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后...

更新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 )

    ①“手推磨、蒸汽磨”喻指上层建筑,“封建主为首的社会”、“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喻指生产力

    ②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是由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③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与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是建立在不同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之上的

    ④一个社会现实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以及它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决定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具体形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2.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
    A . 人的发展水平 B . 地理环境的状况 C . 生产力的水平 D . 生产关系的性质
  • 3.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
    A . 剥削的基础相同 B . 剥削的形式相同 C . 剥削的本质相同 D . 剥削的程度相同
  • 4. (2021高一上·吉林月考) 恩格斯指出:“氏族制度的伟大,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这表明(    )

    ①氏族制度的伟大之处在于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②氏族制度的局限性在于它与极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氏族制度不能过渡到阶级社会

    ④阶级的产生是以生产力发展到有一定剩余产品为前提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都没有改变其生产关系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 . 没有改变剥削的实质 B . 没有改变社会的主要矛盾 C . 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矛盾 D . 没有改变生存资料私人占有制
  • 6.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过剩是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调整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④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0高一上·抚松期中) “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属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他略微放松一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②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③资本家支付高工资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前提的

    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将最终改变受剥削的地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这段话说明(  )
    A .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诸多尖锐的矛盾 B .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C .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      D .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既是进步又是退步
  • 9. 我国的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起,到公元前476年止,经历了夏、商、西周等几个朝代,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对夏、商、西周等朝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出现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并且有了文字的应用

    ②没有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10. 在原始社会氏族制度下,氏族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他们同大家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氏族议事会中全体氏族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 B . 氏族作为原始人基本单位是按血缘关系组成的 C . 原始社会人们道德观念高尚,不存在私有制 D .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 11. 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根“看不见的线”是指(    )
    A . 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 . 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C .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D . 资本主义私有制
  • 12.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够维持人们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 .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B . 人们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C . 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D . 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 13. 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式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平均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私有制的产生( )

    ①与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同一过程

    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③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④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4. 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根“看不见的线”是指(    )
    A . 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 . 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C .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D . 资本主义私有制
  • 15. 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今世界现实生活中具体体现为( )

    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③贫穷与富裕之间的矛盾对立

    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对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6. 在山东宁阳堡头原始社会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8座没有随葬品,125座墓用一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随葬,这其中的45座墓还用猪头、猪下颌骨随葬,少的一两个,多的达十四个。少数墓中还用玉器、象牙器和骨雕制品等贵重物品一起随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 B .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C . 牲畜和生产工具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D . 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 17. 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这表明(    )

    ①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③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8.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 .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 .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 19. 新中国成立前,大兴安岭地区的鄂温克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共同占有栅栏、驯鹿等生产资料,共同参加围猎等生产活动。一年之中,他们总有一些时候打不到野兽,这迫使他们必须平分猎物,以免有人饿死。可见,鄂温克人平分猎物的根本原因是( )
    A .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B . 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C . 对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的习俗 D . 成员间的平等互助关系
  • 20. (2019高一上·海口期中)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被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

    ③私有制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

    ④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决定因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题
  • 21. 马克思说:“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员实行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力成了商品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换得工资,以求生存;资本家购得劳动力,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以谋取利润。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发财的目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制度。
    1. (1) 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的根本原因及资本主义形成雇佣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
    2. (2)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说明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