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脂肪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 1. 脂肪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脂肪细胞是动物体内以储存脂质为主要功能的细胞,按照形态一般分为单泡脂肪细胞和多泡脂肪细胞,两种脂肪细胞部分结构如图。

     

    1. (1) 脂滴中储存的脂质主要为脂肪,脂肪与糖类在结构上共有的特点为,在功能上共有的特点为。若要鉴定脂滴中的脂肪,可选择的实验试剂为

      ①都以碳链为分子骨架    ②都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③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④都参与细胞质膜的构成

      ⑤班氏试剂        ⑥苏丹IV染液

    2. (2) 现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寒冷刺激等可促进机体内的单泡脂肪细胞往多泡脂肪细胞转化,据图1推测转化过程中细胞会发生的变化可能有____
      A . 细胞核数量增多 B . 脂滴数量增多 C . 线粒体数量增多 D . 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强
    3. (3) 脂滴是由膜包裹脂质形成,据图1推测,与单泡脂肪细胞相比,多泡脂肪细胞内膜系统的相对面积会(大/小/相同/无法确定)。
    4. (4) 脂滴是由膜包裹脂质形成,请推测包裹脂滴的膜中磷脂分子应是(单层/双层)结构,请结合题图信息以及磷脂分子的特点简要说明理由

      脂肪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瘦素(一种蛋白类激素),瘦素通过参与调节机体的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抑制脂肪的合成等使体重减轻。

    5. (5) 下列选项中不可作为瘦素的合成原料的是____。
      A . B . C . D .
    6. (6) 据题意可知,瘦素分泌出脂肪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
      A . 自由扩散 B . 协助扩散 C . 主动运输 D . 胞吐
    7. (7) 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瘦素的生命活动需要由以下结构发挥作用合作完成(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合成        ②高尔基体修饰

      ③囊泡运输        ④内质网加工

      ⑤细胞核相关基因转录    ⑥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供能

二、皮肤损伤修复与细胞生命历程
  • 2. 皮肤损伤修复与细胞生命历程

    人体皮肤发生损伤后经组织修复过程可愈合伤口。巨噬细胞等分泌的蛋白类因子TGF-β对皮肤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其部分作用如图1。

    图1

    1. (1) 皮肤发生损伤后,受损细胞会发生被动死亡,该死亡方式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2. (2) 巨噬细胞可分泌TGF-β促角质形成细胞活化,而角质形成细胞经系列变化可为受损皮肤补充新生表皮,两种细胞功能上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
      A . 细胞核中DNA不同 B . 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 C . 细胞的结构不同 D . 细胞的大小形态不同
    3. (3) 巨噬细胞中TGF-β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功能不同是因其____。
      A . 组成单位不同 B . 碱基序列不同 C . 空间结构不同 D . 碱基配对不同
    4. (4) 图2中的①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经由先后两个传递过程。若某角质形成细胞一基因中某对碱基发生了替换,与替换前相比,下列哪些过程的产物一定会发生改变

      ①DNA→DNA    ②DNA→RNA    ③RNA→DNA

      ④RNA→RNA    ⑤RNA→蛋白质    ⑥DNA→蛋白质

    5. (5) 图2中(图2中编号选填)可代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实现增殖。
    6. (6) 图3为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组织细胞,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细胞(图3中编号选填)所代表的时期。

      图2

    7. (7) 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细胞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端粒消耗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进入衰老状态。研究人员随机选取老年人进行高压氧治疗后,部分结果见表1。由此可知,高压氧治疗有可能(延缓/加速/无法判断)细胞衰老,请简要说明理由

      表1  高压氧治疗前后淋巴细胞端粒变化

      项目

      高压氧治疗前

      高压氧治疗1周后

      相对变化量

      B淋巴细胞端粒长度

      8.36单位

      11.17单位

      +33.61%

      T淋巴细胞端粒长度

      8.04单位

      10.20单位

      +26.87%

三、绿萝与植物生理
  • 3. 绿萝与植物生理

    绿萝因其生命力顽强,易于培养等成为常见的家庭赏叶型绿化植物,尤以叶片宽大油绿的观赏性高。在研究水分对绿萝生长的影响时,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坚挺的绿萝叶片发生萎蔫下垂,继而发黄;而在过于频繁浇水的情况下,绿萝根部发黑继而腐烂。

    1. (1) 绿萝叶片从坚挺到萎蔫下垂的过程中,测量并计算如图的叶片中细胞L2/L1的值会____。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2. (2) 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绿萝叶片发黄主要是叶绿素大量减少所致,关于叶绿素描述正确的是____。
      A . 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B . 主要吸收蓝紫光 C . 用乙醇层析分离时扩散速度较叶黄素快 D . 用乙醇层析分离时扩散速度较叶黄素慢
    3. (3) 过于频繁浇水使土壤中氧气减少,根部细胞无氧呼吸积累(酒精/乳酸),且产生的ATP较有氧呼吸(多/少),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导致根部发黑、腐烂。

      某课题小组研究不同的光质对绿萝生长情况、生理特征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得到部分结果如下表。

