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7月期末质量...

更新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被考古学家描述为“满天星斗”。这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 . 先进性 B . 源远流长 C . 多元化性 D . 博大精深
  • 2. 荀子认为工商业者不是生产者,农业才是真正的生产活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据此可知,荀子( )
    A . 宣扬强化主流意识形态 B . 主张重农抑商 C . 注重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D . 提倡重义轻利
  • 3. 据《古今乐录》记载,“横吹”即“胡乐也”,是张骞凿空西域后,由中亚一带传人中原。唐朝时,“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
    A . 国内民族关系的融洽 B . 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C . 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D . 民众生活的富足安逸
  • 4. 南宋人毛瑚的《吴门田家十咏》之一:“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描写了苏州一带农民打河泥做肥料的情景。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 . 南方水运的便捷 B . 农民的生活艰辛 C .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 农业的精耕细作
  • 5. 1221年,在攻打中亚城市八鲁弯时,成吉思汗之孙木阿秃干阵亡。后来,八鲁弯沦陷后,成吉 思汗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灭之”,使其变为“可诅咒的城市”。这可用于说明,蒙古西征( )
    A . 给中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 . 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C . 是正义性的自卫反击战争 D . 奉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 6. 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八月,泉州海商林昱等四人违禁下海,依律被判发边卫充军。嘉 靖皇帝却认为该判决太轻,遂另“遣给事及法司官各一人,会所在按臣”,下令重判,并处分了相关执法官员。嘉靖皇帝此举( )
    A .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C .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 . 杜绝了官员的贪腐怠政行为
  • 7. 清代学者贾儒珍在《仙方合集 ·辟瘟诸方》中讲到:“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这反映出当时( )
    A . 初具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 B . 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C . 缺乏科学防疫的卫生知识 D . 高致死性的传染病大肆横行
  • 8.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天下田分九等,不论男女,平均分配,好丑各半,小口受田为大口受田的一半。”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
    A . 希望实现经济平均和政治平等 B . 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 . 实现农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愿望 D . 主张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 9. 1904-1905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上发表的长篇论文《亡国篇》指出:“原来是一国人所公有的国,并不是皇帝一人所私有的国,皇帝也是这国里的一个人。”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 )
    A . 具有明显反满倾向 B .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 .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D .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10. 辛亥革命胜利后,陈其美、周学熙、张謇等工商界人士先后在中央或地方政府担任要职,获得了政治、经济生活的某些发言权。这一现象( )
    A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 瓦解了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 C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 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11. 1939年3月,日本特工中西功在研读了《论持久战》后,撰写了一份报告,认为日军存在战败 可能。1944年1月,日本天皇的弟弟学习《论持久战》后说:延安军队决非日本军队所能企及。上述论断出现的依据是,《论持久战》( )
    A . 扩大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B . 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论述 C . 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D . 激化了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矛盾
  • 12.  据统计,1955— 196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3.48%迅速扩张到19.75%。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 D .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瓦解
  • 13. 1973年9月,法国总统乔治 ·蓬皮杜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也 是西欧国家元首访华第一人。访问结束后发表《中法公报》,表达了两国政府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共同愿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逐步形成 B . 中法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
  • 14. 下图为1978年、2012年和2017年我国不同学段入学(园)率的比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事业停滞不前 B .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C . 经济发展带来教育事业的巨大飞跃 D . 政府重视程度决定教育发展速度
  • 15. 在古代雅典,执政官上任之前,必须面对神圣的祭坛虔诚地宣誓,表示忠于法律,严于职守同时作出承诺,倘若违法乱纪,就必须交纳一尊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黄金雕像作为赔偿。这一做法意在( )
    A . 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 B . 完善官员选用机制 C . 强化对城邦的政治认同 D . 加强官员的自我约束
  • 16. 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 ·迈耶霍夫曾说道:“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 ”这可以说明( )
    A . 阿拉伯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 . 阿拉伯文化深刻影响了中世纪的欧洲 C . 希腊文化是阿拉伯文化的源头 D . 欧洲的医学和科学发展水平达到顶峰
  • 17. 1628年,英国议会向查理一世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保障英国人民的各种权利。还特别 强调这种要求的依据来自国王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1272一1307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这表明英国( )
    A . 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传统 B . 议会与国王的矛盾不可调和 C .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 . 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 18. 1868年,秘鲁的华工在给美国驻秘鲁公使的信中描述道:“中华国远适秘鲁咕冈公司粤东会 馆同升公司从蚁民等,凭东家而吩咐,放牛牧马; 一任指挥,开田掘井,概遵调遣,工夫不断于晨昏,力役无间乎寒暑。”这反映了( )
    A .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 B . 华工苦力的悲惨遭遇 C . 华工在秘鲁物质待遇低下 D . 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
  • 19. 1889年,德国政府通过了《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规定凡以工资为生者都必须参加保险以防 残废和衰老,只有缴纳相关保险者才能领取老年赡养费和残废赡养费。国家则给每笔赡养费追加一定的补贴。这反映了当时的德国( )
    A . 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B . 民主化的进程发展迅速 C . 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D . 帝国政府独掌立法大权
  • 20. 1918年,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在其著作《西方的没落》 一书中,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精神 逻辑和时代症状的描述,预言西方文化终将走向没落。斯宾格勒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
    A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具有不稳定性 B .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深入发展 C . 世界经济大危机对西方国家沉重打击 D . 世界性战争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21. 1922年5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法令,租期开始为三年,后来延 长为六年。1926年苏联出租土地的数量达到1090万俄亩,零工约250万人,使用劳动力的农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9.8%和35.4%。这一现象( )
    A . 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变 B . 适应了农业集体化的需要 C . 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D . 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 22. 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美国用谷物代替煤炭充作燃料,约有640万头猪被投入密西西比河,1000万亩棉花烂在田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A . 农业领域出现相对过剩 B . 社会风气趋于奢靡腐化 C . 农民生活日渐宽裕富足 D . 农民为工业化作出牺牲
  •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积极修缮与法国的关系,努力融入西方民主阵营,并主动向犹太人聚居的以色列提供战争赔偿,以示承担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大屠杀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责任。这反映了当时的联邦德国( )
    A . 积极塑造世界大国的形象 B . 警惕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 C . 推动西欧走向一体化进程 D . 努力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 24. 下表为1972-1973年度与1981-1982年度英国政府福利支出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 )                                                                                                                                                                                                     

