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3 浏览次数:20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除(tì) 藤(màn) B . (jìng) 融(zhēng) C . (shí) 石(ruǐ) D . 怅(chóu) 集(shōu)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自愧佛如 沉郁 B . 声泪俱下 万不得己 C . 过犹不及 倾缚 D . 不以为然 不可思议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听到事情已经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B .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C . 他立志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D . 他在我的面前夸夸其谈 , 使我深受启发。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这一档节目,人们受益匪浅。 B . 尽管天气十分恶劣,渔夫还是出海打渔了。 C . 最近长沙加大了对行人闯红灯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惨痛的事故不再发生。 D . 只有多读课外书,就能提高阅读水平。
  • 5. 下列对带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白色的地面) B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秋季,深秋) C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尚的节操). D .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不如)
  • 6. 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
    A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7.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锦官城”是重庆的别称。重庆曾经是主持织锦的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锦官城”。 B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韩愈。 C . 《游园不值》中的“不值”是指不值得。 D . “水是眼波横”是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 8. 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是( )
    A . 《寒食》——韩愈 B . 《石灰吟》——于谦 C .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D . 《竹石》——郑燮
  • 9.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的春节》叙述有详有略,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B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运用了举例子、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观点。 C . 课文《匆匆》与《那个星期天》都是采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法。 D . 《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 10. 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整本书来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怀乡情怀打动人心,尼尔斯跟随雁群去了很多地方,最终还是回到了故乡。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了一个极富有冒险精神和好奇心的小男孩形象。 C . 《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可以用“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几个标题概括。 D . 读完书后写作品梗概,写得具体而生动,才会更吸引人。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 11. 抄写下面这段话,注意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马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毛泽东 

  • 12. 语言表达 
    1. (1)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三个句子连起来。 

       这一天已经过去16年了。我永远不能忘记这一天。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 

    2. (2)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 , 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远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注意加点部分,仿照这种表达,写一句话) 
  • 13. 我从下面诗句中读出了这些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 14. 《迢迢牵牛星》一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 。这首诗通过诗句 描写了牛郎和织女一水之隔,只能含情凝望而不能言语交谈的爱情悲剧。 
三、快乐阅读 
  • 15.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选段)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 (1) 与“独出心裁”意思不同的成语是(    )。 
      A . 别出心裁 B . 独具匠心 C . 如出一辙 D . 与众不同
    2. (2) 第一自然段作者着力描写了元宵节灯的 ,从处处、各式各样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 (3) 以上段落主要写了老北京元宵节的三个习俗,分别是 。 
    4. (4) 节选片段里,作者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 的好处是 。 
    5. (5)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语段的主要内容。 
    6. (6) 元宵节吃元宵寓意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请再写出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及寓意。 
  • 16. 课外阅读 

     为科学而献身 

     人终究不免一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科学奋斗终身的科学家们,当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科学。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当罗马士兵拿着宝剑突然闯进他的房间时,这位75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正蹲在那里,研究着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阿基米德毫无惧色,坦然地对罗马士兵说:“等一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啊!”然而,残暴的罗马士兵不由分说,砍下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头。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是为捍卫真理而死的。他临死前的遗言,曾使世界震惊!布鲁诺坚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600年2月被宗教裁判所用火活活烧死。布鲁诺面对熊熊烈火,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能够,我不愿放弃,我没有可以放弃的事物。” 

     另一位不怕死的著名科学家,要算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了。诺贝尔研究的是炸药,他的研究工作仿佛是在“太岁头上动土”,稍不注意,“太岁”发怒一炸药爆炸,便会一命呜呼。有一次炸药在实验室里猛烈爆炸,炸死5人,其中有诺贝尔的弟弟卢得卫,他的父亲老诺贝尔也受了重伤。可诺贝尔却置生死于不顾,依旧探索炸药之谜。经过几百次的反复试验,最后一次炸药大爆炸,把他炸得鲜血淋漓,他却高兴地在浓烟中狂跳:“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被一辆马车轧死。这沉重的打击,使居里夫人陷入深深的静默孤寂之中。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被痛苦压倒,而以惊人的毅力一个人做着两个人的工作,继续向科学顶峰挺进,终于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埋头在实验室里工作,成天与镭、钍、铀之类放射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放射性射线照射,居里夫人最后死于恶性贫血。居里夫人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一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她自己却死于镭的魔掌!她的一生,确如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爱因斯坦生前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他去世前想些什么呢?他不想人们来称颂他,感谢他,留下这样的书面遗嘱:“免除公共集会、宗教仪式、花卉布置以及所有的典礼。” 

