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9分。其中1-15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6-18小题为题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的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 1. 将一本现在使用的八年级第二册物理书由地面拿到学生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 )
    A . 0.1焦 B . 1焦 C . 10焦 D . 100焦
  • 2. (2022八下·竞秀期末) 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如图是王亚平老师用冰墩墩来演示牛顿定律。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无法完成的是(   )

    A .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 . 让冰墩墩悬浮在空中 C . 用重锤线校正物体是否竖直放置 D . 用握力棒锻炼臂力
  • 3. 如图,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 . 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竖直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一定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 . 竖直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一定等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重物 D . 悬停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4.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船闸 C . 锅炉水位计 D . 盆景自动供水器
  • 5.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活塞式抽水机——大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B . 用高压锅容易使饭煮熟——沸点和压强的关系 C . 水下潜艇能上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D . 船闸——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 6. (2022·崂山模拟) 一辆卡车在平地加速后,关闭发动机冲上一个斜坡。卡车在坡面上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2八下·连江期中) 把一重为10N的铁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铁块所受的浮力为(   )

    A . 10N B . 7N C . 3N D . 17N
  • 8. (2022八下·长汀期中) 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在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 . 丙、丁两球受到的浮力不一样大 C . 甲球漂浮在水面,所以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 . 丁球沉入水底,所以丁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 9. 如图下列利用气球进行的实验中,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甲图:气球左右两边的形变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B . 乙图:向后喷气,气球前进——是由于气球受到惯性 C . 丙图:对气球充气,绑住气球口,气球飘起来了——是因为气球受到浮力的作用 D . 丁图:挤压气球,气球变形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10.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 叉车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 B . 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 C . 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 D .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 11.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 . 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 .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 .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多
  • 12. 石洞口电站第一台发电机组的功率为千瓦,它工作10分钟,做的功是( )
    A . B . C . D .
  • 13. (2022八下·单县期末) 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上,我国健儿取得佳绩。如图是高台跳雪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落的情景。关于加速下落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 14. 在2022年疫情期间,消毒机器人已投入抗击疫情,机器人匀速向前行驶并喷洒消毒液,此过程机器人的动能( )

    A . 不变 B . 变小 C . 变大 D . 无法确定
  • 15. 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筷子 B . 核桃夹 C . 食品夹 D . 天平
  • 16. 如图是赛艇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赛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赛艇的重力 B . 运动员划的桨是费力杠杆 C . 使赛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 . 运动员在划桨过程中赛艇的浮力增加
  • 17. 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 .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 . 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 . 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乙图中物体B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为0
  • 18.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400N的物体提升1m,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2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个滑轮组能省力 B .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4m C . 拉力F做的功是220J D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0.9%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19. 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 20. 大气压是大气产生的压强,标准大气压等于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可用水银气压计或气压计来测量。
  • 2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一原理也适用于
  • 22. 功率表示做功的,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内所做的功。
  • 23. 使用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使用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 24. (2023八下·南宁月考) 甲、乙两球质量之比为3:2,甲球所受重力为60N,则乙球所受的重力为N(g=10N/kg),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25. 高铁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提醒乘客不要越过,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产生压力差,非常危险;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不经处理的病房内空气流到病房外,病房内的气压应(选填“大于”或“小于”)病房外的气压。
  • 26.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落回地面的过程中机械能是(选填“不守恒”、“守恒”)的,而我们的空间站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7. 如图a所示,质量为4kg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正方体的棱长为10cm,则它对地面的压强Pa;如图b所示,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的部分甲,剩余部分为乙,然后将甲水平旋转90度后,叠放在乙的上表面的中央,如图c所示,此时甲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则

  • 28. 如下图,用50N的压力F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N;当压力减小为30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此时的摩擦力又为N;当压力继续变小,变小为20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9. 将一长方形物体浸没在一个装有足够深的水的容器中,物体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下图所示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N,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2N,则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N;如将物体再下沉5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此物体的密度是

  • 30. 明明同学用20牛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200牛的超市购物车,购物车在20秒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6米,松手后购物车继续滑行1米,推力的功率,重力做功为J。
  • 31. 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重为40N的物体A匀速前进0.4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12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J;若实际拉力F=5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19分)
  • 32. (2023·龙马潭模拟) 如图所示,长方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请画出斜面所受的压力F;

  • 33. 小明在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利用一套器材依次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图中长木板正面朝上,丙图中长木板反面朝上,长木板的反面比正面粗糙。

    1. (1) 小明提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①,他应该选择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2. (2) 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的知识。
    3. (3) 小明分别对猜想①②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图甲、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8N、1.2N,在图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示数为N。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写出一个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
    5. (5) 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们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改进了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使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再次验证了猜想①②得出相同结论。针对实验改进,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
      A . 改进后,拉动长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运动,更易于操作 B . 改进后、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 C . 改进后、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 34. (2022·自贡)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 (2) 为了便于测量(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3. (3) 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 (4) 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5. (5) 实验结果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阻力臂。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2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 35. 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足够高的轻质圆柱形容器装入适量的水,将密度为的木块放入水中漂浮时,水面深度为20cm,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为 , 则

    1. (1) 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 (2) 木块的质量为多大?
    3. (3) 若将木块浸入水中的这部分体积切去后,将剩余部分再投入水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与木块未切时比较)
  • 36.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为某村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工人在往车上搬运装有健身器材的箱子时,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沿斜面方向对箱子施加500N的力,把120kg的箱子在50s内沿斜面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如图所示。求:

    1. (1) 推箱子做的有用功?
    2. (2) 斜面的机械效率?
    3. (3) 箱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
    4. (4)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