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据此可知,党在新时期的迫切任务是( )

    ①发展社会经济    ②改革生产关系    ③建立先进制度    ④推动思想解放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15世纪,奥斯曼帝国规定,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可以从宗教捐助基金中获得部分津贴,攻读法律的学生可以获得全部津贴;从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可以获得在小学教书的资格,如果经过进一步深造,可以在高等学校教书或成为法官。这些规定( )
    A . 导致宗教垄断国民教育 B . 为帝国发展培养了人才 C . 说明贵族拥有教育特权 D . 推动了伊斯兰文化扩张
  • 3. 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造的海船开始广泛使用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的中国火药技术,征服落后而闭塞的古老文明,开展早期殖民扩张。以下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正确的是( )
    A . 15世纪末葡萄牙人占领了巴哈马群岛 B . 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发现了纽芬兰岛 C . 16世纪后期西班牙将菲律宾变为其殖民地 D . 西班牙帝国殖民亚洲时把葡萄牙远远甩在后面
  • 4. 马丁·路德形容自己是一个滑稽演员,曾以一支秃笔,刺破了叫卖赎罪券者的锣鼓。他所指的事件最可能是( )
    A . 《九十五条论纲》的问世 B . 《哈姆雷特》的公映 C . 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 D . 翻译德语版《圣经》
  • 5. 1846年,巴黎的正义者同盟放弃了蒲鲁东主义的和平改良方法,提出“共产主义的宗旨是维护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除了进行暴力革命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这说明当时( )
    A . 国际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 B . 科学社会主义广泛传播 C . 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传播 D . 西方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 6.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德国都加强了在刚果和安哥拉的探险活动;可是到 19世纪末,刚果殖民地由比利时占领,安哥拉殖民地由葡萄牙占领。由此推知,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 )
    A . 已把非洲瓜分完毕 B . 抢夺殖民地的竞争激烈 C . 实施“地图上作业” D . 将非洲作为殖民的重心
  • 7. 1906年,印度国大党年会通过了自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等四大纲领。之后旁遮普农民展开不纳税运动,孟加拉农民起义、工人罢工,孟买10万余名工人政治总罢工长达 6天。这说明( )
    A . 英国产品不能满足印度人民需要 B . 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臻于成熟 C . 印度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D . 印度社会的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 8. 20世纪20年代初,面对奥地利和匈牙利空前严重的饥荒,国际联盟成立由英、法、意、捷等国组成的委员会,筹集基金,促进两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并建立财政经济组织,向世界各国提供经济和财政方面的援助。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国际联盟( )
    A . 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 B . 对国际事务具有一定影响 C . 重构了战后国际秩序 D . 有效维护了当时世界和平
  • 9. “列宁允许农民公开出售他们的产品,并准许中间人从生活消费品买卖中营利,与此同时,中央政府控制着经济的‘上层建筑’:金融业、银行业、国际贸易、发电设施及重工业。”材料中的这些做法( )
    A . 扩大了苏俄工农联盟 B . 保证了苏俄农民的粮食供应 C . 旨在巩固苏维埃政权 D . 导致苏联工农业的长期落后
  • 10. 1935年起,美国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 .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B . 对经济的干预有所减弱 C . 分权与制衡的政治体制 D . 最高法院反对推行新政
  • 11. 1958年,美国《共同安全法》删除了《巴特尔法修正案》中的限制规定,美国从此可向印度等与东方阵营有经济联系的中立国家提供援助。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冷战重心的转移 B . 第三世界的崛起 C . 朝鲜战争的失利 D . 争夺霸权的需要
  •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政府制定了针对非就业人口的“综合社会捐”,用来补贴社会分摊金的不足,对各种工资水平的人都征收1.1%的专用目的税,用于非缴纳性福利。后来“综合社会捐”不断提高。这些措施出台的背景是法国( )
    A . “福利国家”制度弊病丛生 B . “知识经济”主导产业发展 C . 社会保障体系趋于成熟化 D . 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下降
  • 13. 1950年,南斯拉夫开始让工人来管理国营工业企业,提出“工厂归工人、土地归农民”的口号,实行“工人自治”;1964年,南斯科夫开始全面推行社会自治,从工厂企业扩展到社区和事业单位。这些活动( )
    A . 体现了改革探索的精神 B . 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局限 C . 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弊端 D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内涵
  • 14. 下表所示为世界银行发布的 1965年和1986年三大产业在各类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 )

    国家和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5年

    1986年

    1965年

    1986年

    1965年

    1986年

    低收入国家

    42

    32

    28

    35

    30

    32

    中下等收入国家

    30

    22

    25

    30

    43

    46

    中上等收入国家

    18

    10

    37

    40

    46

    50

    (以上发展中国家合计)

