王东迁
  • 17. (2021七上·仁寿期中)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

    A . 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 . 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C . 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D . 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 18. (2021七上·苏州月考)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商代中期,青铜器种类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器型多种多样,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这体现了我国古代(   )
    A . 生产方式的变化 B . 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C . 社会风气的转变 D . 统治阶级的残暴
  • 19. (2023七上·石碣月考)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妲己等故事的编撰大约是依据哪个时间?(    )
    A . 黄帝时 B . 夏朝时 C . 商末周初 D . 春秋战国
  • 20. (2023九上·云枫开学考)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 .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1七上·梁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生产

    ( 一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 二 )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材料二:房屋建筑,如下图: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
    2. (2) 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建筑样式?
    3. (3) 农业生产和房屋建筑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 22. (2019七上·滨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年,帝尧年老以后,想到继承人问题,就询问大臣“四岳”(四岳就是主管四方的诸侯),说自己儿子丹朱能力不足,必须另选贤能之人。四岳先推荐了鲧,但鲧因为治水失败而失去了机会,于是他们又推荐了平民出身的舜,说舜父母愚顽、兄弟不贤,他却能坚持孝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帝舜继位后,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晚年时,帝舜舍弃了自己不贤的儿子商均,而把君主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

    材料二:大禹在位8年去世,临终前想要把君主之位禅让给辅佐官伯益,但是伯益的道德不如石头里蹦出来的启来得高尚,又加上诸侯和百姓的拥戴,最终启成为炎黄集团的首领,开创了新的家天下的王朝——夏朝(大禹称有夏氏)。

    材料三:周王室与诸侯之间通过分封与受封的形式形成主从关系。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承担捍卫王室、镇守疆土、定期朝觐纳贡以及奉命征伐等义务

    1. (1)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一种制度?
    2. (2) 材料二中“禹传启”,从此王位的继承上开创了哪一种制度?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周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四个?
    4. (4) 根据材料三分析,这种制度起到怎样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