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同学们为作品集设计了一个封面,并将封面上的主题词确定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请按照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封面中的“□”处选择合适的“华”字。你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二、情景默写
  • 2. 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开篇词,请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大美中华,美在山水:“造化钟神秀,”,泰山巍峨高大,神奇秀丽;“,夜泊秦淮近酒家”,秦淮河水上夜景,朦胧凄清。山水怡情,滋养志趣:“,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修辞,描写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传达出木兰保家卫国的壮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表现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趣。山水蕴理,启迪心智:“山重水复疑无路,”洋溢着困境中坚持,定会豁然开朗的意趣;“不畏浮云遮望眼,”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思;“,一山放出一山拦”道出了放眼长远,便会履险如夷的理趣。

三、对比阅读
  • 3. 同学们选编了几篇与“花”有关的古诗文,并就古诗文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究。

    【甲】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书幽芳亭记(节选)

    【宋】黄庭坚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

    1. (1) 以声传情辨字音

      ①可爱者甚

      清涟而不妖

    2. (2) 勾连迁移推词义

      词语

      方法提示

      词义解释

      乎众矣

      【成语印证法】事不

      似乎君子

      【课内迁移法】可爱者

    3. (3) 增补删调译文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爱好,

    4. (4) 学以致用勤批注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小慧同学对这一表现手法产生了疑惑,小敏同学以自己的读书笔记为例为同学做了讲解。

      托物言志

      特点: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

      示例:《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由眼前盛开的繁花似锦的紫藤萝花,回想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那株“伶仃”的紫藤萝。作者借紫藤萝花的衰而又盛来书写自己的感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

      听了小敏同学的讲解,同学们豁然开朗。大家发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摘抄运用这一手法的诗句,并完成批注。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句:

      批注:

    5. (5) 对比联读话君子

      周敦颐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认为“兰甚似乎君子”,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链接材料: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四、现代文阅读
  • 4. 执一卷书香,品意蕴悠长。经典的散文作品总是给人文学的熏陶和精神的感染,而做批注可以使阅读更深入。同学们在第二版块选择散文《亦师亦友忆老吴》为例进行批注阅读经验分享。请你参与其中。

    亦师亦友忆老吴
    张聿温

    在我的同事和战友中,有一个人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他年龄长于我,资历深于我,学问大于我,足可做我的老师;但他又谦虚谨慎,和善厚道,和我没有代沟,甚为投缘,在一起时无话不谈,分开后四五十年始终保持联系。和他的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词儿:亦师亦友。这个人就是吴正裕同志。我还是按照四五十年的老习惯,称他为老吴吧,那样更亲切、自然些。

    ②我与老吴初识时,他是空军报社一处的编辑,我是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的报道员。1974年初春,我给《空军报》送稿,是老吴接待的我。这才知道,我先前在《空军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都是经他之手编发的,他给我提了些宝贵的指导意见。因此,老吴可说是我的恩师。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我便调入空军报社,和他成了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他言传身教,我虚心学习,感情日益亲近起来。

    老吴性格沉稳,内向好学。那代大学生,功底本就扎实,加上勤奋好学,实属饱学之士,出口成章,涉笔成趣,聊天妙语连珠,讨论起问题来则电光石火,多学科知识不经意间外溢,听得我津津有味,受益良多。平时,总见他埋头桌前,纹丝不动,不是认真看稿编稿,就是认真阅读处里订的几份报刊。他读报从头到尾看得很细,犹如校对一般。至今印象很深的是,他酷爱新华社编印的《参考资料》,但由于全社仅此一份,大家争相阅读,待传到他手中已是午饭时分。别人都下班走了,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唯有他还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阅读《参考资料》,不读完他是不甘心的。每每我们走出饭堂,才见他迈着小碎步匆匆而来。