    (30)

    (19)

    (31)

    (36)

    (38)

    (46)

    市场经济工业国

    5

    3

    40

    35

    54

    61

    A . 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发展持续衰落 B . 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C . 各国第二产业发展始终超过第一产业 D .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较为协调
  • 15. 21世纪以来,“欧盟”统一市场使其成员国的 GDP提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增长率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由此可见( )
    A . 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 B . 社会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 . 区域经济集团各成员利益分配不均衡 D . 欧盟国家有意设置区域性的贸易壁垒
  • 16. 下表所示为 2005—201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部分统计数据。这组数据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 )
     

    时间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7年

    全球

    14.5

    11.8

    11.3

    10.7

    10.8

    10.9

    非洲

    21.2

    19.1

    18.6

    18.3

    19.7

    20.4

    亚洲

    17.3

    13.6

    12.9

    12.0

    11.5

    11.4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

    9.1

    6.8

    6.4

    6.2

    6.1

    6.1

    大洋洲

    5.5

    5.2

    5.4

    5.9

    6.6

    7.0

    北美和欧洲

    <2.5

    <2.5

    <2.5

    <2.5

    <2.5

    <2.5

    A . 南北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 B .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严峻 C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D . 联合国主导解决世界饥荒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工业革命初期英国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从1820年起已呈现下降趋势;1830年进口棉花价值14亿英镑,1840年仅4.45亿英镑,而随着英国对出口机器禁令的解除和允许技工出国(1824年)、取消机器出口税(1843年),加上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了铁路热,英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变成机器、军火与铁路设备,这些产品的内需和出口带动了机械、冶全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北美新英格兰、法国北部等地的机器纺织业从19世纪30年代已经兴起,并以廉价劳动力同英国纺织品竞争。上述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必然使资本从棉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外国尚无力与英国竞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机械、冶金、造船)流动。资料显示,1830年前,英国私人投资集中在棉、毛纺织工业和运河、道路建筑;1830年以后对运河投资显著减少,而对铁路和海外投资增加。

    ——摘编自张跃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两次转换》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材料三:

    中国已经完成从“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变,步入了服务型经济社会。从产业政策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点任务逐渐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手段逐渐由政府管控转向市场主导,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阶段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惠宁、刘鑫鑫《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 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 济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因素。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领导地位的灾难性坍塌使人数很少的西班牙人能够取代被消灭了的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的祭司和武士部落。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墨西哥和秘鲁所有重要居民点的人都至少表面上皈依了基督教。……在城镇里,法律形式和关系很快被西班牙和天主教模式重塑;矿山也被迅速地按照欧洲技术水平组织开采,其生产的白银大量流出,打乱了世界价格体系。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简史》

    材料二:

    1810年的“五月革命”揭开了拉普拉塔地区独立运动的序幕,到 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直到 19世纪70年代,阿根廷展示给世人的仍然是“贫困、落后”的“荒凉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阿根廷从一个人烟稀少、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边缘国度,迅速发展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英国、美国等少数国家的国家,各种派系之间的冲突也逐渐缓和,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并且开始发展现代政党政治。

    ——摘编自董国辉《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在拉丁美洲采取的殖民统治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 1816年到一战前后阿根廷的社会变化。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强调,“只有共耕制才是出路,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过渡到共耕制,过渡到公共的大经济”。战时共产主义结束后,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首次表述了他的合作社思想,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农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列宁对合作社的认识逐渐深化,其合作化思想也逐渐完善起来,并对后来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曹英伟、卢婕《列宁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对中国农业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当局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还是跟不上国内需求的增长。从“九五”计划(1971—1975年)期间农业的执行情况看,农业产量的增长率就已经放缓了,“十五”计划期间农业的表现更糟糕。“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谷物产量的增长都比既定指标差多了。为了弥补国内消费的短缺,苏联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苏联购买的要在1972年7月1日到1973年11月1日交货的粮食已大约有3100万吨,它的硬通货价值在20亿美元以上。整个“九五”计划期间,谷物净进口为 5500万吨,“十五”期间达到1.02 亿吨。从 1973年起,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摘编自赵健《20世纪70—80年代中苏农业体制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农业合作化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其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出现农产品供应困难局面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苏俄(联)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钱学森将20世纪80年代正在兴起的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并提出“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总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发展,孕育出新的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制约,它也会给人类带来惨痛的灾难和损失,成为人类文明的巨大障碍。

    ——摘编自唐素琴、魏旭丹、赵宇《新科技革命对法律的挑战及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