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strong>
  • 1. 下列现象中不是生命现象的是( )
    A . 一粒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 B . 腐烂的树桩上会长出蘑菇 C . 钟乳石会慢慢长大 D . 天热时人会出大量的汗
  • 2. (2022七上·海口月考) “海岸卫士”——红树林能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又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 3. (2021·遂宁) 图示为某植物体内细胞的生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①表示细胞的生长 B . 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裂 C . 过程③表示细胞的分化 D . 仅②就能实现植物生长
  • 4. 植物根尖成熟区长有大量根毛,与此结构相适应的功能是( )
    A . 制造营养 B . 散失水分 C . 输送营养 D .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5. (2016七上·惠城期末)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图,该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 .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15七上·山东期中) 从一个细胞到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而人的新生命开始于(    )
    A . 婴儿出生 B . 精子形成 C . 受精卵形成 D . 卵细胞形成
  • 7. (2021·云南) 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 .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B . 食材加工生熟分开 C .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D . 随意食用野生蘑菇
  • 8. 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 . 夜盲症、佝偻病 B . 神经炎、侏儒症 C . 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D . 呆小症、坏血病
  • 9. 病人手术后,应适量补充哪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淀粉 D . 脂肪
  • 10. (2017七下·东城期末) 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

    A .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 .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 .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 . 血小板、全血、血浆、红细胞
  • 11. 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 .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 . 结构②是关节软骨 D .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 12. 猫的立耳与折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立耳基因(B)是显性基因,折耳基因(b)是隐性基因。立耳的雌猫和立耳的雄猫生了一只折耳的猫,则这对亲代猫的基因组成是( )
    A . Bb和Bb B . BB和bb C . BB和BB D . bb和bb
  • 13. 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 .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 . 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 . 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 14. 下列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①高血压  ②心脏病  ③蛔虫病  ④近视眼  ⑤结膜炎  ⑥麻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③⑤⑥
  • 15. 生物学作为医学、药学和卫生学的基础,通过学习你应当能够对常见伤病作出初步判断和简单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发热发烧——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B . 轻微擦伤——按压近心端止血 C . 普通感冒——服用大量抗生素 D . 异物入耳——用尖锐器具挖出
  • 16. 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21·成都) 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小鱼、小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  )
    A . 金鱼藻 B . 自来水 C . 河沙 D . 锦鲤
  • 18. (2021·四川) 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 发酵技术 B . 转基因技术 C . 克隆技术 D . 胚胎移植技术
  • 19. 学习生物学能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长跑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 B . 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吃饭时不要大声喊叫 C . 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 D . 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不能随地吐痰
  • 20. 现阶段,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 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 .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 . 砍伐原始森林建设游乐场 D . 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二、综合题</strong>
  • 21. 小浩家中种植一株仙人掌,学习生物学课程后,小浩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的结构,于是将它们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甲、乙是细胞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倍。
    2. (2) 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丙图中的①反光镜的(选填“平面镜”或者“凹面镜”)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丙图中(填序号)细准焦螺旋。
    3. (3) 图(选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植物细胞。
    4. (4) 图甲、乙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③,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5. (5) 切仙人掌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填序号)液泡。
  • 22. 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③是染色体,它是由①和②两部分组成。
    2. (2) ①的分子上含有许多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它们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3. (3)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性状之分。
    4. (4)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图乙所示为(选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其性染色体组成为(选填XX或XY)。
  • 23. (2021·长春) 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图甲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图乙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①表示营养物质的过程。
    2. (2) 经②过程后,血液中的氧含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 (3)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是。人体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组织细胞利用氧,分解有机物,释放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走。
    4. (4) 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填序号)过程形成原尿,原尿经过重吸收作用后,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
    5. (5) 图甲中①~⑤过程均和图乙所示的三种血管中的(填字母)密切相关,该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三、实验探究题</strong>
  • 24.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时节适时播种很重要。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选择以“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为研究课题。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如下,请你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实验器材:培养皿,纱布,玉米种子。

    实验方案:每组30粒玉米种子,按照下表设置进行培养。几天后,记录种子发芽的情况。

    培养皿编号

    1号

    2号

    3号

    温度(℃)

    22

    22

    4

    光照情况

    黑暗中

    黑暗中

    黑暗中

    纱布情况

    潮湿

    干燥

    潮湿

    种子发芽数

    28

    0

    0

    结论与讨论:

    1. (1) 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择号和号两组作为对照实验。
    2. (2) 根据1号培养皿的数据可知,玉米种子的萌发(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3. (3) 实验中各组要放置玉米种子30粒而不是1粒,目的是
    4. (4) 根据1号和3号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四、资料分析题</strong>
  • 25. 请阅读资料,分析作答:

    资料一:2020年11月,据媒体报道、微塑料已入侵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而在此之前,这些污染物早已出现在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经过微生物的降解、紫外线照射以及物理磨损,都可能碎裂为直径介于0.1微米—5毫米的微塑料,可进入海洋动植物体内,就连人是也无法躲避这种物质的反噬。

    资料二:塑料容器在高温作用下分解产生微塑料会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注射器中潜在的微塑料也可随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中,微塑料在人体内长期堆积后会堵塞血管,低血液运输的效率,引发人体许多的不适。

    1. (1) 海洋中的微塑料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2. (2) 海洋中能降解塑料垃圾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者。
    3. (3) 若资料一中存在如下食物链: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则在该食物链中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4. (4) 根据资料二推测,微塑料进入血液后最容易堵塞(填“毛细”,“动脉”或“静脉”)血管。
    5. (5) 一般情况下,海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 (6)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少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答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