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九韶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类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 . 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 C .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D . 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 2. 人都是从“哇”的一声啼哭来到世界上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 B . 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 C . 婴儿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D . 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
  • 3. 小明的奶奶由于身体肥胖,因而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 . 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 B . 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 .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 . 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 4. 学生营养餐每天都配有牛奶或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 .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 . 不需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的物质 C . 在人体内不会分解的物质 D . 溶解养分的物质
  • 5.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

    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食物含能量高低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  ⑥无机盐含量  ⑦食物的营养价值  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

    A . ①③⑤⑧ B . ①②④⑧ C . ①②⑦⑧ D . ①②④⑦⑧
  • 6. 以下描述不科学的是(    )
    A . 得了急性支气管炎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引起肺炎 B .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侵害 C . 边吃饭边说话,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落进气管 D . 鼻腔中的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
  • 7. 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哪一区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

    A . bd段 B . ac段 C . ab段 D . cd段
  • 8. 下列关于血液中红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两面凹的圆盘状的红细胞 B .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 C .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D .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皮下出血
  • 9. 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请你仔细想一想,看看其中有无错误,若有,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
    A .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B .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C .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D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10. 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液中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 11. 经医生诊断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则下面能正确表示其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A . B . C . D .
  • 12. 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 . 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 . 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 .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 . 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13. (2020·荆门) 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靠哪些器官来清理这些“垃圾”呢?(  )

    ①肝脏②肾脏③皮肤④肺⑤小肠⑥大肠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 14. 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 . 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 . 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 . 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 15. 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 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16. 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20·聊城) 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B . 听小骨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到内耳  C . 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 . 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 18.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冲动)并传导兴奋(冲动) B .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C . “谈虎色变”属于复杂的反射 D . 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 19. 某人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引起此病症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
    A . 甲状腺激素、垂体 B . 生长激素、垂体 C .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D . 生长激素、甲状腺
  • 20. 近几年,雾霾在我国华东、华北地区时有发生。各地政府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小锅炉取暖”等措施,使雾霾天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某同学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提出的下列治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增加火力发电 B .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 . 扩大绿化面积 D . 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二、填空与识图题(每空1分,共40分)
  • 21. 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 (1) 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B
    2. (2) 产生精子的器官是。胎儿是在母体的内发育。
    3. (3) 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____(可以选择多项)。
      A . 与父母交流沟通 B . 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C . 向生物老师请教 D . 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它
  • 22. 请你观察下边三幅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名称填空:1.;2.气管;3.;4.呼吸性细支气管;5.肺部小静脉;6.肺部小动脉;7.;8.肺泡壁;9.
    2. (2) A图表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内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
    3. (3) 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4. (4) 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层上皮细胞构成。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只需要经过层细胞。
  • 23.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 (1) 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2. (2) 图1中,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是,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3. (3) 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①主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室④右心房⑤下腔静脉
    4. (4)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如图2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状态。此时,肺内气压(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5. (5) 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进一步进入脑细胞参与细胞的作用。
  • 24. 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1) 甲图中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首先进入心脏的。(三个空均填甲图中序号或字母)
    2. (2) 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允许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3. (3) 若乙图中血管⑤与甲图的血管③相连,则血管⑦内流血。血管⑦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④流回[C],完成血液循环中的循环。
  • 25.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如酒后驾驶机动车者一次记12分等。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造成的。
    2. (2) 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3. (3) 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膈肌处于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4. (4) 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作用。一个健康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流经丙图结构时有条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 26.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并和①号试管形成对照,该组对照的变量是
    2. (2)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3) 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的试管是,原因是
  • 27.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某兴趣小组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探究。

    【制订计划并实施】

    a.在甲、乙两个条件完全相同的花盆内各播10粒绿豆种子,置于相同的条件下,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开始做实验;b.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c.向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定期喷洒“模拟酸雨”,同时向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喷洒与“模拟酸雨”等量的清水。

    【实验结果】

    几天后,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全部死亡,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生长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 (2) 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对照组是
    3. (3) 实验中的变量是
    4. (4) 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5. (5) 该实验每组种子用10粒而不用1粒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