      表 不同光质处理下绿萝生长、生理指标                                       

      对照

      红光

      蓝光

      红蓝光

      叶面积(cm2

      3208.64

      3612.19

      3300.90

      4005.54

      叶绿素含量(mg/g)

      1.81

      1.56

      1.86

      2.04

      ETR

      4.17

      3.70

      4.00

      3.17

    4. (4) 该实验的对照组绿萝应为(黑暗/白光)处理,为确保实验结果科学可信还应(编号选填)。

      ①各组处理的光照强度应相同    ②各组选取的绿萝品种应相同

      ③各组所处的温度可不相同    ④实验前各组测量指标的初始值应接近

      ⑤各组光照时间可不相同

    5. (5) ETR值可反映电子传递效率,对照组和蓝光下该值都较高,说明在这些光质下发生在处的电子传递效率较高,会直接影响光反应中的速率。

      ①类囊体膜    ②叶绿体基质    ③NADPH合成

      ④光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    ⑤活跃化学能转换为稳定化学能

    6. (6) 结合题意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何种光质处理的绿萝观赏性较高?简要说明理由。
四、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与遗传
  • 4.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与遗传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罕见的、由基因缺陷造成神经系统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疾病,现有一ALD患者家系图谱如图5,其中Ⅲ-1为性别未知的胎儿。(相关基因用A/a表示)

    图5

    1. (1) 据图1判断,ALD可能的遗传方式有____。
      A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2) 进一步对家庭成员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I-1和Ⅱ-3个体都无ALD致病基因,由此可进一步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且医生进一步建议抽取羊水对胎儿也进行基因检测,原因应该是检测出I-2的基因型为
    3. (3) Ⅲ-1个体患ALD的概率为____。
      A . 1/8 B . 1/4 C . 1/2 D . 3/4
    4. (4) 图1中染色体上的横线分别代表ALD病致病基因的位置,在Ⅱ-1的精子形成过程中,若仅考虑染色体行为,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编号选填)

      已有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可高度螺旋固缩成为巴氏小体,附于核膜内缘如图7。体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目会比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少1。

    5. (5) 据题意分析,下图2所示的细胞应是来自(男性/女性)的体细胞。若某男性经变性手术后成为女性,其体细胞可观察到(0/1/2)个巴氏小体。

      图2

    6. (6) 巴氏小体的形成过程并没有改变其中的碱基序列,但其螺旋固缩的状态使得其中大部分基因无法正常表达,若因此造成的变异可视为(染色体变异/表观遗传)。
    7. (7) 有观点认为体细胞中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是随机的,据此分析ALD女性携带者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能的情况有

    8. (8) 在ALD女性携带者中,有少数个体会出现ALD的较轻症状而表现为患病,结合以上信息,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女性携带者____。
      A . 所有体细胞中含A基因的X染色体都固缩为巴氏小体 B . 所有体细胞中含a基因的X染色体都固缩为巴氏小体 C . 与ALD有关的大多数体细胞含A的X染色体固缩为巴氏小体 D . 与ALD有关的大多数体细胞含a的X染色体固缩为巴氏小体
五、库蚊与生物进化
  • 5. 库蚊与生物进化

    库蚊又称家蚊,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嗜血室内蚊,其中淡色库蚊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致倦库蚊主要分布在南方,上海地处两种类群的交叉地带,出现了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以及两者中间型(两者杂交后代,可育)同时存在的分布特征。

    1. (1) 中间型的存在可推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二者(属于/不属于)同一物种。
    2. (2) 中间型个体性状与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都不完全相同,主要原因应是繁殖过程中发生了____。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重组 C . 染色体数目变化 D . 染色体结构变化
    3. (3) 典型的北方淡色库蚊(如北京种群)与典型的南方致倦库蚊(如海南种群)在成蚊腹节背板淡色基带、幼虫呼吸管的形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两种群形成这些显著差异的原因包括。(编号选填)

      ①两种群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两种群个体数目有较大差异

      ③两种群所处地域环境不同    ④地理隔离阻断了两种群的基因交流

      稻富库蚊和凶小库蚊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多年来存在争议。近年崇明东滩持续发现上海少见的稻富库蚊,研究人员采集崇明稻富库蚊,提取其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并测序,计算与其他几种库蚊之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如下表。遗传距离可用来衡量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的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的程度,在动物中COI序列的种内遗传距离通常不超过0.02。

      表   4个蚊种COI序列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

      蚊种

      稻富库蚊

      三带喙库蚊

      淡色库蚊

      凶小库蚊

      稻富库蚊

      0.003

           

      三带喙库蚊

      0.107

      0.008

         

      淡色库蚊

      0.076

      0.098

      0.001

       

      凶小库蚊

      0.047

      0.116

      0.069

      0.011

    4. (4) 提取稻富库蚊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
      A . 化石证据 B .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 细胞生物学证据 D . 分子生物学证据
    5. (5) 分析表3数据可知,4个蚊种中,种内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差异性最小的是,与稻富库蚊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①稻富库蚊    ②三带喙库蚊    ③淡色库蚊    ④凶小库蚊

    6. (6) 判断并简要说明崇明采集的稻富库蚊与凶小库蚊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