    老吴生活朴素,待人真诚。上世纪7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来选人,他就脱下军装,转业去了那里。但老吴心念战友,连续几年,他春节期间都会骑车回一趟空军大院看望我们。2018年春节,我电话相约,准备去他家中拜年,但他坚持要来家中看我,说是要来看看我的新家。几番谦让,我唯有恭敬不如从命了。这次,他再次题款签名,赠我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黄昏时分,他告辞,我请他打车,他说没必要,公交只需倒一次车。于是我送他去一公里外的公交站,一路上也是话题不断,恋恋不舍。当时他已83岁,但精神矍铄,步履轻快,只是背稍有点驼。谁知,这竟是我们最后的面缘。

    以上说的是他不为人知的小事,老吴更为大众称道的是他的学术成果和卓越成就。其他不论,单就毛泽东诗词的编辑和研究而言,其精心、审慎、细致和所具有的深刻性、创造性,令人叹为观止!仅举一例:1983年,有人在一家不甚知名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披露一首毛泽东诗词《七律·重庆谈判》。为了考证这首诗的真伪,老吴先后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都未查到。他又历尽周折,寻访到了披露人。经过一番苦功夫,老吴终于写出8000余字题为《〈七律·重庆谈判〉考证》的论文,有理有据地考证出这是一篇毛泽东的逸诗,最早发表在1947年4月22日上海《大公报》和1949年3月13日上海《立报》。文中还通过胡绳(时任重庆《新华日报》编委)之口,将“无屎不黄金”订正为“无土不黄金”。此次考证为充实、丰富毛泽东诗词宝库作出了极大贡献。老吴执着的学术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⑥2020年10月,我的一本创作回忆录出版,给老吴寄去一本,请他赐教。打电话给他,他说书“正在看,很感兴趣”。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通话。

    ⑦2021年清明时节,我回老家为父母扫墓时,突然接到电话,告诉我:老吴走了!我惊愕万分,默然呆坐良久,不觉已热泪滚落。

    ⑧这才几天呀,我的老师、战友和朋友吴正裕同志,就这样静悄悄地告别了人世间,享年86岁。如果上苍开恩,再为他增寿若干,相信他在毛泽东诗词的学术研究上,一定会有新的成果。

    别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战友,知心的朋友!自此,世上再无吴正裕。

    (选自《北京日报》2023年6期)

    旁批:

    抒情句

    中心句

    中心句

    承上启下句

    抒情句

    1. (1) 【概括式批注——抓关键句,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同学们在读完文章后先做了旁批,然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结构梳理,并就梳理思路做了方法归纳,请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2. (2) 【理解式批注——品味词语,体悟情感】
      品味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作者情感。品读下列语句,参照“小支架”的提示批注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原文

      别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战友,知心的朋友!自此,世上再无吴正裕。

      小支架

      关注相同类型短语的连用,关注副词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把握作者情感。

      批注

    3. (3) 【赏析式批注——明析赏点,提升审美】
      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亦师亦友忆老吴》这篇散文作了点评。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

      ◆吴正裕的身上有着令人敬仰的特质。

      ◆朴实真挚的语言亦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4. (4) 作者与老吴都热衷于文学创作,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分享交流的关系让你向往。下面是文清同学读完《最苦与最乐》批注的感受,参照示例谈谈你读完本文后对“择友”的思考。

      示例:“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趋避之间,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旷达。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

五、综合性学习
  • 5. 语文即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在集册的第三版块,同学们就自己最感兴趣的科学科幻制作了“科幻简报”。请你参与完成相关的任务。

    【材料一探源科幻创作】

    和科学研究一样,科幻创作同样离不开时代的土壤,好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整个国力基础之上。科幻小说想象的边界、科幻影视的表现内容和制作水平,无不需要现实科技条件的支撑。正如《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所说,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当中国人建立了空间站、实现了太空漫步,观众看到《流浪地球2》里中国航天员出舱的场景时,就毫不感到违和。可以说,今天的科幻热,是国家科技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映射。

    这段话告诉我们,创作好的科幻作品需要具备以下条件:____,____,____。

    【材料二布置科幻展馆】

    【材料三倾听人物心声】

    片段一

    我正在看那平面图上的诺第留斯号所走的航路。船长走向前来,手指着地图上的一点,单单说出了这个名字:“万尼科罗群岛。”

    万尼科罗这名字是有迷惑力的,它是拉·白鲁斯的探险船只在那里失踪的群岛的名字。我立即站起来。

    “诺第留斯号带我们到万尼科罗群岛吗?”我问。

    “是的,教授。”船长回答。

    “我可以去访问罗盘号和浑天仪号毁坏沉没的有名的岛屿吗?”

