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23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1 浏览次数: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春秋战国时期防灾思想有较大进步,《诗经》中也有反映水利灌溉的诗句,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与商周时期被动救灾的荒政思想有很大区别。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 . 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B . 以人为本的救灾思想 C . 铁制农具的产生与推广 D . 仁政民本思想的传播
  • 2. (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 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 . 北庭都护府 B . 巡检司 C . 西域都护府 D . 安西都护府
  • 3. (2021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唐代民间常以“戏孔”为乐。《旧唐书》记载: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二月的一次宫廷宴会,杂戏人“戏孔”,“帝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黩。’遂命驱出。”这表明唐朝(   )
    A . 儒学复兴开始兴起 B . 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 . 民间娱乐活动丰富 D . 三教出现合流现象
  • 4. 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皇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根本上反映了( )
    A . 书写载体影响户籍管理方式 B . 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书写载体已发生革命性变化 D . 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
  • 5. (2021高三上·盖州期中) 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6. 下表是某时期京师大学堂购买的西方教科书和译学馆所藏教学用书的情况。这种情况( )                                                                                                                                                                                                 

    购书类型

    数量

    占比

    购买的西方教科书

    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

    153部

    27%

    社会科学和人文类

    421部

    73%

    购买的西方教科书

    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

    253部

    45%

    社会科学和人文类

    300部

    55%

    A . 有利于中体西用思想进一步发展 B . 说明向西方学习进程的深入 C . 延续以往重视传统文化的做法 D . 反映广大民众迫切渴求西学
  • 7. 军事作战中弹药是必不可少的,如表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弹药来源与消耗情况。下述变化( )                                                                                                                                                   

    时间

    主要途径

    消耗情况

    1937~1939年

    购买、缴获和国民政府发给

    弹药获取大于消耗,有大批积存

    1940~1942年

    缴获、自造和购买

    弹药积存锐减

    1943~1945年

    自造、缴获和购买

    获取逐渐多于消耗

    A . 说明根据地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 B . 缘于革命统一战线日益扩大 C . 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 . 深受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影响
  • 8. 1949-1952 年,国家一方面通过规范私营工商业活动,打击投机贸易和偷漏税;另一方面通过加工订货,贷款等扶持措施帮助私营经济恢复生产。经过努力,人民政权得到 了社会包括私营工商业主的拥护,社会秩序得以稳定。这说明上述措施( )
    A . 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 强化了人民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C . 规范了基层治理和社会秩序 D . 建立起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基础
  • 9. 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契约形式

    主要特点

    十二铜表法

    “耐克逊”(nexum)交易

    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市民法

    文书契约

    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

    诺成契约

    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

    A . 境内商品贸易活动与日俱增 B . 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 . 民众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D . 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缓和
  • 10.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这一主张(   )
    A . 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B . 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权威 C . 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原则 D . 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 11. 1692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的官职,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法案被上院和国王多次否决,直到1707年才由安妮女王签署。但在之后很长时期内,下院中仍有不少议员在政府和宫廷中任职或者领取薪俸,却并未失去议席。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 议会已经成为权力中心 B . 国王和上院掌握立法权 C . 王权有限的传统被打破 D . 君主立宪政体有待完善
  • 12. 1950年时,世界上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78个,其中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只有31个。1975年,世界上共有183个大城市,其中位于发展中国家的有95个。1985年,仅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数量就达到了276个。这反映了( )
    A .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B . 发展中国家克服了发展的障碍 C .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 D . 发达国家放弃了殖民侵略活动
二、材料分析题
  • 13. (2022·盐亭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起,上海城市的中心区域在两个租界及其周围地区。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军械和造船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诞生。……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同欧洲、美洲、澳洲及日本、东南亚的航线相继开辟。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港的进口净吨位数已经跻身于伦敦等14个世界大港口之列。20世纪以后,上海在工业和交通的规模、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诸方面,均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特点和研究理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武汉与上海的发展程度并无太大差异。鸦片战争后的十年,沿海的开放之风尚未吹到武汉三镇。从历史进程考察,1861年的汉口开埠,是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界标。从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到1889年张之洞督鄂期间,武汉在欧风西雨中已初露现代化的曙光——商业汉口、工业汉阳、文教武昌三足鼎立,各具风貌。政治经济现代化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与之相应的各种经济制度,并对城市政治、文化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邓正兵、华丽《武汉与上海早期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早期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和武汉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海、武汉为例,说明中国早期现代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海洋观,使清政府和一批官僚士绅从战败中醒悟,认识到来自海洋上的威胁。朝野上下为应对外敌、挽救危机,提出了带有防御性的思想和战略,即建设海防、加强海防。同时,他们还借用译书、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知识分子和国民进行散播,促使国民海洋观念的初步觉醒。

    材料二 甲午的战败强烈地震撼了国人的心灵,促进了整个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有学者统计了1904年至1906年《东方杂志》中“海权”一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关联情况,这些关键词按照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陆国”“渔业”“海国’’“海军’’“海疆”“海运”“海洋”等……他们基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以守为战”的海防思想,不再仅局限于对海军建设这一个方面,而是变得更全面、更深刻。如关于海防的内容,时人云:“盖稽之通常指所谓海军国防,其分项可判为二。一,即为海上作战之所谓海军国防。二,则为海岸防御值所谓海军国防。”……孙中山非常重视太平洋海权与中国的关系,他曾说:“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及争中国之门户耳。”

    ——摘编自袁博《困境中前行:近代中国国民海洋观念的觉醒与深化》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民海洋观念初步觉醒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民海洋观念发展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三、论述题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时,今河北省为河北道。山西省为河东道……后来区划又较详,而宋代的分路,大略沿之。元代疆域最广,始创行省之制……明清两代的区划略和现代相近。不过明代陕、甘、苏、皖、湘、鄂都不分,所以清代所谓十八省者,在明代只有十五。清代将中国本部分成十八省。新疆和关东三省,则系末年始改省制的。其时共得行省二十二。其西康、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青海,则到民国才改为省制的……自秦以后……直至近世和欧人接触以前,内部的治化,虽时有变迁;对外的形势,并时有涨缩;然而大体上,总是保守其闭关独立之旧约。

    ——摘编自吕思勉《极简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围绕“治化变迁”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