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龙岩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开...

更新时间:2023-11-08 浏览次数:2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龙岩市“两会”于2022年1月5日至9日召开。某校罗老师引用了杨某等同学提交模拟政协提案并成功入选市终评的案例,据此推测罗老师讲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热心帮助他人 B . 增强法治观念 C . 走进社会生活 D . 学会以礼待人
  • 2.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②与同学交流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每天将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

    ④关注西安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3. 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到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闽西人民的光荣革命史,从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这说明参加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创新能力

    ②传承红色基因

    ③丰富文化知识

    ④提高学习成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2九下·平潭月考) 如图,党和国家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了网络(    )

    A . 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B . 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 C . 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了便利 D . 让每个公民都能参与政治生活
  • 5. 因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攀比炫富、侮辱诽谤等问题突出,中央网信办2021年6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目的是促进“饭圈”(饭圈其实就是粉丝圈子、粉丝群体的一个简称)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警示我们青少年( )

    ①要理性追星,提高辨析能力

    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要学会信息节食,远离网络

    ④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诉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为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列推导正确反映该《通知》发挥作用过程的是( )

    ①在规则的约束下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

    ②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立下明确的规定

    ③破解学生使用手机缺乏理性的“困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 7. 新学期来了,八年级(11)班的51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大集体,他们的性格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纯真,有的机敏……但共同拥有着年轻和自信。这个社会关系是由(   )确定的。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裙带关系
  • 8.  2019年1月25日,江西省通报了2018年侦破的1.3万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以警示群众提防上当受骗。下列对网络认识错误的是( )
    A . 不遵守网络规则,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B .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不会被人知晓 C . 互联网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法律 D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9. 在中国社会,中国身份制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处理人们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形成的行为制约准则。由此可见,人的身份是通过______确定的。(   )
    A . 父母 B . 社会实践 C . 社会关系 D . 老师
  • 10.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个人的身份要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11. 山东济宁电视台强势推出的一档节目《直接民生》,其主要特点是展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民生故事,反映百姓心声,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节目开播几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  )

    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关注社会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方式

    ③关注社会能让我们赚大钱                                                               ④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2. (2018八上·罗湖月考)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下列属于网络对社会进步影响的是(    )
    A . 百度搜索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B . 打破传统的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使地球变小 C . 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D . 网络购物、交友、学新知,经济实惠又高效
  • 13. 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

    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

    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④上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4. 小丽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社区是小区业主,在社会是合格公民。这说明了(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③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不一样的

    ④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一样的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5.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狼孩的例子说明了(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人脱离社会就不能成长发展

    ④狼孩和人一样也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小明认识到了没有这些农业,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列选项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 )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组织活动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④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不用到社会上去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1八上·利辛月考) 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其实是培养了同学们亲社会的行为。下列关于亲社会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需要培养的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就是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亲社会的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8. 小明同学在上下学路上,经常主动给年迈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虽然背着沉重的书包很累,但是小明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小明的行为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
    A . 谦让 B . 分享 C . 帮助他人 D . 关心社会发展
  • 19. 下列对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能让我们感到很累

    ③能够有利于我们人际交往的养成

    ④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主动关心社会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
  • 20. “通过互联网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互联网加强了我与朋友的联系”。这两句话说明了( )

    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②网络的交往比现实的交往更加让人开心,愉快

    ③网络交往有很多陷阱,我们要远离它

    ④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利于人们交流、互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1. “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两句话说明了( )
    A . 人们不应该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 B . 虚拟交往能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 C . 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D . 现实的交往应该取代虚拟的交往
  • 22. 龙龙对于“网络信任与安全”这一栏目时,给同学一些建议,你认为恰当的有( )

    ①小红:“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要注意辨别,不信谣、不传谣。”

    ②小宇:“我们可以发布一些虚假的、不良的网络信息。”

    ③小龙:“所有的网友应该彼此坦诚,应该告诉对方真实信息。”

    ④小静:“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提高媒介素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新通过的《民主总则》第111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警示我们( )

    ①网络无限,自由无界

    ②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4. 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不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小明拒绝参加志愿者网络的报名活动

    ②小欣通过网络转发了她看到的一则募捐信息

    ③小红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倡议进行响应

    ④小于拒绝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方法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25. 初中生小许平时喜欢骑行共享单车,但是他发现一些没有到12周岁的小学生也行共享单车上学。小许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就给市政府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加强对未成年人家长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共享单车的监管。下列对小许的做法看法正确的有( )

    ①小许同学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小许同学是多管闲事,多此一举

    ③小许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④小许同学还是初中生,这事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 26. (1)小明利用周末时间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1. (1) 网络游戏容易让人沉迷,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要远离网络。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 27. 网络的“横空出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玩耍方式和无限的玩耍空间。自从网络和电子游戏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议论纷纷,它的利弊日益显现。请你说说网络有何利与弊?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五、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2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据悉,我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 (1) 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是一种什么行为?
    2. (2) 青少年为什么养成这种行为?
    3. (3)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养成这一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