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甲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4题

更新时间:2023-06-11 浏览次数:1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原题
  • 1. (2023·全国甲卷)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 . B . C . D .
二、基础
  • 2. (2023高一上·增城期末)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正确图示是( )
    A . B . C . D .
  • 3. (2023高一下·湖北期中)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只能从液泡内移动到细胞膜外 B . 若改用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应将显微镜视野的亮度调亮 C . 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D .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无法判断细胞液浓度和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
  • 4. (2023·浙江模拟) 下图为“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观察到的某一状态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中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B . 此时,②中液体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 C . 该实验常用紫色洋葱磷片叶外表皮细胞作材料 D . 若滴加清水,该细胞不一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5. (2023高一下·玉林期中) 生物兴趣小组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甲处和乙处溶液的浓度分别( )

    A . 大于0.3g/mL、大于0.3g/mL B . 等于0.3g/mL、等于0.3g/mL C . 小于0.3g/mL、小于0.3g/mL D . 大于0.3g/mL、小于0.3g/mL
  • 6.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 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视野中的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细胞此时正在进行渗透失水 B . 图中①代表细胞溶胶,②代表液泡 C . 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颜色加深,吸水能力降低 D . 当细胞形态不变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相同
  • 7. (2023·柳州模拟)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外表皮细胞浸润在2mol/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处溶液浓度小于2mol/L B . 乙处溶液浓度等于2mol/L C . 水分子只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 D . 将蔗糖溶液替换为等浓度乙二醇溶液,液泡体积会一直减小
  • 8. (2023高一上·绍兴期末) 如图为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没在0. 3g/mL蔗糖溶液中的显微照片,若细胞仍保持活性,①②代表有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是细胞液,②是细胞溶胶 B . 此时各细胞液的蔗糖浓度可能与外界相等 C . 各细胞初始细胞液浓度一定相同 D . 实验过程中始终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内
  • 9. (2023高一下·宁波期中) 某同学将新鲜的黑藻叶肉细胞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形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a处绿色越来越深 B .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黑藻叶肉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 . 此时a浓度不可能大于c浓度 D . 若换成0.3g/mL KNO3溶液,则细胞体积稳定后a与c的K+浓度相等
  • 10. (2023高一下·大理月考)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白色月季花瓣相比,采用红色月季花瓣更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B .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C .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 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细胞置于清水中,可观察到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 11. (2023高一下·菏泽开学考) 将水稻和小麦的叶肉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看到水稻和小麦叶肉细胞的变化是(  )
    A . 水稻和小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小麦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 水稻和小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 水稻和小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 . 只有水稻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12.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镊子撕取外表皮,带有少量叶肉细胞的材料就不能用于实验 B . 制作的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直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状态 C . 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替换蔗糖溶液,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 .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在蔗糖和清水溶液中滴加几滴红墨水
三、提高
  • 13. (2023·郑州模拟) 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时,尝试将临时装片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视野中很多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变为黄色或橘黄色,并出现轻度质壁分离现象。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失水,该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B . 实验中细胞颜色改变说明有溶质分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C .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前提是细胞的原生质层结构完整,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D . 实验中细胞轻度质壁分离后可能很快会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现象
  • 14. (2023·浙江模拟)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M中,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也可用黑藻叶片细胞做该实验的材料 B . 改变外界溶液M的浓度,图示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能不变 C . 图中T1、T3时刻,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不同 D . T2时刻,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 15. (2023高一下·昭通月考) 如图是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A~B时间内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c点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B . 乙图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壁的限制 C . 丙图中A~B时间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 . 丁图可表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过程,c点后水分子开始进入细胞
  • 16. (2023高一下·信阳开学考) 下图为某同学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绘制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之外的结构)大小相对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该结果的获得可能有三种途径:①用同一部位的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甲、乙两次实验;②用同一部位的细胞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进行甲、乙两次实验;③用不同部位的细胞甲、乙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对①②③及图示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为①,则甲曲线代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乙曲线 B . 若为②,ab时间段内细胞只以自由扩散方式吸收物质 C . 若为①或②,则实验过程中只需连续观察,不需其他操作 D . 若为③,则实验前细胞甲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乙的细胞液浓度
  • 17. (2023高一下·潍坊开学考) 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有些人认为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将其有效去除。现取同一种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段细胞吸水,液泡体积有所增大 B . b点时没有水分子进出液泡 C . 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细胞体积将恢复正常 D . 此实验结果能说明清水浸泡可以起到良好的去除有机农药的效果
  • 18. (2023高三下·广东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将甲、乙两个液泡初始体积相等的洋葱鳞片叶细胞分别置于A、B两个烧杯中,两个烧杯装有等浓度的KNO3溶液,甲和乙两个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初始状态下,甲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乙的 B . t1时,甲细胞液的渗透压与外界溶液的相近 C . O~t1 , 甲和乙的细胞吸水能力都逐渐增强 D . t2时,甲、乙的细胞液浓度和初始状态相等
  • 19. (2023高一下·河南开学考) 某同学将形态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1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原生质体体积/实验后原生质体体积

    0.70

    0.80

    0.90

    1.05

    1.10

    1.15

    A . 实验后d~f组中的原生质体的吸水能力依次增强 B . 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量有差异 C . 实验前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0.35~0.40g·mL-1的蔗糖溶液浓度 D . a~f组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都变小
  • 20. (2023高一下·吉安月考) 某研究小组为探索“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理想实验材料,挑选了3种颜色鲜艳的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如下:

    质壁分离实验材料的比较

    材料

    取材部位

    颜色

    细胞重叠度

    10%KNO3溶液处理后效果

    30%蔗糖溶液处理后效果

    紫甘蓝叶片

    上、下表皮

    蓝紫色

    很明显

    很明显

    紫色洋葱鳞片叶

    外表皮

    紫红色

    很明显

    很明显

    黑藻小叶片

    小叶片(直接观察)

    绿色

    明显

    明显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20%和30%蔗糖溶液引起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相同 B . 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H2O进出细胞的方式均是被动运输 C . 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自动复原 D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观察质壁分离最理想的材料是紫甘蓝叶片
  • 21. (2023高一上·钦州期末) 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

    90%

    60%

    30%

    30%

    30%

    A . 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 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C . 乙同学在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 . 乙同学在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