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第一单元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教版生物七年级...

更新时间:2023-08-15 浏览次数:5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张家界) 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夏至种豆,重阳种麦”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阳光 D . 空气
  • 2. (2023·赤峰) 巴林左旗境内数万亩锦鸡儿锁住沙龙,蔚为壮观。锦鸡儿根系庞大,不怕沙埋,还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荒漠草原地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从中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 3. (2023·荆州)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 .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 . 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 . 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 4. (2023八下·揭东期末) 农谚“惊蛰雷鸣,谷米成堆”说明在惊蛰时期,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B . 土壤 C . 空气 D .
  • 5. (2023·滨州)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 6. (2023·武威) 民勤县盛产蜜瓜,其肉嫩汁多、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在瓜田中,影响一株蜜瓜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水分 B . 杂草 C . 其他蜜瓜 D . 以上都是
  • 7. (2023·衡阳) 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环境适应生物
  • 8. (2023八下·永新期中) 惊蛰,古称“启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挚,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可见这一节气前后对生物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水分 C . 温度 D . 土壤
  • 9. (2023·资阳) 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农谚中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水分 B . 阳光 C . 空气 D . 温度
  • 10. (2023·尉氏期末)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苔藓植物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强 B . 蚯蚓活动使土壤疏松,并提高土壤肥力 C . 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宜生活在水中 D . 北极熊毛皮下厚厚的脂肪层能抵御寒冷
  • 11. (2023八下·长寿期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该古语说明橘不能在北方种植,那么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阳光 C . 空气 D . 温度
  • 12. (2023·无锡) 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 . 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B . 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C .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D .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 13. (2023八下·东明期末) 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 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C . 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 D . 枯叶蝶体色与周围落叶颜色一致
  • 14. (2023生物·常州中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使用了10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 )

    A . 纸盒上面全都用纸板盖住 B . 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 C . 将纸盒放在寒冷的环境中 D . 10只鼠妇太多了,改成2只
  • 15. (2023·株洲) 以下谚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瑞雪兆丰年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玉米遇旱穗难伸 D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二、判断题
三、资料分析题
  • 21. (2018·纳雍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辽阔的草原上,鹿群在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昆虫也在高升鸣唱,人们在如地毯般柔软的草地上尽情的欢歌、舞蹈.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等让青青的小草愉快地成长,魅力的草原充满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如果鹿群大量增加,或人类过渡地进行资源开发,都可能会破坏这如诗如画的天堂.

    读完这段材料,请你说出:

    1. (1) 影响草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
    2. (2) 影响鹿群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
  • 22. (2022七上·潮安期中) 资料分析:

    资料一:蚂蚁和蚜虫,蚜虫会不断取食植物的汁液,因此它的粪便是带甜味的。所以哪里有了蚜虫,蚂蚁就随它赶来,用自己的触角轻轻地在它屁股上一扫,取下蚜虫的粪便即蜜露来享用。蚜虫会在秋末冬初产下卵,蚂蚁怕它们会冻死,通常就把蚜虫和卵搬到自己的窝里过冬。有的时候还会怕它受潮,影响到蚜卵的孵化,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蚂蚁还要搬出窝来晒一晒。等到次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小蚜虫孵出了后,蚂蚁就会把它们搬到早发的树木和杂草上,苣荬菜、蒲公英和花椒树的嫩叶上去。

    资料二: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根都是正向水性。由于根系吸水,根系附近水分减少,而水在土壤中的移动是缓慢的,所以根从土壤中获得水分主要是通过根系不断生长。根的向水性有助于根系不断占据土壤中较湿的区域。

    材料三:孟子《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1. (1) 材料一中蚂蚁取食蚜虫的粪便即蜜露,这体现生物生活需要。蚂蚁与蚜虫是关系。
    2. (2) 材料二中植物根的向水性,体现何种生命特征
    3. (3) 材料三中蒙鸠(鸟类)建巢产卵,说明生物能够
    4. (4) 材料三中射干是耐干旱和寒冷植物,可长在高山峭壁间,这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
  • 23. (2021七上·龙门期中) 小丽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2. (2)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   b.潮起潮落   c.火山喷发   d.飞蛾扑火    e.开水沸腾

    3. (3) 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4. (4) “生活在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环境;“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环境;
    5. (5) 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新陈代谢等方面。
四、实验探究题
  • 24. (2023七上·茂南期末) 生物兴趣小组去参观“大棚温室农业”,很多同学发现大棚内另有灯光补充,且灯光颜色都不是白色的。经查阅资料发现: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为白光(也叫复合光),可分为多种单色光。这些单色光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否一致呢?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盆栽的香蕉苗,且保证光照充足且强度相等。两周后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红光

    橙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叶长度平均值(cm)

    初始值

    7.2

    7.3

    7.2

    7.3

    7.3

    7.3

    二周后

    7.8

    7.8

    7.4

    7.2

    8.1

    8.1

    增加值

    0.6

    0.5

    0.2

    -0.1

    0.8

    0.8

    叶宽度平均值(cm)

    初始值

    1.9

    1.9

    2.0

    2.0

    2.0

    1.9

    二周后

    2.1

    2.1

    2.0

    1.9

    2.4

    2.3

    增加值

    0.2

    0.2

    0

    -0.1

    0.4

    0.4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叶片的生长情况能反映其光合作用的强弱,发生该作用的场所是(填细胞结构)。
    2. (2) 由表可知,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的两种光分别是光和光,而完全没有促进效果的是光。
    3. (3) 如遇到连续阴雨天,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通常需要进行补光,一般采用    (选填白光或单色光),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       
    4. (4) 从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
  • 25. (2022七上·朔州月考) 【科学探究】

    光照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山西省的省花是榆叶梅,别名小桃红,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它有着春光明媚、花团锦簇和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榆叶梅枝叶茂密,花繁色艳,观赏价值很高,常种植于公园和街道,它的果实近球形,果肉薄,成熟时开裂,种子可以入药,有抗炎、镇痛、润燥滑肠的作用。榆叶梅喜肥,施肥后要适量浇水。

    1. (1) 榆叶梅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根尖的。施肥后适量浇水的原因是
    2. (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榆叶梅生性强健,喜阳光。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种,植株瘦小且花少,甚至不能开花,为了探究光照条件对榆叶梅开花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作出假设】光照条件对榆叶梅开花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选取两株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榆叶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开花的数量。

      组别

      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条件

      21

      光照充足

      相同且能满足榆叶梅生长发育的需要

      21

      光照不足

      【交流分析】

      ①甲和乙两组除光照条件外,其余条件保持一致的目的是

      ②小芳认为该实验有一处设计应加以修改,请你给出修改方案:

      ③完善实验方案后,小组同学进行观察记录,下图是根据记录的结果绘制的曲线图,据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 (3) 榆叶梅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但在黏土中多生长不良,为了探究土壤状况对榆叶梅生长的影响,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思路并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

      ②预期结果:

五、简答题
  • 26. 金钱豹常常隐伏于大树上,藏在浓密的叶荫之下.它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它身上这种特殊的体色和形态是怎么形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