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

更新时间:2023-08-19 浏览次数:70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恐怕   虚弱   模仿   驾驶员 B . 豌豆   舒适   等待   玩具枪 C . 安照   苍蝇   程度   暖洋洋 D . 愉快   呼唤   研究   荧光屏
  •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得(huò)    依(nài)    百亿(yì)    烟(chuī) B . 入(qián)    斑(lán)    学(zhé)    物(zhì) C . 花(lán)    探(sǔ)    朴(sù)    身(cáng) D . (què)    躲(bì)    震(hàn)   嚷(xuān)
  • 3. 选择关联词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柔弱,生命力(    )是惊人的。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    )镰刀把它拦腰斩断,它(    )会重新生长起来。

    A . 却……即使……也…… B . 却……如果……就…… C . 既然……只要……就…… D . 既然……即使……也……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B . 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C . 我情不自禁地为李雷的表演喝彩。 D . 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深受启发。
  • 5. 划去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苍(蝇  绳)    (驻  注)扎    (赔  培)养    (即  既)使

    (赌  堵)气    (征  证)明    (坚  竖)直    (煤  媒)

  • 6.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 (1) 《尚书》中的“则裕,”一句告诉我们勤学好问知识才会更丰富。
    2. (2) 《礼记》中的“博之,审之,慎之,明辨之,笃之,”一句告诉我们学习时要多思多问、明理导行的道理。
    3. (3) “智能之士,”告诉我们不但要勤学,而且要好问。
    4. (4) 平时,我们学习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孰能无惑?”
    5. (5)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用了一句古诗:“”来形容这个世纪的科技成就。
  • 7. 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
    1. (1)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改为陈述句)
    2. (2) 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改为“被”字句)
    3. (3) 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改为感叹句)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

    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在横线上。

      清晰——        揭示——

    2. (2) 从“反复”“终于”等词语让我体会到
    3. (3)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请在原文中找出来。
    4. (4) 下面的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选一选。(填字母)

      A.针对写作手法      B.针对课文内容       C.联系生活实际

      ①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辐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②“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③生活中还有其他使用无线电波的发明吗?

  • 9. 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

        ①到莫干山 _______(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鸣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 _______(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 _______(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 _______(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

    1. (1) 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     ——

    3. (3) 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 (4) 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 (5) 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三、习作天地
  • 10. 综合实践。

        网络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微博成为大家喜爱的信息发布平台。微博也见证着大家的爱心和力量:某高校通过微博寻找到录取通知书的主人,网友通过微博寻找到走失的儿童同,现在,请你也写一条微博,号召人们加入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募捐图书的行列中吧!(不超过3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