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5《诫子书》 一课一练

更新时间:2023-09-25 浏览次数:3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流淌   呼啸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B . 酬劳   硬朗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C . 帐蓬   峭壁   淡泊明志   不毛之地 D . 溜达   派遣   沉默寡言   见异思迁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前(《狼》)非得一人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B .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非淡泊无明志,非宁死无以致远(《诫子书》 C . 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D . 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狼》)久 , 目似暝,意暇甚(《狼》)
  • 3. 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 理屈词穷 B . 穷追猛打 C . 穷乡僻壤 D . 山穷水尽
  • 4.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日去/呼尔而 B . 非志无成学/可为师矣 C . 君子之行/专诸之刺王僚也 D . 淫慢不能励精/入无法家拂士
  • 5.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二、填空题
  • 6.  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与“ ”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与“ ”反义。

  • 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1) 君子之行( )
    2. (2) 非淡泊无以明志( )
    3. (3) 非宁静无以致远( )
    4. (4) 遂成枯落( )
三、<u data-font-emphasis='emphasis' class='fmt-emphasis-words'>课内阅读</u>
  •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夫君子之( )

      年与时 , 意与日去。( )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3. (3) 书信,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本书信对孩子寄寓了哪些深情厚望?
    4. (4) 读完本文,请就文中的一个方面说说你有怎样的启发。
四、课外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 不待远离膝下 , 千里从师。……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使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节选自朱熹《朱子文集》)

    【注释】①义理:言论或文章的内容道理。②膝下:父母跟前。③汩:埋没。④俩:指不务正业。⑤忝:有愧于。

    1.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恐 汝 在 家 汩 于 俗 务 不 得 专 意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3. (3) 同为写给儿子的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劝勉儿子;本文朱熹意在教育儿子。殷殷教诲中都表现出父亲的良苦用心。
五、翻译
  • 10. 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1.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3) 方 欲 行 转 视 积 薪 后 一 狼 洞 其 中。
  • 11. 句子翻译
    1.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3)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