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17 浏览次数:72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b ></b>
  • 1. 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滇金丝猴,四肢短小、皮毛厚实,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的散失。这说明了(  )
    A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生物不适应环境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人工选择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2. 下图表示构成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表示加胞分裂 B . b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 . c 表示不同组织构成了器官 D . d 表示由叶构成了植物体
  • 3.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实验中,可用碘酒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B .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C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用带烬的木条检验 D . 制作临时装片时,可将盖玻片直接平放在液滴上
  • 4. 酵母菌是传统发酵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酵母菌是一种真菌 B . 酵母菌细胞内有液泡 C . 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D . 酵母菌发酵可以酿酒
  • 5. 螺旋藻(含有叶绿体)被称为“地球上的营养冠军,为了研究温度对其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测定螺旋藻在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二氧化碳释放量(mg·kg-1·h-1

    0

    7.25

    8.16

    12.08

    23.17

    9.53

    A . 在黑暗条件下实验,是为了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 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增加 C . 螺旋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来自其光合作用 D . 螺旋藻在光下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 6. 中国营养学会于2022年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模式。关于合理膳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少年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 . 减少盐的摄入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C . 早餐要吃饱吃好,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蔬菜 D . 初中生能量消耗大,要多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 7. 小明同学用天竺葵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用黑色三角纸片对天竺葵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如右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实验需要暗处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B . 将叶片放在清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C . 叶片脱色后再滴加碘洒,会出现蓝色三角形 D .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 8.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当广播警报响起时,老师下达疏散口令,全体师生做做到操场等开阔的地方模拟紧急避险。相关叙述错误的(  )
    A . 警报声在学生的鼓膜处形成听觉 B . 听到口令,学生有序撤离,属于条件反射 C . 快速奔跑到操场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来完成 D . 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情况
  • 9. 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学习时间紧,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B . 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 C . 晶状体凸度过小会引起近视 D . 近视可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 10. “渔舟逐水爱山青,两岸桃花夹古津”。春天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桃园是赏花的好去处。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①雄蕊和③雌蕊 B . 吸引人们前来观赏的主要是桃花的结构② C . 桃可进行双受精,是裸子植物 D . ④是胚珠,可发育成种子
  • 11. 呼吸道和肺是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首要目标,从咽部和扁桃体采集的分泌物即“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后,能及时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关于新冠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咽拭子”检测是预防新冠感染的重要措施 B . 加强体育锻炼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 . 注射新冠疫苗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 . “咽拭子”棉签使用完毕后可作为一般垃圾处理
  • 12. 枇杷是南通地区的特色水果之一,因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研究温度对枇杷种子萌发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10℃~35℃范围内枇杷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下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枇杷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0℃ B . 枇杷种子在35℃时不萌发 C . 水分对枇杷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D . 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
  • 13. 小红切水果时不小心划破手指而流血,妈妈提醒她最近伤口不能接触水,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可见完好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这属于(  )
    A . 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 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C . 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D . 特异性免疫
  • 14. 太空育种能筛选出优良的种质资源,神舟十三号带回的12000颗太空种子,因太空各种诱变因素而发生多种性状改变。这种性状多样的实质是(  )
    A . 物种多样性 B . 环境多样性 C . 遗传(基因)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多科性
  • 15. 光学品做做吧中学生在生物学实验室唱经常使用的仪器。园园同学制作了植物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图甲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图丙物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50 倍 B . 该装片可以直接放在高倍物镜下观察 C . 视野从图乙调至图丙需要转动转换器 D . 将图丙方框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需将装片向下移动
二、<b>综合题</b>
  • 16.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某些地区由于长期化肥使用不当等原因,盐碱地面积在快速增加,玉米生长面临着土壤盐渍化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粮食供应。为了能让盐碱地玉米丰产增收,科研人员选用具有一定耐盐性的“京科665”玉米作实验材料,用特殊培养液模拟盐渍化土壤环境,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是该玉米叶的横切图,请据图回答。

    1. (1) “京科665”玉米能在特殊培养液中吸收水分,其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填“>”或“<”)特殊培养液浓度。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气体形式通过叶片的①(填结构名称)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叫作用。
    2. (2) 图甲中② 是玉米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的有机物,在玉米开花结果期间,通过③ 中的组织输送到果实,主要贮存在种子(填“子叶”或“胚乳”)里。
    3. (3) 叶的光合速率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发现,氯化钙能影响盐碱地玉米的光合速率,实验时分别向六组特殊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分析图中数据,该实验中对照组条化钙的浓度为mmol●L-1。请将实验结论补充完整:在一定氯化钙浓度范围内,
  • 17. 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通过循环系统把有关器官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①~④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⑤ 表示生理过程,⑥ ⑦ 表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请抛图回答。

    1. (1) 过程⑤ 表示营养物质的
    2. (2) 血液流经肺泡时,经过气体交换,血液变成颜色鲜红的血,由[⑦](填血管名称)流入心脏。
    3. (3) 某同学因病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填图中标号)。心脏中的①和③以及②和④之间瓣膜的作用是
    4. (4)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作用和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 18. 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中,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佳佳同学调查了其家族部分成员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情况,调查结果如右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 (1) 爷爷和奶奶均为双眼皮,爸爸为单眼皮,这种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
    2. (2) 单眼皮与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3. (3) 双眼皮外公的基因组成是,其双眼皮基因通过细胞传递给佳佳妈妈。若佳佳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所含有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第一代的
    4. (4) 现有佳佳的3个卵细胞、妈妈的3个神经细胞,这6个细胞中共有个a基因。
三、<b>资料分析题</b>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微塑料(直径<5mm)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地膜覆盖具有控制杂草、保温保水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及时回收也会导致塑料残留。这些残留塑料会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当微塑料不断分解形成纳米颗粒(直径<0.1um)后,可由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吞食后又被鸡等动物捕食,沿着食物链(网)传选,最终到达人体内。例举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

    1. (1)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材料中的昆虫属于,图中食物网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2. (2) 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具有三个环节的食物链:。菜青虫和蚱蜢的关系是。根据动物的食性,鸡属于(填“肉食”“植食”或“杂食”)性动物。
    3. (3) 假设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4. (4) 分析上述材料,下列有益于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有______(多选)。
      A . 向农民宣传微塑料的危害 B . 建议农民及时回收农田地膜 C . 研究开发环保型地膜 D . 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