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0-07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词语中的“削”与“剥削”的“削”的一项是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 瘦削 B . 削皮 C . 切削 D . 削笔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shāng)  戴(sōng) 晒(pù)  窸窸窣(sū) B . 糊(mǒ)  肆(nüè)  花(lěi)  威风凛(lǐn) C . 立(yì)  苔(xiǎn)  吞(mò)  大步流(xīng) D . 饭(mèn) 语(yàn)  考(chá)  全神注(guàn)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功尽弃  鏖战犹酣  呆头呆脑  叱咤风云 B . 技高一筹  别出新裁  黄中大吕  弄巧成拙 C . 轻歌慢舞  虎视眈眈  暴露无遗  沧海一栗 D . 巧夺天宫  余音绕粱  亭台楼阁  井然有序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今天早上妈妈说会下雨,让我带上雨伞,我嫌麻烦就没带。放学的时候果然下起了雨,我一路淋着雨跑回家,真是自作自受啊! B .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 . 王刚在乒乓球比赛中技高一筹 , 轻松击败了对手,获得了冠军。 D . 我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 5. 《七律•长征》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尽”的意思是( )
    A . 达到极端 B . 全部用出 C . 都、全 D . 完、完毕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伯父的教诲,使我认识到读书不能马虎的道理。 B .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C . 《草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D . 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 7. 下列对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夸张) B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拟人) C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反问) D .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比喻)
  • 8. 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②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

    ③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

    ④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A .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B . 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C . 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D .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 9.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B . 《三黑和土地》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因土地失而复得而喜悦的心情。 C .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桑娜一家的生活富足而舒适。 D . 《丁香结》中的“丁香结”象征“生活中的结”,赋予了丁香深刻的意蕴。
  • 10. 壮壮想围绕“钓鱼迷爷爷”一题来写作文,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中心意思表达的一项是( )
    A . 爷爷订阅了很多钓鱼的杂志。 B . 早上,爷爷和奶奶一起散步健身。 C . 爷爷一有机会就钓鱼,钓鱼的技术也不错。 D . 爷爷有很多一起钓鱼的朋友。
  • 11.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2. (2)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改为反问句)
    3. (3) 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4. (4) 请仿照示例写句子,先写语言,再写出心理活动。

      例:“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 1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夏夜,漫步在蛙声阵阵的田埂上,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辛弃疾的词句:“。”
    2. (2) 瞧,黄河壶口瀑布多么壮观啊,真是“。”
    3. (3) 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红军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4. (4) 鲁迅先生对待敌人是“横眉冷对”“怒向刀丛”,但他心中也充满了爱子柔情,正如他的诗句:“。”
    5. (5)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原名,本文节选自他的小说《》。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个有趣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
    6. (6) 《书戴嵩画牛》一文中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
    7. (7)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介绍了地球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地球是唯一适合的地方,让我们知道了人类“”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二、阅读理解。
  • 13.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 (1) 文段选自课文《》,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2. (2)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是一个句,把比作,写出了石头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
    3. (3) 文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出了个别战士的表现,结合文段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14. 【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轴鼠画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 , 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 ,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摘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东安:县名,现今湖南省境内。②一轴:画用轴装,就是一幅的意思。③邑令:县令。④漫:漫不经心,随意。⑤旦:早晨。⑥物色:察看。⑦逮:等到,及。⑧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 (1) 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 (2) 县令每天早上路过挂画的地方,总是看到画掉落在地上,你能写一写画一次次掉下来的原因吗?
  • 15. 课外现代文阅读。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隐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脊背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 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2. (2) 请你认真阅读①—⑤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a.文中①②⑤自然段“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地回答‘在’”,这是对人物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出
      b.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c.读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我”为什么感到“温暖”?又为什么感到“一阵阵战栗”?
    3. (3) 文中第④自然段写出了“我”回忆女儿第一次吃肯德基的情景和“我”的感受,这一自然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三、习作表达
  • 16. 按要求习作。

    亲人之间的关爱令我们感动,朋友之间的友谊令我们感动,陌生人之间的善举令我们感动……请围绕“感动”这一话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把“感动”的原因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要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