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与积累。(35分)
  • 1. 书写。认真抄写下面这段话,请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 2. 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经过gǎi gé kāi fàng4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jǔ shì zhǔ mù的成就,国家面貌有了rì xīn yuè yì的变化,国际地位更是有了qián suǒ wèi yǒu的提升。中国梦,强国梦,中华儿女zhú mèng qián xíng,共赴bō lán zhuàng kuò的辉煌征程。

  • 3. 按照音序先后顺序,短语“禾下乘凉梦”正确排列顺序的选项是(    )
    A . 禾梦凉乘下 B . 禾凉梦乘下 C . 乘禾凉梦下 D . 乘禾梦凉下
  • 4.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选项是(    )
    A . (diào)梢棒    倔(jiàng)    细(jiǎo)慢咽 B . (zhà)栏    掺(huo)    生死未(bǔ) C . (kā)眼泪    参(cī)    (xiān)为人知 D . (wō)瓜花    威(hè)    (zhǐ)字不提
  •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 . 入场卷    一筹莫展    中流砥柱    完璧归赵 B . 湿淋淋    自做自受    兴高采烈    跋山涉水 C . 挖墙脚    百口莫辩    别出心裁    斩钉截铁 D . 露陷儿    暗然失色    赴汤蹈火    相形见绌
  • 6. 下列词语归类正确的选项是(    )
    A . 真伪    褒贬    虚假    稀稠 B . 玫瑰红    柠檬黄    橄榄绿    葡萄紫 C . 负荆请罪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D . 大公无私    假公济私    公而忘私    铁面无私
  • 7. 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

    红军战士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雪山草地,(    )道道天险,(    )百万敌军,一次次从困境中(    ),在绝境中(    ),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伟大奇迹。

    A . 征服    攻克    击退    奋起    重生 B . 攻克    征服    击退    奋起    重生 C . 征服    攻克    击退    重生    奋起 D . 攻克    击退    征退    重生    奋起
  • 8. 给语段加标点,正确的选项是(    )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A . :,,。,;,,,。        B . :“,,。”,;,,。 C . :“,,。“,,,,。        D . :“,,。“,。,,。
  •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选项是(    )
    A . 初夏的月湖是一年中最令游人流连忘返的季节。 B . 我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反复阅读着《爱的教育》。 C .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D . 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 10. 下面诗句中没有体现人的志向或品格的选项是(    )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11. 袁隆平爷爷生前曾留下这样的手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助力增产,厉行节约,保障粮食安全。”下面哪句名言与他手迹表达的意思最相符?(    )
    A . 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B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C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12. 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 .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C .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D . 伟大的祖国母亲,她飘动的长发是千万条清澈流动的河流。
  • 13.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对应名著全部正确的是(    )

    ①高尔基  阿廖沙  成长的故事

    ②倒拔垂杨柳  三打祝家庄  一百单八将

    ③千里走单骑  元末明初  章回小说

    ④刘易斯·卡罗尔   情节荒诞   语言幽默

    A . 《爱的教育》《三国演义》《水浒传》《骑鹅旅行记》 B . 《爱的教育》《水浒传》《三国演义》《爱丽丝漫游奇境》 C . 《童年》《水浒传》《三国演义》《爱丽丝漫游奇境》 D . 《童年》《三国演义》《水浒传》《骑鹅旅行记》
  • 14. 将下列五句话整理成一段意思通顺的话;正确的选项是(    )

    ①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②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

    ③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

    ④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⑤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A . ①④②⑤③ B . ①④②③⑤ C . ②⑤③①④ D . ②③⑤①④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 15. 文言文阅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1. (1) 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默而(zhì shí)

      ②是(zhī zhì)

    2. (2) 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下问

      ②学而不

    3. (3)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 (4) 结合你的读书经验,向你的小伙伴推荐以上选文中的一种读书方法,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 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尺牍情长,见字如晤

