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8七上·紫金期中) 孟姜女在长城边上哭啊哭啊,哭得天昏地暗。一声巨响,长城轰然倒塌,她发现丈夫的尸骨就埋在城墙下面。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与秦朝哪一暴政有关系(    )
    A . 赋税很重 B . 徭役繁重 C . 刑罚残酷 D . 焚书坑儒
  • 3. (2019九下·镇原期中)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东汉末年一场重要战役,此战役的重要历史作用是(   )
    A .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 4.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 5.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这首《精忠报国》让听者热血沸腾。与这段歌词描写的抗金英雄人物是(    )
    A . 寇准 B . 李纲 C . 岳飞 D . 戚继光
  • 6. (2014·宿迁) 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

    A . 指南针 B . 造纸术 C . 印刷术 D . 火药
  • 7.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穿越历史时空隧道,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远航,下列哪些地方没有到过(    )

    A . 印度洋沿岸 B . 红海沿岸 C . 非洲东海岸 D . 地中海沿岸
  • 8. 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    )
    A . 《三国志通俗演义》 B . 《水浒传》 C . 《红楼梦》 D . 《西游记》
  • 9. 下块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大型浮雕的第一块,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块浮雕应该是(    )

    A . 金田起义 B . 虎门销烟 C . 洋务运动 D . 辛亥革命
  • 10.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已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一场自救运动。其中不是洋务派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奕䜣 C . 曹汝霖 D . 张之洞
  • 11. (2019·衡阳)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 李自成起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秋收起义
  • 12. 如图所示,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它见证了(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 戊戌变法的兴起 C . 辛亥革命的开始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3. (2017·黄石)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召开遵义会议
  • 14.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某阶段战略失误作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向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其中的战略失误指的是(   )
    A . 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 . 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C .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D . 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 1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 . 《大刀进行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游击队之歌》 D . 《义勇军进行曲》
  • 16. (2020八下·苏州期中)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 .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 17. 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竞争的事件是(    )
    A . 兴办经济特区 B . 开放沿海城市 C .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 2001年,加入世贸
  • 18. 《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了新的空间”的事件是(    )
    A .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 . 中美建交 C . 中日建交 D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19. (2018·泰州)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
    A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 .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 .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 20. 某兴趣小组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以下剧本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希腊半岛港湾众多,海外贸易繁荣 B .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 . 雅典的全体居民都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 D .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21. 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他”指(   )
    A . 希腊人 B . 阿拉伯人 C . 罗马人 D . 苏美尔人
  • 22. (2018·成都)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
    A . 牛顿 B . 达尔文 C . 法拉第 D . 爱因斯坦
  • 23.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罗斯福为使人民有工作可做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B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 . 推行“以工代赈” D .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24. 伯纳德·戴迪的诗中写道:“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生事件是(    )
    A . 埃及独立 B . “非洲年” C . 印度独立 D . 纳米比亚独立
  • 25.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世界》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    )
    A . 两极格局形成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 美国成为全球霸主 D .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综合题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  会议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中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材料四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1. (1) 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该组织的地位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党的革命纲领”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3. (3) 材料三中我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方式是什么?对我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 (4) 材料四中“全党工作的转变”是哪次会议内容?并做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

    材料二  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

    材料三  “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四  圣彼得堡在俄罗斯经济、军事、外贸、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1. (1) 材料一中的“春风”指什么?在中国也曾经刮起一股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春风”指什么?
    2. (2) 材料二中英国能成为殖民帝国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英国的殖民侵略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使日本此次获得成功的举措是什么?历史上,日本也曾向外学习借鉴,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当时学习的对象是谁?
    4. (4) 材料四中圣彼得堡营建为新都与俄国历史上那次改革有关?清朝时期中俄两国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哪一条约划分两国东部边界?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远了,飞机飞起来了。

    材料三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出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看成是“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四  70多年前,苏军在这场战役中,彻底击碎了法西斯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

    1. (1) 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的开始标志?此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 (2) 材料二中飞机的发明者?谈谈你对材料一、二的认识?
    3. (3) 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反驳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这些谎言。
    4. (4) 材料四中法西斯德国政权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开辟对德西线作战的事件是什么?
    5. (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