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19《怀疑与学问》...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
  • 1. 下列各项中,书写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òu 脑筋 停不前zhì  不功自破 B . lú  盲从 腐草为yíng  辨伪去忘 C . 如bì  熟师 流传说sú  三皇五帝 D . shùn  懒惰 前后继pū  墨守成规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辨别”“怀疑”“思索”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 B . 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气质。 C .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获得了力量。 D . 相传,朱熹曾在云雾缭绕的独峰书院讲学,惠及后世。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怀疑 思索 流俗  腐草为莹 B . 迷信 折扣 辨论 墨守成规 C . 步骤 脑筋 懒惰 三皇五帝 D . 危急 证据 是非 辨伪去忘
  • 4. 下列有关课文《怀疑与学问》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 . 本文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论述方式。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 提出中心论点。第三段至第五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C . 本文开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第五段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做了阐释,说明“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 D . 本文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四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第六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又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例子。
二、 综合题
  • 5.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 (1) 中央领导亲临大堤(视察 探察 观察)防洪救灾情况。
    2. (2) 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偷天换日的写法,一旦事实真相揭露出来,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 理屈词穷 岂有此理)了。
三、 语段阅读
  • 6.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____,____,笃行之”,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②做人民需要的学问,贵在“知”,即思想的创新;更贵在“行”,即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③北宋学者范仲淹____潜心学问,____开创了义庄慈善事业。④这种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学者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 (1) 请将下面两个选项按照正确的顺序填写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明辨之  B.慎思之

      ①《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

    2. (2) 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③北宋学者范仲淹潜心学问,开创了义庄慈善事业。

    3. (3) 第④句中“优良传统”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四、综合性学习
  • 7. 学习了《怀疑与学问》一文后,大家都想培养自己的怀疑精神。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做过的一件具有怀疑精神的事。
    2. (2) 请举出一个古今中外某位名人在某个领域具有怀疑精神的例子。
五、课内阅读
  • 8.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是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 (1) 下面是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 .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 (2) 本文段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请问用了哪个事例论据?
    3. (3) 文中划实线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4. (4) 文中加粗的句子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