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品文化之美(24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嘉兴自古①____(形容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地出现)。一代文宗朱彝尊清高自适,抛却了尘世的喧xiāo②____,在故乡梅里吟诗填词,袒腹曝书,找到了心灵的慰jiè③____。梅花道人吴镇钟情山水,绝意仕途,创作了精美绝纶的《渔夫图》,备受世人推chóng④____。一代高僧弘一法师遁⑥____(A.dùnB.xún)世离俗,一心向佛,慈悲为怀。国学大师王国维学贯中西,dān⑤____精竭虑,为后世留下了《人间词话》……他们从历史中走来,又在时代的车轮里悄⑦____(A.qiāoB.qiǎo)然而退。千百年来,这方水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嘉兴人,积淀了宽厚的文化底蕴。

    1. (1) 根据意思写成语,填在①处。
    2. (2)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填在②-⑤处。
    3. (3)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⑥-⑦处。(填序号)
    4. (4)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5. (5)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 2. 古诗文填空。

    花鸟草木,寄托古人情思。白居易春行西湖,“,浅草才能没马蹄”,赏心悦目;李清照驾舟郊游,“兴尽晚回舟,”,醉意朦胧;陶渊明闲居人境,“”,闲适淡泊。

    家国情怀,彰显男儿本色。朱敦儒登上金陵城,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战争前线,“”;李贺笔下的古战场,战士们誓死报国,“”;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 3. 古诗鉴赏。

    西村(陆游)

    湖塘西去两三家,杖履经行日欲斜。蹙蹙水纹生细縠 , 蜿蜿沙路卧修蛇。

    旱余虫镂园蔬叶,寒浅蜂争野菊花,老去郊居多乐事,脱巾未用叹苍华。

    注释:①蹙蹙(cùcù):皱缩貌。②縠(hú):有皱纹的纱

    1. (1) 这首诗中颔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水面以及山路的特点。
    2.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本文的情感基调分析颈联中“镂”和“争”两个字的精妙之处。
二、享自然之趣(8分)
  • 4. 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对法布尔笔下昆虫的评价,请根据你对昆虫的了解,为它们选择合适的选项。

    ①圣甲虫    A.我以为你是凶猛八脚怪,没想到你是温柔好母亲。

    ②螳螂    B.别看它小巧漂亮,它已准备麻醉对方!

    ③蜘蛛    C.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食。

    ④萤火虫    D.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 5. 下面的片段,哪一个更有可能出自于《昆虫记》?请说明理由。

    【甲】

    蟋蟀总是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在家门口而从不在屋里唱歌。前翅发出“克利克利”的柔和颤音,而且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整个春天的闲暇时光,它就这样自得其乐地歌唱,它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乙】

    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声响。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

三、入和谐之境(14分)
  • 6. 现代文阅读

    怀揣羊羔的老人

    太阳完全沉下群山,我们出去散步。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

    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于是老太太就换了姿势,把羊扛到背后,像背包袱一样斜着反背着人家,一只手绕在肩头攥着两只小前蹄,一只手反到背后攥着另外一对后蹄。这下她自己倒轻松了好多,可怜那羊羔更痛苦了,于是叫得也越发不满。

    我们都笑了。“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

    回过头来,天色已很暗了,依稀可见老人家的粉红色碎花长裙在深深草丛中晃动。

    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脑袋。

    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若是小山羊,额头上还会有一抹刘海儿。它的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一身温柔干净的处子气息,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

    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A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

    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

    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

    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

    B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等着瞧,总有一天我非吃了你不可!”

    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

    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我不相信这样的生活也能被改变,我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一天会消失。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1. (1) 这篇散文围绕小羊羔,写了游牧地区人们和小羊羔之间的温情故事。请你梳理本文脉络,将相关信息填写完整。

    2. (2) 文中两处划线句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3. (3) 作者说“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你赞同作者的说法吗?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4. (4) 这篇散文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凡人小事中折射自己的情怀。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以小见大”的。
四、扬自律之帆(9分)
  • 7.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 (1)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 .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 C . 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 . 拖延症患者没法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
    2. (2) 柯拖和季延两位同学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柯拖: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季延: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

      你的看法:

    3. (3) 下面是对拖延症患者小程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自律监督师,请参照示例,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帮助小程战胜拖延症。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30分:跑去逗家里的狗狗玩。

      16点:还在和狗狗玩,家长催他,他说狗狗一天在家里闷死了,他要带狗狗出去溜溜……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的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

      对策

      对策1:先把一天的时间合理规划好,比如列出计划,遵照执行。

      对策2:

  • 8. 赏古人之辩

    优孟哭马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 , 发甲卒为穿 , 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 , 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大王以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楩枫豫章:都是名贵的木头。②题凑:护棺的木块。③穿圹:挖掘墓穴。④太牢:指古代最高的祭礼。⑤赍:调配。⑥荐:加快。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

      方法指南

      解释

      王惊而问其故

      参考成语法:无缘无故

      左右争之

      查阅字典法:A.争夺,力求得到;B.竞争;C.争辩、争论;D.直言规劝,后来写作“诤”。

      (填序号)

      置之华屋之下

      课内迁移法:且焉置土石

      衣以文绣

      语境推断法:本义为“衣服”

    2. (2) 用“/”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3. (3) 小柯为文中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时,在优孟的话语前加了“笑”这一修饰语,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4. (4) 《史记》以刻画人物见长,请联系《周亚夫军细柳》,结合文本分析两文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五、泛文海之舟(50分,含卷面3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当你走过一个个晨曦暮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已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上面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发表议论,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⑵不少于600字;⑶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