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确选项的标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1. 如图所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力不同的是( )
    A . 球拍对乒乓球的力 B . 斧头对木柴的力 C . 手对弹簧的拉力 D . 瓶对海绵的力
  • 2. 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常用的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 . 力的大小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作用点 D . 施力物体
  • 3.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龙舟 B . C . 运动员 D . 船桨
  • 4.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下列哪种方法获得的( )
    A . 单纯的实验方法 B . 单纯的推理方法 C . 数学推导的方法 D . 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 5. (2022·青岛) “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已成为共识。自行车是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以下设计和操作,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 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 给轴承加润滑油 C . 用力捏闸,使车更快地停下来 D . 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
  • 6. 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A . 头枕、头枕 B . 安全带、安全带 C . 安全带、头枕 D . 头枕、安全带
  • 7.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荣获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通过弯道的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B .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站立时他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2022·射洪月考) 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
    A . 旗杆顶定滑轮 B . 动滑轮 C . 钢丝钳 D . 斜面
  • 9. 2023年5月7日上午,我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第七届万人健步行活动在五洲湖广场开启。如图所示,航拍本次活动的无人机匀速下降的过程中( )

    A . 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减小 C . 重力势能不变 D . 机械能减小
  • 10. (2021九上·盐都月考) 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B . 球在水平桌面滚动时,重力对球做了功 C . 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 . 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 11. (2023八下·达川期中) 如图,小华利用自制喷雾器浇花。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吸管内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吸管上方空气( )

    A . 流速大,压强大 B . 流速大,压强小 C . 流速小,压强大 D . 流速小,压强小
  • 12. 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关于所用的拉力F和F , 拉力做的功W和W , 拉力的功率P和P , 机械效率分别η和η(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F<Fη>η B . W>WP>P C . W=WP=P D . F>Fη>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13. 如图所示,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天文学家使用铅垂线来确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14.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主气囊内充满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副气囊内充有空气。当驻空的浮空艇要上浮时,排出副气囊内的部分空气,使浮空艇受到的重力 浮力,实现上浮。

  • 15. (2023八下·永年期末) 如图所示,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使用后,“反水弯”处会存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是的,可以有效的阻挡排水管中异味进入室内。

  • 16. 生活中的“吸”字常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常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 的作用;
  • 17. 壮丽辉煌的咸阳宫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于这座宫殿的描述。如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搬动巨大木料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他地方,请分析:

    1. (1) 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其目的是为了 压强;
    2. (2) 支架上的横杆其实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 (3) 如果他们无法将巨木抬起,请你提出一个抬起巨木的改进方案:
  • 18. 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若他将这套装置拿到高山顶上进行实验,测得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760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测得的结果将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共17分)
  • 19. 如图是测量 的大小的仪器,其读数是 N。

  • 20. (2023·临沂) 作出图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小球的重心)。

      

  • 21. 【科学设计,勤于实践】冬天,小雪看到防滑鞋的鞋底很粗糙,这可能会增大鞋与路面间的摩擦,她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如图甲所示,小雪用弹簧测力计在木板上拉动长方体木块时,很难做到匀速拉动,她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其优点是 
    2. (2) 小雪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分别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和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经过多次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压力情况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大小

      1

      木块

      木板表面

      平放

      0.4

      2

      木块

      棉布表面

      平放

      0.8

      3

      木块

      木板表面

      侧放

      0.4

      4

      木块和砝码

      木板表面

      平放

      0.6

      ①比较1和3两次实验,初步得到的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②比较 两次实验,初步得到的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③比较1和2两次实验,初步得到结论:

    3. (3) 通过探究,小雪知道了防滑鞋是通过改变 增大与路面间的摩擦。
  • 22. 小京为了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水和金属块等器材进行实验。
    1. (1) 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测量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 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1并记录。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 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2并记录。

      ③用公式 计算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1、F浮2并记录。

    2. (2) 由水的深度变化时,F浮1F浮2(选填“=”或“≠”),就可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23. 小莉在“物理创新实验”社团活动中,看见如图的双探头压强计,该装置一次测量可采集多个数据,激起了她探究液体压强的浓厚兴趣。

    1. (1) U形管A、B中装入同种液体,小莉用手轻压探头C、D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了明显高度差且保持稳定,说明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 (2) 如图,小莉先在装水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然后换用密度大于水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种类

      探头C深度hC/cm

      高度差ΔhA/格

      探头D深度hD/cm

      高度差ΔhB/格

      1

      3

      6

      5

      10

      2

      4

      8

      6

      12

      3

      硫酸铜溶液

      3

      9

      5

      15

      4

      硫酸铜溶液

      4

      12

      6

      18

      ①分析表中 (填序号)两次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②分析表中1、3(或2、4)数据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

      ③根据表中数据,小莉估算出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g/cm3

四、计算题(共19分)
  • 24.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井底中的物体匀速拉高10m至井口,用时10s。已知物体重5.4×103N,每个滑轮重0.6×103N,汽车的质量为3×103kg,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 (1) 汽车的重力。
    2. (2) 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
    3. (3) 汽车牵引力(是指驱使汽车行驶的动力)做功的功率。
  • 25. 某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对自动冲水装置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该装置主要由水箱、浮球B、盖板C和一个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的硬杆OB构成,AC为连接硬杆与盖板的细绳。随着水位的上升,盖板C所受的压力和浮球B所受的浮力均逐渐增加,当浮球B刚好浸没到水中时,硬杆OB处于水平状态,盖板C恰好被细绳AC拉开(此时,盖板C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对硬杆OB的拉力和对盖板C的拉力大小相等),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实地测量浮球B的体积为1×10﹣3m3 , 盖板的横截面积为6×10﹣3m2 , O点到浮球球心的距离为O点到A点距离的3倍。不计硬杆、盖板以及浮球所受的重力以及盖板的厚度(g=10N/kg),求:

    1. (1) 浮球B受到的最大浮力;
    2. (2) 细绳AC对硬杆OB的拉力;
    3. (3) 水箱内所能注入水的最大深度;
    4. (4) 在你以上的计算中忽略了硬杆、盖板以及浮球的重力,如果考虑它们的重力,你认为设计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可保证自动冲水装置正常工作?(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