     诺贝尔出生入死,研究成功多种炸药,开办了15家炸药工厂,成为巨富。他在临死的时候,又想些什么呢?他在遗嘱中要求瑞典政府把他的财产作为“诺贝尔奖金”的基金,用来鼓励更多的人向科学进军。 

     人们常说,要为科学而献身,以上几位科学家在离开人世的时候那种闪光的事迹,正是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生动写照。 

     (作者叶永烈有删改) 

     科学的头脑 

     我们常常听见说,现今的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这个话的意思,是说现今的世界,不但让电灯、电话、轮船、火车、无线电、飞机——这些都是科学的发明一把我们的生活情形改变了,就是我们的一言一动,思想行为,也免不了受到科学的支配,换一句话说,做现在世界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的头脑,不管你是科学家不是科学家。 

     怎样才可以养成科学的头脑呢? 

     第一要注重事实。平常的人总是以耳为目,人云亦云。有科学头脑的不然,他必定要考查一个事情的实在,如古书中说:“燕太子丹朝於秦,秦王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乃得归’,当此之时,天空祜之,日为再中,天为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像这一类的话,显非事实,若不加考查,信以为真,便是没有科学的头脑。现今社会上的奇事,如鬼可以照像,甚至义和拳的法术可以使枪炮不能伤身,只要拿事实来考查一下,便可以不攻自破。事实是科学的根基,能注重事实的,便是有了科学头脑的第一要件。 

     第二要了解关系。天地间事物,总有一个因果关系;不明白这个关系,要求无因之果,或是因果错误,便是迷信。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因果的关系是很明白的。不过在稍稍复杂的情形之下,我们就往往不明白关系的所在。譬如有疾病的时候,不请医生而求神;希望后嗣的繁盛,不注意教育而乞灵风水。殊不知神仙与疾病,风水与繁盛,都是不发生关系的。科学是寻出事物关系的学问,能事事求出一个真正的关系,便是有了科学头脑的第二要件。 

     第三要精密正确。平常的人叙述一件事情,最喜欢用“大概”“差不多”一类的词语,有科学头脑的,则必用一定的数字来代表确实的量度。问你现在是什么时候,你必须看一看表,说现在是十二点三十分——如能说秒更好——不能说大概是十二点吧。问你的身长几何,你必须回答五尺六寸——如能说分更好——不能说差不多六尺吧。古人御皇帝出,皇帝问前面驾车的马有几匹,他必待数了才回答,可见正确是一步不能放松的。许多科学的发明,都是从细微的比较得来的。所以精密与正确,也是科学的头脑的必要条件。 

     第四是力求透彻。凡做一件事,必须考虑周详;研究一种学问,必要寻根究柢,这是所谓透彻。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自画(自画,犹言自止)都是成功的蟊贼,更不能算科学的头脑。 

     以上四点仅仅是个人生活的通常习惯,并不能算为什么奇材异能,不过凡是大科学家的研究科学,无有不依赖它们以成功的。我们在希望科学的开花,结果以前,必须培养科学的本根,那便是科学的头脑。有了科学的头脑,不怕没有科学。 

     (作者任鸿隽有 删改) 

    1. (1) 这两篇文章都在告诉我们科学的精神应该是(    )。 (多选) 
      A . 追求真理 B . 实事求是 C . 不惧牺牲 D . 寻求本质
    2. (2) 《为科学而献身》一文中,作者用了一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请认真阅读,在答题卡上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事例1:   事例2:
      事例3: 观点: 事例4:
      事例5:   事例6:

       

    3. (3) 《科学的头脑》一文告诉我们,科学的头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4. (4) 两篇文章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你能简要说一说吗? 
    5. (5) 班上要举行科学主题活动,你打算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你可以从这两篇文本中选择哪个事例支撑你的观点,为什么? 
  • 17. 文言文阅读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穿]挖穿、开凿。②[溉汲]打水浇田。③[道]讲述。④[使]使唤,此处代指劳力。 

    1. (1)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②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联想到了前面学到的哪些科学精神?简要写两点。 
    3. (3) 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多种信息,有时真伪难辨。如果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事,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四、快乐写作(30分) 
  • 18. 快乐写作 

     生活中不同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有时让我们欣喜若狂,有时让我们追悔莫及,有时让我们忐忑不安,还有时让我们感动与愤怒同在……选择一段自己印象最深的经历写下来。 

     要求:⑴把这段经历写具体。⑵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情感,并写出情感变化。⑶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学校名和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