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四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下·中山月考) 下图为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团结大联合;地图表示1949年的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这一设计反映出(   )

    A .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宣告胜利 B . 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原则 C . 中国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 D . 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
  • 2.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如“人民解放军”“人民币”“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 完全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 .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己确立
  • 3. 1951年4月22日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西藏代表团抵达北京,和平谈判终于开启。期间双方对立、僵持、相互退让、更一度出现僵持,谈判可谓一波三折。懂大局、善理解的中央代表与西藏代表们最终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 B . 西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C . 西藏和平解放的艰难性 D .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4.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和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有(    )
    A . 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美军枪支 B . 《朝鲜停战协定》(复印件) C . 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D . 《开国大典》油画
  • 5.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建国初一-首歌曲中唱到:“咱们的土地回老家哟……自己耕种自己的田哟……多收粮食送前线,援助人民志愿军。”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
    A .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 新中国成立前三年,人民政府投入农林水利建设的资金占三年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13.14%,其中大部分用于水利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2年间因开展水利建设工程完成的士方量相当于挖掘10条巴拿马运河。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    )
    A . 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封锁 B . 彰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 7. 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

    省份

    辽宁陕西

    黑龙江

    山西

    吉林河南

    甘肃

    四川

    河北内蒙

    北京云南

    湖南江西

    湖北

    安徽新疆

    项目

    各24项

    22项

    15项

    各10项

    8项

    6项

    各5项

    各4项

    各4项

    3项

    各1项

    A . 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 B . 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 . 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 D . 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 8.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A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C . 建立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D .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9. (2023八下·深圳月考) 创建于清道光年间(1840年)的镇江恒顺酱醋厂,是酱醋行业著名的老字号。1955年恒顺酱醋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人民公社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10. (2022八下·牡丹期末) 创刊于1958年的《人民日报》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下面的报道反映的时代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 . 共产主义社会提前实现 C . 社会主义探索曲折前进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1. (2023八下·高邮月考)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毛主席到了徐水》描写道:一只野兔被人发现逃到麦田后,由于小麦长得太茂盛,这只野兔被麦苗困住无法动弹。这段描写反映了(    )
    A .   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B . 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C . 毛主席与农民心连心 D . 浮夸风渗入文学创作
  • 12.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无情批判和揪斗,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材料旨在强调“文化大革命”(    )
    A . 摧残了文化事业 B . 阻碍了经济发展 C . 践踏了民主法制 D . 阻碍了军队建设
  • 13. 下面是九(1)班同学为本期黑板报准备的内容。由此可知,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焦裕禄

    A . 反抗侵略的英雄 B . 艰苦奋斗的楷模 C . 改革开放的先锋 D . 执政为民的公仆
  • 14.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流媒体很少赞扬中国,且报道时多使用“红色中国”。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则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赞扬“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这一转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
    A . 美国政府着手改善中美关系 B . 中国经济实力已经显著增强 C . 中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D . 美国媒体摒弃意识形态偏见
  • 15. 报告文学《热流》《中国农民大趋势》《两用人才的开发者们》《奔涌的潮头》《在大时代的弯弓上》《原野在呼唤》《经济和人》等作品相继问世得益于(    )
    A .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 改革开放的推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双百”方针的提出
  • 16.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
    A .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 . 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C .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 . 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 17. “28年间,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27.3%;2007年,珠海的工业总产值是1980年的1370.5倍;2007年,海南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20年前的36倍;上海浦东新区2007年GDP达2750亿,是1990年全上海的3倍!”材料相关地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特殊的政策支持 B . 优越的地理环境 C . 雄厚的工业基础 D . 两岸关系的发展
  • 18. (2023·德庆模拟) 导致图中增速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经济特区设置 B .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C . 加入世贸组织 D .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 19. (2021·惠民模拟) 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

    A . 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 . 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 . 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 . 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 20. (2023八下·平桂期中) 2022年,“水立方”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   )
    A . 创新、协调 B . 绿色、创新 C . 开放、共享 D . 共享、协调
  • 21. 阅读下列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节选内容,与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点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B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100周年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 . 改革开放100周年
  • 22.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年”纪念币与“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币。这两枚纪念币共同体现了(    )

    A . 一国两制,有效推行 B . 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 . 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D . 科技进步,推动发展
  • 23. 近年来,驻澳部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 . 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B . 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C . 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D . 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 24. 1988年1月20日,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登上了长城(如图)。对这一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 B . 两岸真正实现了直接“三通” C .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 25. 2017年,台湾当局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2021年,尼加拉瓜宣布与台湾“断交”,至此台湾当局仅剩14个所谓的“邦交国”。这表明(    )
    A .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 . 国际社会促成两岸和解 C .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D . 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 26.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从“八一军旗南昌升起、人民空军展雄姿、潜艇出航水师强、导弹部队壮军威”中,可知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
    A . 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 B . 现代的社会生活 C . 新中国的工业化演变历程 D . 外交事业的发展.
  • 27.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服役,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海军的战斗力。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

    A . 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B .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C . 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D .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 28. 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充满民族自豪地宣告:“中国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
    A .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 .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 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 29. 下框内容中从“Ⅰ”到“Ⅱ”,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发生变化是因为(    )

    Ⅰ.  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Ⅱ.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我们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A . 美国对华政策出尔反尔 B . 中国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 C . 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
  • 30. 2023年3月,在中国南海之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知(    )
    A .  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 B . 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 .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D . 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均衡已充分实现
二、综合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读图识图是中学必备能力。请解读以下历史地图信息。

    1. (1) 图1所示的工业交通建设成就与建国初期的哪一重大举措相关?请补充图中①、②所代表的两项突出成果,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2. (2) 图2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请写出①与②处)所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我国已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 (3) 图3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分析该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 32. “三农”问题是关系民生的根本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方面,土地改革对耕地等生产资料重新分配,结束了地主阶级在乡村社会中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在土地改革中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控诉、公审恶霸大会和分乡分村的说理斗争,地主阶级被打倒,这样在改变土地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了乡村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位置。

    ——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

    材料二:毛主席有一个有名的比喻:我们国民经济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基础工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农业是屁股。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屁股坐不稳了,拳头就没有力气了,甚至捏不起来。农业跟上来,靠一家几亩田不行,要靠合作化大农业,才能有社会主义大工业,有民族重工业。

    ——摘编自马社香《毛泽东为什么大力提倡农业合作化一陶鲁笳访谈录》

    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被闲置出来,这些劳动力不断地涌向企业,抑或从事承包和租赁集体资产的经营活动。这推动了村办企业、承包和租赁经营方式的产生。

    ——摘编自项贤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与改制前瞻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党在土地改革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变革。
    2. (2) 分析材料二中毛泽东主张实行农业合作化的最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为推进农业合作化采取的主要方式。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村办企业、承包和租赁经营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办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意义。
  • 33. 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完成要求。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4年

    “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

    1997年

    香港回归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

    成功举办奥运会

    1.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请列举其主要内容?
    2. (2) 从上表中提取两件或三件大事,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所选大事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不能照抄):

      事件:“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香港回归

      观点: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论述: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在,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学术、文化、体育等交流日益增多。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