    [材料一]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采用口口相传的形式传递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口信”。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也为了避免遗忘和出错,人们在口信的基础上逐步创造了“实物信”,即用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比如“结绳信”,就是在绳子上结上大小不一的各种疙瘩,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事情。人们用它来传播信息和交流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竹子和木板作为书写的工具。把竹子或木板刮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滑的小薄片,用毛笔蘸了墨在上面写字。竹片叫“竹简”,木片叫“木简”,又称“牍”。用来写信的木简通常一尺长。那时候的书信没有个人情怀的倾吐,主要用于传递军事信息和陈述政务。

    西汉时期,我国有了造纸术。到了东汉中后期,民间逐渐把纸当作信件的书写材料。两汉书信开创了书信发展的新纪元,并从公函国书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

    魏晋时期,纸张作为书信载体使得运输更简便省力,因此得以大量使用。这一时期,书信得到了空前普及,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至唐宋时期,书信发展成熟。许多进步文人在书信中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当时政治风云的变幻联系在一起,勇于触及时弊,使书信成为揭露黑暗与刺讽丑恶的犀利武器。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书信发展的春天,白话书信的出现是书信大众化的里程碑。书信不仅是一种交流感情的工具,而且成为时髦文化。

    (选自《作文素材》2021年第一期,有改动)

    [材料二]

    ◎《信·中国》是央视一套的人文类节目,节目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涵。节目中的50多组信件是从建党以来收录的2000多封共产党员书信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有伟人、名人的信,也有不为人知的普通共产党员的信。观众跟随着信件的朗读者身临其境地回到信件写就的年代,感受鲜活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

    ◎在济南经一路91号,有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古老建筑,如今成为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展馆内以书信为主要藏品,展示了许多珍贵的书信原稿,成为国内首家集展示、收藏、教育、研究于一体的书信主题博物馆。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封封来自或寄往抗疫一线的家书令人动容。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抗疫“档案”,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开展家书征集活动。

    [材料三]

    记者:这段时间,我们读到太多暖心的抗疫家书。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一线战疫英雄因为疫情紧急出征,为何还会采取书信这种相对传统、缓慢的方式与家人沟通?

    张丁:近年来,家书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可是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家书又重新回来了。我想有几个原因,首先一个客观原因是与家人的离别。大量抗疫一线工作者远离家乡,有的即使战斗在本地,也由于疫情传染的特殊性不得不与家人暂时隔离,一别就是几十天。他们可能因为繁重的工作而没有完整的时间与家人联系,或是有些话直接说不出口,这时写信的人就多了。虽然“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或已过去,但书信的意义却没有衰减,“见字如晤”背后所蕴含的是无法替代的情感表达。有人会觉得写信不如打电话、发微信方便但其实写信过程中一笔一画的书写、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能最恰如其分地表达内心所思所想。

    记者:我们今天提到家书的时候,有人感叹家书这种文化在萎缩、流失,您如何看?

    张丁:确实,家书文化正在萎缩。严谨一点说,是传统家书正在急剧萎缩,甚至消亡。也就是这二三十年的时间,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新的通信方式轮番登场,快速发展,传统家书文化已经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变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无法阻挡。但是,我们要看到基于信息技术所产生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语音、视频等新的通信方式,它们等于是家书的新形态,功能与传统家书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家书文化不会消亡,它会以一种新形态存在。

    (节选自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的访谈录,有删改)

    1. (1) 联系上下文,“尺牍”在标题中的意思是(    )
      A . 一尺长的木片 B . 书信 C . 书籍 D . 尺子
    2. (2) 阅读材料一,照样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书信的发展

      书信的作用

      在文字发明以前

      ①   

      ②   

      ③   

      把信写在竹简、木简上

      ④   

      ⑤   

      ⑥   

      抒发个人情感

      魏晋至唐宋时期

      ⑦   

      ⑧   

      ⑨   

      出现白话书信

      ⑩   

    3. (3) 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书信文化的传承上,大家有哪些行动?分条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4. (4)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有人认为,书信这种相对传统、缓慢的交流方式,会逐渐被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代替;也有人认为,书信不会完全被代替,依然有存在的价值。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联系三则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想法。
  • 17. 现代文阅读。

