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字词。 

    jù lǒng 

    zī shì 

    nuò ruò 

    xīn shǎng 

    zhì huì 

    sū xǐng 

    sī xù 

    yòu rén 

  •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这两件瓷器的(mó mú) 样很相似,就像一个(mó mú) 型做出来的。
    2. (2) 这样坚持虽然劳(1ěi  lèi) ,但是积(lěi  lèi) 了很多经验。
    3. (3) 他(zhēng zhèng) 扎了半天,终于(zhēng zhèng) 脱出来。
  • 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横线里。

    荡漾

    飘荡

    继续

    持续

    灵巧

    灵敏

    1. (1) 翠鸟贴着水面“嗖”的一下飞过去了,只有那水波还在 
    2. (2) 这场暴雨已经 一个星期了,再这样下去庄稼会涝死的。
    3. (3) 猎狗的鼻子非常 ,远远就闻到了香味。
  • 4. 巧填数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发 

    面 

    手 

    依 

    通 

    嘴 

  • 5.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转述句) 
    2. (2)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写成拟人句) 
    3. (3)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改为“被”字句) 
  • 6.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释其耒而守株(因为) B . 小溪泛尽山行(再,又) C . 千门万户曈曈日(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 7. 下列关联词中,填入句中括号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  )一个人在家很没劲,(  )庆龄并不后悔。

    A . 不但……而且…… B . 虽然……但是…… C . 因为……所以……
  • 8. 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名言,正确的一项是(  )

    俗话说:“我们要向优秀的人多学习,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

    A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B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雅人四好”指的是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 B . 以《一棵树的烦恼》为题写一个故事,主要应该写同学们关心小树。 C .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它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诗中有景。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沙暖睡鸳鸯。”的春日风光;也可以听到“绿阴不减来时路,”的清脆鸟鸣;还可以感受到“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新春气象。
    2. (2) 诗中有情。从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我感受到诗人对去世亲人的怀念之情;从诗句“独在异乡为客,”我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3. (3) 温故知新。这学期我了解了 的陶罐和 的铁罐;认识了 的宋庆龄;游览了 的赵州桥;还欣赏了 的海底世界;从《花钟》一文中,我知道了一天中,;我还知道了蜜蜂具有 的能力。真是收获颇丰啊!
二、阅读
  • 11.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____。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而守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 (1) 按原文填空,把答案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 (2) 解释带点的字。

      走:耒:株:冀:

    3. (3) 根据语境,下面句子中加点“释”与“因释其耒而守株”中“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的语文老师很关心我们,常常给我们解疑惑。 B . 我非常喜爱读书,简直到了手不卷的地步。 C . 在老师的调和下,两人终于冰前嫌。
    4. (4) 选文中与“野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相对应的语句是:
    5. (5) 看着这个耕者释其耒而守株,你想如何劝劝他?
  • 12. 现代文阅读

    ____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bìn)发,为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粽子足足嘶(sī)叫了10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gē)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孩儿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shèn)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与爱心。

    1. (1) 按照原文填空。

      的大锅

      的面巾

      地渗进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彻夜不眠:

    3. (3) 从文中各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用横线画出来。
    4. (4) 仿照写一个比喻句。
    5. (5) 文中提到了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凌晨一时”“天泛鱼肚白”“十个小时后”等,一次次写时间的目的是(    )(多选)
      A . 突出家婆做粽子所花的时间之长,表现她的耐心和爱心。 B . 表现家婆做事的专注和执著,能突出家婆为了做出可口的粽子而不辞辛劳。 C . 说明家婆年纪大了,做事速度慢,所费时间长。
    6. (6) 文中描写的包粽子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这个节日的日期是农历。我们了解到的重要传统节日还有
    7. (7) 根据选文内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①粽子     ②家婆     ③端午节

三、写作题
  • 13.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喜欢看书,我们叫他“小书迷”,有的喜欢打篮球,我们称他“灌篮高手”……

    想想你身边最特别的人,选一、二件具体的事写写他(她)的特点,说说他(她)的样子和故事吧!题目自拟。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26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