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醉翁亭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醉翁亭...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chú)  岩(xué)  琅琊(láng  yá) B . (fēi)    明(mèi)    山(yáo) C . (sù)     者胜(yì)   阴(yì) D . 然(yì)     酒(liè)    饮少醉(zhé)
  • 2. 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然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饮少醉(就) B . 醉翁之不在酒(意趣,情趣) 云归而岩穴(昏暗) C . 发而幽香(花) 杂然而前者(陈列,摆开) D . 佳木而繁阴(秀美)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 3. 下列各句中“也”字表示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
    A .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 .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4.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 之者谁 B .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C . 行六七里 D . 而岩穴暝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 B . 作亭谁  水落而石出 C . 僧曰智仙也  望蔚然而深秀者 D . 酿泉酒   不足外人道也
  • 6.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 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 . 醉翁之不在酒:意图 C . 得之心而之酒也:寄托 D . 颓然乎其间也:醉醺醺的样子
  • 7. 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 . 莲,花之君子者也
  • 8. 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 .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 9.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视觉置换听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 . 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C . 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D . 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 10. (2022九上·开原月考)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宋濂,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予之分,本文是一篇赠序。 C . 《北冥有鱼》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他名潜,字元亮,是东晋诗人,我们还学过他的《桃花源记》。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 (2)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2. (2) 醉翁之不在酒

      意:

    3. (3) 若夫日出而林

      霏:

    4. (4) 云归而岩穴

      暝:

    5. (5) 野发而幽香

      芳:

    6. (6) 伛偻提携

      伛偻:

    7. (7) 泉香而酒

      洌:

    8. (8) 山肴野

      蔌:

    9. (9) 杂然而前

      陈:

    10. (10) 宴之乐

      酣:

    11. (11) 者胜

      弈:

    12. (12) 筹交错

      觥:

二、阅读理解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 , 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 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特立:高高地耸立。特,突出。②窈然:深幽的样子。③滃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④俯仰:这里为环顾的意思。⑤商贾:商人。⑥乐生送死:使生的快乐,礼葬送死。⑦涵煦:滋润教化。⑧掇:拾取。⑨荫:荫庇,乘凉。⑩风霜冰雪,刻露清秀:秋天刮风下霜,冬天结冰下雪,经风霜冰雪后草木凋零,山岩裸露,更加清爽秀丽。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岁物:收成。

    1. (1)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而乐之     顾:看 B . 掇幽而荫乔木  芳:花朵 C . 因为其山川   本:根本 D . 遂书以其亭焉  名:起名,命名
    2. (2)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涵煦百年之深也 行者休 B . 遂书名其亭焉  醒能述文者 C . 来此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D . 日与滁人仰望山 野芳发幽香
    3. (3) 翻译下面句子。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4. (4) 选文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 ”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选文表现了作者 (提取选文中四字短语回答)的思想感情。

  • 14.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之者谁(姓名) B . 欧阳修滁州(贬官) C . 树林阴(遮盖) D .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以……为快乐)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 C . 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D . 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避,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4. (4) 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吗?请分别说明。
  • 15.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③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涯:岸边。②欧阳公:欧阳修。③构:建构。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曾巩(1019- 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 (1) 文言文实词推断有很多方法,请你根据方法提示,推断加点的文言词语含义。

      词语

      方法

      示例

      解释

      组合成词

      亭曰“丰乐”:构,建构

      ①云烟之相

      课内迁移

      既出,其船:发现,找到(《桃花源记》

      山之高

      成语还原

      可望而不可

      ③则必丰乐以饮

      优游

      联系语境

      吾民给而无憾于下:联系“无憾”,给足的意思就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④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__

    2. (2)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乐    一山隅,一泉之旁 B . 临溪渔    则必即醒心 C . 至于负者歌途     其可谓善取乐山泉之间 D . 醒能述文者    见夫群山之相环
    3. (3) 请为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4. (4) 小阳在阅读这几篇选文时,想对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做进一步的探究,他需要你的帮助。

      ①小阳将(甲)词和(乙)文中百姓与欧阳修出游的欢乐情态进行比对,请你助他完成表格。

      词文

      百姓

      欧阳修

      《浣溪沙》

      词的上阕一个“逐”字生动地写出了游人如

      织、喧嚣热闹的场面,表现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舫的喜爱之情。一个“出”字①

      词的下阕写出了作者②

      的情态,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

      滁人游

      众宾欢

      太守宴

      太守醉

      文言虚词不虚。虚词能表达语气,凸显作者情感,如“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的“也”字③;虚词能开启话题,引出下文,如(乙)文中的“至于”一词,从上文的四季之乐转人对行人之乐的描写。

      ②小文阅读中发现欧阳修与百姓出游时多次提出自己的“白发”,他觉得欧阳修“与民同乐”不只是简单地跟老百姓一起玩乐,背后包含着欧阳修“经世济邦”的思想,这让他想到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请结合(丙)文和《岳阳楼记》的“忧”与“乐”,谈谈你对“经世济邦”思想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
  • 16.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他们二十岁时都在干什么?

    习近平: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劳动。

    普京: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

    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

    莫言:在棉花加工厂当临时工。

  • 17. 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①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②     , 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 19. 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