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 1.  根据语境,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 (1) “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诗人陈子昂登楼远眺,在《登幽州台歌》中用“ ”抒发理想破灭的孤独寂寞之情;杜甫在《望岳》中用“”表达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还有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寄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含蓄而又深刻地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2. (2) 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诗句是“”。
    3. (3) 《游山西村》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我们停在那个地方整整有一个钟头,静观那火石光辉下的广阔平原,火石热力有时达到惊人的强度。地心内部的沸腾使山的表面发生迅速的chàn动。隆隆的声响受海水清亮的播送,演成壮阔的回响。这时候,月亮通过阵阵海水,出现了一会儿,向这块沉没的大陆投下一些淡白的光芒。这仅仅是一些微弱光芒,但生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景象。船长站起来,最后看一下这广阔的平原,然后向我做手势,要我跟他走。过了化石的森林后,我就望见了诺第留斯号的探照灯,像一颗星照在那里。船长一直向船走去,我们dǐ达船上,正是最早的曙光照在海洋面上发白的时候。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腾 ②chàn动 ③dǐ达 ④

    2. (2) 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微弱光芒”相同的一项是(  )
      A . 黑色眼睛 B . 五官端正 C . 驻守边疆 D . 天高云淡
    3. (3) 以上文段节选自小说《           》,作者是。文段中的“海洋”是,从“火石光辉”和“壮阔的回响”可得知当时海底发生的自然现象是
  • 3.  希望中学开展以“爱心助农,体验劳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为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 (2) 下面是班长在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言的片段,请你帮他修改。

      人们都说:劳动最光荣。经过这一次下乡助农活动的切身体验,我们进一步体会了这句话的精髓。【甲】劳动虽然很辛苦,而且却苦中带甜。劳动时的辛苦;劳动后的大汗淋漓,这些都是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这种感受是作为一名劳动者内心深处最平凡而又不同于一般的感受。总之,这次对劳动的切身体验让我们很开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是多么的不容易。每一种工作都是辛苦的,每一种收获都是来之不易的。【乙】我们应该热爱劳动!

      ①文中【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文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请你将文中【乙】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要改变原意。

    3. (3)  宣传小组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绘制了一份“爱心助农”的标识(如图)。请你描述标识的内容 , 并说明其寓意

二、阅读理解(40分)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芳菲满目,清香远溢。无论是露植在庭院、园圃,还是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陈涌泉先生说,这个上联出得相当有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再对个四点五点六点什么的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地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想,丁香树在哪?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十八岁那年跌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地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某些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查考谁种下了它,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皇帝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罗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烂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则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它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地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1. (1)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①二识丁香花→②三识丁香花

    2. (2) 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②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皇帝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罗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 (4) 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军刀

    ①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

    ②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的一声插在我俩对饮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③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铮铮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突然停下了脚步。为什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④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怦然一动。

    ⑤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⑥回答:“报告军长——一班班长侯万山。”

    ⑦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

    ⑧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⑨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

    ⑩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⑪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

    ⑫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⑬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⑭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泉涌,“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⑮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

    ⑯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⑰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抗日军人!”

    ⑱侯万山含泪站起含泪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⑲听完,宋哲元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在大额头和方嘴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⑳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㉑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㉒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㉓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㉔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代:侯万山的孩子就是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作宋记峰,一个叫作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十八岁后,他们还跟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㉕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

    ㉖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㉗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盅,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㉘军刀兀自子立,锃锃闪动冷峻的光。

    1. (1) 这篇小说为什么以“军刀”为题?
    2. (2) 文章开篇讲:“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否矛盾?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 (3) 第③段画线句表现了宋哲元将军怎样的心理?
    4. (4)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种记叙顺序的好处。
  • 6.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阜:土山。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 )

      鲁肃过寻阳( )

      取旁舍儿书( )

      ④取而疾( )

    2. (2) 下列选项中的“以”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蒙辞军中多务 B . 公亦此自矜 C . 杓酌油沥之 D .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4. (4) 读过这两个故事后,说说你从吕蒙或元镇身上获得的启示。
三、作文(50分:含作文45分,卷面5分)
  • 7.  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⑵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表达真情实感。⑶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⑸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