    项 目

    年度

    教育

    国民卫

    生服务

    住房

    国民困

    难补助

    家庭补助

    保险金

    1972— 1973年

    38.50

    28.00

    17.00

    6.81

    4.21

    36.80

    1981— 1982年

    138.02

    144.01

    52.01

    49.10

    36.67

    206.01

    A . 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 B .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C . 解决了贫富不均问题 D . 化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 ·梓材》论述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其“中国”显然是指以 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左传》《国语》等书称西周所封诸侯为“华夏”,与“中国”同义,凡不 属于“中国”这一概念范围的则称之为夷、戎、蛮、狄。秦汉时期,郡县范围较战国已大为扩 大,由原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拓展和延伸,这些地方均称为“中国”。在 “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经过长期割据,南北方文化的共性日益得到发展,处于统治地

    位的各民族无不自居为“中国”。“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祖国的观念也逐步加深。

    ——摘编自向弘春《“中国”含义的变迁》 

    材料二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政府第一次使用“中国”作为正式国名。鸦片 战争后,“中国”更是经常地被用来作为清政权的代称。19世纪末,“中国”作为国家的概念 已经明确,疆域范围也大致确定。到1912年民国建立,“中国”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遂 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在一种被迫接受的过程中,中国境内的各民族 逐渐萌生出共同的民族意识, 一个崭新的中华民族以及“中国”的概念,作为全体中国人所共 同认可的称号,在痛苦和屈辱中,如凤凰涅槃般更生了,而这种意识、观念,又为其后维系中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团结起了莫大的作用。

    -—摘编自张环宙《试论“中国”含义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含义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含义,并说明这一含义 出现的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含义的变迁做简要评价。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人口中的文盲高达80%以上。这对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党和人民政府在农村领导了一 场扫盲运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来的广大农民,祖祖辈辈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 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充满热情,但对于如何建设新农村却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本领。因而,党和 人民政府把扫盲运动的重点放在了农村。扫盲运动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农民用文字进行交流,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所以识字运动是扫盲的第一步,能认识多少字成为衡量 农民脱盲的标准。1952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班”的教学实验工作 的通知》,并确定河北省为“速成识宇法”实验区。同时,各级政府根据农村实际,结合农民生活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例如,当时比较流行的“识字记工课本”从农民自己的姓名学起, 然后学土地的名称,各种农活、农具和牲畜的名称,以及记账格式,成功地在短时间内大幅度

    地改变了农民不识宇的现状。

    ——摘编自宋洁《建国初期农村扫盲运动的特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运动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运动的意义。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和平与战争共同贯穿了这一过程的始终。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 特别是主权国家之间,持续相当时间并以行使武力为中心的斗争形式,是冲突的最高形式。 当国际冲突或危机发展到无法用和平的外交方式加以解决,或者说以和平的外交手段难以 阻止国际冲突或危机的态势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时,战争状态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出现。战 争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和平作为战争的相对概念,是 国家间的非战争状态,即除战争之外的一切竞争、合作、冲突的状态。和平的方式是人类历 史这部乐章的主旋律。和平,是人们在自身生存实践中所生发出的一种基于本能的精神向

    往,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建立起来并为一般接受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根据材料内容,围绕“战争与和平”,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