    “如果您高兴,教授,我们可以去访问。”

    “我们什么时候到万尼科罗群岛呢?”

    “我们就到了,教授。”

    我跟着船长,走上平台,从平台上,我眼光急急地向天际了望。

    片段二

    “那么,船长,我们想法在四十八小时前脱身就是了。”“至少,我们要想法试一下,把围住我们的冰墙凿开。”

    “从哪一面凿呢?”我问。

    “那探测器可以使我知道。我把诺第留斯号搁浅在下部冰层,我的船员穿上潜水衣,从冰墙最薄的地方凿开冰山。”

    “可以把客厅的嵌板打开来吗?”

    “没有什么不可以。船已经不行驶了。”

    【材料四追踪科幻精神】

    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的宣传期,导演郭帆始终强调,他追求的不仅是一两次作品的成功,更是要为中国科幻电影探索出一套工业体系。

    制作第一部时,剧组出版了一本幕后手记,详细记下各个工种在科幻电影制作中的探索过程。筹备《流浪地球2》期间,这个造福行业、造福后来者的工作更进了一步。面向观众,剧组在《流浪地球》上映半年后,在春节档的观影热情褪去以后,请观众重新观影,从电影本体的角度来挑刺;面向行业,剧组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邀请电影学院20多名学生,分布在《流浪地球2》各部门做实习生,专门记下各工种的错误,其中既有电影工业流程的错漏,也包括了艺术管理经验方面的疏忽。郭帆描述,这部“错处集”打印出来后差不多有四五十厘米厚,叹为观止。他希望能在不断的反思和积累中,建立起更完善的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每拍一部就总结一次经验教训,相信终有一天会把一套完善的流程推出来,让后来者更容易在前人经验上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让中国科幻电影越来越好”。

    1. (1) 材料一为《人民日报》评“中国科幻”的一段文字,请将原文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这段话告诉我们,创作好的科幻作品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2. (2) 近日,同学们刚刚完成了名著《海底两万里》的项目化学习,他们以展馆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同学为展馆拟写了上联,请补写出下联。

      上联:游展馆赏海底美景

    3. (3) 本期“科幻简报”将在“名人专栏”里展现一位“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科幻作品人物。你认为材料三中哪个人物适合?请写出人物姓名并结合选段及原著说说理由。(不少于50字)
    4. (4) 简报的最后,同学们想围绕“科幻精神”这一话题写一段结语,作为对这部分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请完成这一任务。要求:从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筛选有用信息,话题集中,思路条理,字数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
  • 6. 按要求作文

    这一年,项目学习的体验带给了我们诸多的惊喜和快乐,犹忆那些难忘的课堂:同学的展示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老师的讲解启动思维、发人深省;小组的探究气氛浓烈、丝丝入扣……太多的精彩瞬间成为了我们学习生涯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请以“难忘啊,那堂项目学习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叙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项目学习课上的人与事;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再现人物风貌,抒写真情实感。

    写作提示:①按要求作文;②明确写作目的,注意表达得体;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 7. 按要求作文

    当我们合上七年级语文下册这本书时,总有一些篇章会时时扣击我们的心灵:如紫藤萝瀑布下的生命思考,如小桃树与命运抗争的顽强不屈,还有王安石在飞来峰上抒写抱负,杜甫面对泰山生出万丈豪情……原来,个人情感、意志的表达是可以依托于自然界中的万物的。

    请以“面对▲  , 我终于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对寄寓了情感、志趣的“景”或“物”进行描摹刻画,感情真挚,理趣积极向上。

    写作提示: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明确写作目的,注意表达得体;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