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人文地理) /上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文地理(上册)2.3世界大家庭 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现有70多家外资银行落户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超过了全国的一半。以此作为上海“城市名片”的内容,标题可以拟为( )
    A . 世界航运中心 B . 国际金融中心 C . 世界高科技中心 D . 中国工业基地
  • 2. 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传统聚落只能保护,不能利用 B . 对传统聚落只要利用,不需保护 C .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任意破坏 D . 对于那些年代久远的聚落,应当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
  • 3. 世界上的国家按照经济水平的差异可以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
    A . 亚洲、欧洲、非洲 B .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C .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D . 亚洲、非洲、南美洲
  • 4. (2021七下·新昌期末) 在发展经济时,人类要发挥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顺应自然;有时,人类也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造自然。下列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了后者的是( )
    A . 以色列人发展农业 B . 日本人耕海牧鱼 C . 威尼斯发展旅游业 D . 秘鲁人的垂直生计
  • 5.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 黄土高原——窑洞 B . 北京——四合院 C . 北极地区——冰屋 D . 西亚——高架屋
    2. (2)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经书所属的宗教是( )
      A . 伊斯兰教 B . 佛教 C . 道教 D . 基督教
  • 6. 下列四幅历史地图与“中外交流”主题不符的 是( )
    A . B . C . D .
  • 7. 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 . 东南亚 B . 拉丁美洲 C . 北非 D . 西亚
  • 8. (2022七下·柯桥期末) 地处热带的南亚城市班加罗尔,不仅未被高温热浪包围,反而气温温和,适合发展信息产业,这主要得益于(    )
    A . 东南季风的影响 B . 西南季风的影响 C . 地形的影响 D . 靠近海洋的位置
  • 9. 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确的是(  )
    A . 中国丽江古城,中国平遥古城,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B . 中国丽江古城,上海浦东新区,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C . 中国丽江古城,中国平遥古城,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美国好莱坞 D . 中国丽江古城,中国三峡大坝,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 10. 下图是甲乙丙丁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下列关于各大洲区域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大洲地形复杂多样,有着“黑人的故乡”之称 B . 乙大洲平原广阔,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C . 丙大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 . 丁大洲是高原大陆,英语是其主要语言
  • 11. 下图中ABCD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自然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气候湿热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炎热干燥 ⑤气候适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13. 下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 . 长江三峡水电站 B . 重庆永川大佛寺 C . 重庆大足石刻 D . 重庆永川茶山竹海
  • 14. 同学们,我们已与“地理”接触了半个学期,你对“地理”的认识有多少呢?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
      A . 夏天时,我们家乡昼长夜短 B . 潮汕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台风“天兔”在广东沿海登陆 D .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2. (2) 住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人,总是头带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 ,头巾和长袍是为了( )
      A . 遮挡风沙 B . 有男子汉气概 C . 御寒保暖 D . 大方漂亮
  • 15. 中国陆疆漫长,邻国众多,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 . 菲律宾 B . 哈萨克斯坦 C . 马来西亚 D . 日本
  • 16. 受气候的影响,亚马孙河流域的居民、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居民多居住( )
    A . 冰屋子 B . 吊脚楼 C . 高架屋 D . 土楼
二、非选择题
  • 17.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最早影响该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 (2) 聚落后来发展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叫。该聚落的人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一般说来先有聚落,后有聚落。
    3. (3) 后来发展的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4. (4)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等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 18. 世界各地既有多样的自然环境,也有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有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多数居民为政府工作,有众多的国家机关和联邦行政部门,众多的国际机构、全美和国际媒体中心,管理专业从业人员在职业构成中占比值很大。

      这座城市是

    2. (2) 有这样一个国家: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蒸发量大,耕地面积少,但绿洲农业发达。

      这个国家是

    3. (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不停地在赤道南北水草丰美的地方迁徙,牛的数量决定了他们的富有程度和社会威望。

      他们是

    4. (4) 有这样一个干旱地区:地底下储存着全球储量最多、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黑色液体。这个干旱的地区是
    5. (5) 以上内容描述自然环境的有,描述人文环境的有。(填序号)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海 B.湾 C.洋 D. (纬线) E.

    2. (2) 图中(填序号)所代表的城市被誉为“亚洲的硅谷”,该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是
    3. (3) 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最能反映班加罗尔气候特点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4. (4) 简要描述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