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22分)
  • 1.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⑴月光下,小桥披上了一件银纱,像月光下的仙女(yāo ráo)多姿。

    ⑵细细的藤蔓上挂满了花朵,在风中(yáo yè)。

    ⑶屈原的作品中表现自己胸怀政治理想却被无视的忧戚之感俯拾即是。

    ⑷一连半个月的阴雨天终于过去,明媚鲜妍的春光再次回到了我们身边。

  • 2. 读下面文字,根据语意写出古诗文名句。
    1. (1) 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2) 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4. (4) 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
    5. (5)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劝勉友人友情可以破解时空阻隔的名句是:
  • 3. 请你参加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活动一:表达交流】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为了传承这种优秀文化形式,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于5月30日即星期一第一节课在教室举行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准备邀请语文老师李老师担任评委,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李老师写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九年级(1)班班委会

      2018年5月28日

    2. (2) 【活动二:亲近经典】诗歌通过鲜明的感情色彩抒发作者的情感,请说说下面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思念 激昂、消沉等)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3) 【活动三:补充经典】下面是诗人舒婷的诗《这也是一切》,请你也做个大诗人,结合诗歌的内容补全诗歌,写在括号内。

      这也是一切

      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

二、阅读(45分)
  • 4. 阅读使人聪慧

    五分钟的成长

    ①那一年我十岁。那时喜欢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大人,但是惊恐慌乱就像一条饥肠辘辘的食人鱼,轻易就可以攻破我的虚张声势。就像那个夏季的傍晚,暴风雨变得越来越猛烈,灯都熄灭了,时钟敲了九下,我开始哭起来。

    ②就在我倍感无助时,电话铃响了起来。我擦去眼泪,强忍着哽咽接起电话,是妈妈打来的。

    ③“海,卡洛吗?”她说道,“我还在——”

    ④“你在哪儿?”我打断了她的话,完全不管自己当时的焦虑不安有失“大人”的身份。

    ⑤“我在格洛里,和你弟弟在一起。”

    ⑥我知道格洛里超市离我们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你们什么时候到家?”我问道。

    ⑦“除非我们能搭上车,要不然你别指望我们很快就能到家。”

    ⑧“干吗不坐一辆三轮车回来?”“三轮车司机不肯载客。”“走着回来呢?”

    ⑨“冒着这么大的雨走回来吗?我觉得不行——所以才给你打电话。”

    ⑩只有上天知道我当时有多紧张,拿着电话筒,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跳。

    ⑪“穿上雨衣,招呼一辆三轮车过来接我们吧。”妈妈说道。

    ⑫我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妈妈还在继续说着。“卡洛?你能行吗?”我能行吗?雨下得这么大,天色漆黑一片,雷声轰隆不断——谁知道外面漆黑一片中会有什么危险等着我呢?“可以,没问题。”我鼓起勇气回答道。

    ⑬“棒极了!带上一把雨伞,不然你会被淋湿的。”走出大门,很幸运,路边就有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一开动,我便强烈地担心起来。万一司机是个绑匪怎么办?如果他收费太多怎么办?要是他让我半路下车,我找不到妈妈或者回家的路怎么办?我忧心忡忡,开始祈祷。祈祷并不能让我停止发抖,但却平息了我的恐惧。几分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到达了格洛里超市。

    ⑭我妈妈正站在大门口外面,她看到了我。她左手牵着我九岁的弟弟保罗,右手拿着雨伞。他们向我走来。“哇,你现在真的是个大男孩儿了,能自己坐车了,还能来接我们。”妈妈微笑着说。

    ⑮我虽然更愿意她用“大人”这个词来形容我,而不是“大男孩儿”,但我还是得意得满脸通红。

    ⑯我们上了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就像所有成熟的男人一样。那个位置最危险,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很容易摔下来,所以我得紧紧地扶牢。

    ⑰保罗对我说:“啊,你今天真的很勇敢。”我无所谓地笑了笑:“没什么。有一天你也能做到的。”他看着我,简直将我奉若神明。

    ⑱三轮车在我们街区附近雨水泛滥的街道上轰然行驶,经过众多的商店、房屋和路人,我觉得棒极了。我已经克服恐惧完成了使命。我的弟弟崇拜我,妈妈信任我,我还永远拥有一段有点类似于冒险的记忆。

    ⑲“你刚才害怕了吗?”妈妈问我。

    ⑳“害怕?我吗?”我愤怒地回答,“这只不过是五分钟的车程。”我看着她,她笑了。

    (有删改)

    1. (1)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交代了“我”在车上的位置,这一情节能否去掉?为什么?
    4. (4) 新考法文中的“我”和课文《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有哪些相同之处?
  • 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碳中和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人民网)

    ◎材料二碳排放预算

    2011年

    已用掉52%的预算额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共排放5150亿吨

    2045年

    据预算,若不采取行动降低现有排放,将在2045年超支

    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球碳预算额度总量为10000亿吨

    (来源:新华网)

    ◎材料三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有序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新华网)

    ◎材料四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

    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

    ●做好“加减法”,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中国为应对全球候变化主动作为

    ●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就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

    对中国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当前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比较高,大量排放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正在大力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材料五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7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六据悉,2022年湖州计划新造林8700亩,目前已落实绿化造林地块9014亩,施工完成4700亩,种植苗木5.7万株,绿化造林正有序推进。2022年湖州将全面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开展碳汇试点探索。

    (摘自“人民网精选资讯”)

    1. (1) 从上面材料看,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上面材料和语文知识积累,下面推论与上面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 . 峰,山峰、高峰的意思。“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峰值越高,对“碳中和”越有利。 B . 汇,汇合、聚合的意思。“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就能达到“碳中和”目标。 C . “绿色”,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全部竞赛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这里的“绿电”是指煤电和光电。 D . 积极参与“我为亚运种棵树”“我为亚运节度电”活动,有助于把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打造成绿色低碳亚运会。
    3. (3) “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该词人选“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请根据材料,推断“双碳”入选有哪些原因。
    4. (4) 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为了保证宣传效果,需要你进行深入研究。你准备如何开展这项研究?请写出你的研究内容、研究步骤。
  • 6.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1. (1) 两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哪些?
    2. (2) 请结合诗歌谈谈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 7.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游岳阳楼记

    袁中道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当其涸时,如匹练②耳。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炉,排当水面,林木可数。故楼之 , 得水而壮,得山而妍。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 , 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⑤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 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⑦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⑧,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有删改)

    【注】①委:水流的聚合之处。②练:白绢。③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指政绩卓著。⑦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借指写作。⑧蟠(pó):白色。

    1. (1)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春夏间

      及:

      故楼之

      观:

      亭午风渐劲

      亭午:

      既:

    2. (2)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4.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觉得本文的作者袁中道达到这种境界了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三、写作题(50分)
  • 8. (2022九上·舟山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要求:⑴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⑵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⑶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⑷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