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智取生辰...

更新时间:2023-08-21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望(kuì) 死(ǒu)  噪(ɡuō) B . 怒(chēn) 地(nèn)     干(xì) C . 当(ɡòu)  怨(chànɡ) 计(jiǎo) D . 自(wù)   办(chénɡ) 刀(pō)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六月的黄泥冈正是炎热的时节。 B . 为了防止酒驾行为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在市区开展了文明交通行为宣传活动。 C .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张劲写的。 D .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 3. (2020九上·竞赛) 梁山号称河北玉麒麟,天下棍棒第一的是( )
    A . 卢俊义 B . 林冲 C . 武松 D . 关胜
  • 4.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成功的过程,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 . 《水浒传》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进行议论。 C . 《智取生辰纲》围绕“智”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一起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且有周密的计划。 D . 从写作特色上看,《水浒传》一书的人物语言、行为描写非常出色,尽管许多地方没有明确点明有关人物的姓名,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 5. 下列对文中人物语言或行为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杨志的话交代了黄泥冈的危险之处,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见多识广。) B . 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汉子因杨志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再加上本来打算去村里卖,没打算在冈上卖酒,故说“不卖了”。) C .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写出了杨志行事粗暴蛮横,同时“无可奈何”说明杨志已对众军汉失去领导力,这就给吴用等人以可乘之机。) D . 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此时已逐渐消除对卖酒汉的戒备。)
二、填空题
  • 6. 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①《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②《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 7. 填空。

    ①《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②杨志的绰号是,《水浒传》中写杨志的情节,除了本文的“押送金银担”外,还有

  • 8. 语文常识

    ①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是

    ②《智取生辰纲》选自,作者人。

    ③小说是以刻画为中心,通过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语言表达
  • 9. 仿照示例,辨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示例:杨志这一行人要六月十五日生辰。

    取:古义:赶。今义:动词,拿,拿走。

    1. (1) 只见对面松林里着一个人。
    2. (2) 你理会得甚么!
    3. (3)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我们一瓢吃。
  • 10. 结合课文内容,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1. (1) 杨志起来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2. (2) 老都管道:“杨提辖,且住 , 你听我说!……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四、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张贺卡

        ①新年到了。秦玢儿背着书包走进教室。一群女生凑在前排的位子上传阅着一张张贺卡,叽叽喳喳的喧嚣声老远就能听到。她却恍若未闻,慢慢地从她们身旁走过。一个女孩儿抬头看了看她,戏谑地一笑:“玢儿,今天又收到了几张?”

        ②她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③几乎每张桌子上都或多或少地摆着几张贺卡。只有她的桌面上空荡荡的。

        ④她并不觉得失望。这一切,她早已习以为常了。

        ⑤走到座位旁,玢儿机械地卸下书包塞进课桌。忽然,手触到一个硬硬的东西。她微微一怔,抽出来一看,是一个洁白的信封。

        ⑥她的心不由自主地猛跳起来,手指微微颤抖着,好不容易才拆开了信封——

        ⑦触目所及的,竟是一张贺卡。

        ⑧那是一张没有上款的贺卡。不算精致的图案,几句简单的祝词,最后一个潇洒的签名——那是班长的名字。

        ⑨周围仿佛一下子亮起来,冬日的阳光也变得格外温暖。她悄悄抬起头,透过一层蒙眬的泪雾向教室前面望去——班长正站在讲台旁和几个同学高谈阔论着什么。仿佛无意间,他的目光从她脸上飞快地拂过,那双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

        ⑩新年很快过去了。女孩们不再谈论贺卡,秦玢儿不知不觉成了她们的话题:

        ⑪“她最近是怎么啦?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⑫“我第一次看见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⑬“看她那走路的姿势,比以前精神多了。”

        ⑭“今天数学测验她居然得了90多分,真是不可思议!”

        ⑮半年后的中考中,学习一向中等的秦玢儿考了580多分,被一所市重点高中录取了。

        ⑯光阴似箭,转眼三年过去了。

        ⑰当秦玢儿揣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校友会上时,她又见到了昔日的班长。她慢慢走向他,半晌,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你送给我的那张贺卡。”“贺卡?”他一怔,“什么贺卡?”“你……忘了?”他恍然大悟似的打了个响指,“那是我送给王璎璎的呀!我怕被人看见,就塞进她位子里去……”

        ⑱她愣住了。这天夜里,她缓缓地从书桌上的玻璃板下抽出那张珍藏已久的贺卡……他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段无奈的日子里,那张错置的贺卡,曾给一个自卑的女孩,带来多少安慰与希望。

    1. (1)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 (2) 围绕一张贺卡作者详写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略写的内容是什么?
    3. (3) 第③段表明秦玢儿在班中处于什么地位?
    4. (4) 第⑤段中“机械”一词有什么含义?
    5. (5) 第⑥段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秦玢儿怎样的心情?
    6. (6) 第⑪、⑫、⑬、⑭段属于(正面、侧面)描写,其中第段是概括描写,第段是具体描写。
    7. (7) 读文章结尾一段,你认为秦玢儿会怎样处置这张阴差阳错的贺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