    ①小区有些年头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似的线路爬满了红砖墙。每个单元门楼前的空墙上,除了偶尔有几张水电费催缴通知外,贴满了代办信用卡、疏通下水道的“牛皮癣广告”。

    ②小王一家人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搬了进来。老人从乡下老家带的土鸡蛋太多,小王怕天气太热,鸡蛋时间一长就放坏了。

    ③媳妇说:“要不给邻居送点吧,我们刚搬来,少不了要麻烦人家。”

    ④小王提了一篮鸡蛋去敲对面邻居的门。厚厚的防盗门阴沉着脸

    ⑤门后一阵“竈竈宰宰”的响动,小王知道这是主人家正对着猫眼往外观察呢。他对着门里说:“我是刚搬来对面的邻居,家里有些乡下带来的土鸡蛋,给你们送几个过来。”门内沉默了几秒钟,传来一个女人冷冰冰的声音:“谢谢,不用了,我们家都不喜欢吃鸡蛋。”话意一落,便有脚步声渐渐远去。

    ⑥小王感到有些失落,他抬腿上了楼,敲了敲楼上邻居家的门。一个男人探出头来,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找谁?”小王忙将手里的篮子往面前送了送,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男人一愣,打量一下小王,又看了看篮子里的鸡蛋:“谢谢,不用了,我们家冰箱里还有很多。””说完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⑦小王站在阴冷的楼道里,感觉心里很冷。

    ⑧没过几天,孩子变得不安生了,一到深夜就哭闹不停,吵得一家人不得安宁,也搅得楼上楼下都睡不好觉。小王媳妇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要不你去给大家道个歉,伸手不打笑脸人,等人家骂上上门来,不如咱先去陪个笑脸。”小王一想到前次吃它的闭门羹,心里就一万个不愿意。

    ⑨最后一家人商量决定,用小纸条统一给大家表示一下歉意吧!

    ⑩第二天。一名,单元门前的空墙上出现一张手写的纸条。各位邻居,我们刚搬到这个小区,孩子太小晚上吵闹,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深表歉意,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对我们以及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在此真诚地感谢大家!”在小纸条的最后,还印上了孩子的小脚印。

    ⑪第二天,纸条旁边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谁家都有孩子,我们能理解!”纸条的后面,画了一颗小小的爱心。

    ⑫第三天,又多了一张小纸条:“是不是尿不湿让孩子不舒服,我家用的是XX牌的,孩子晚上睡得很香,你们可以试试!”

    ⑬第四天,再次多了一张纸条:“是不是夜里有蚊子,我们家有婴儿驱蚊器,下班就给你们送过来!”

    ⑭第五天、第六天……

    ⑮最后有一天,在那面贴了无数张爱心小纸条的墙上,又多了这样一张小纸条:“我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了,大家都不认识,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就在院子里搞一次联欢会吧!”

    ⑯关了电视,放下手机,二楼的抱来一箱苹果,三楼的提了一篮花生,四楼的拿出一袋核桃,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一轮明月慈祥地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每个人开心的笑脸上。“好长时间没有这么悠闲地赏月了,真美啊!"“哦,原来那张纸条是你写的啊!”“你就住在我对面?搬进来几年了,愣不知道我对面住的是什么人,哈哈哈……”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小区原来的死气沉沉。

    ⑦夜深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

    1. (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2. (2) 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 (3) 本文的题目是《墙》,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的含义。
    4. (4) 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你们一家和邻居之间相处的温馨时刻,把最难忘的一件事记录下来。如果没有这样的事,读了文章,你准备如何和邻居相处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超过100字)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 18.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与伙伴同行,会收获友情;与师长同行,会收获智慧;与书同行,会收获知识;与爱同行,会收获幸福;与勇气同行,会收获成功;与挫折同行,会收获坚强……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