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18 浏览次数: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 1. 下列光现象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看到黑板上的字 B . 白云在水中的倒影     C . 观察水中的鱼 D . 看到黑板反光
  • 2. 冰冻矿泉水熔化后,下列物理量变小的是(  )
    A . 内能 B . 密度 C . 体积 D . 比热容
  • 3. 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 . 用湿布擦拭电 C . 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 D .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
  • 4. 小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 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 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个电表示数都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灯L短路 B . 灯L断路 C . 电阻R短路 D . 电阻R断路
  • 6.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和F ,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和p , 则(  )

    A . F<F  p=p B . F>F  p>p   C . F=F  p<p D . F=F  p=p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 7. 2017年8月29日,昆明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运营。列车车轮上新增了车轮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每到一站时,车厢内喇叭会提醒乘客下车,提醒的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 8. 超轻黏土是新一代益智玩具,可以把它捏成各种艺术作品。捏制作品时,利用了力可以改变 ;作品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其受到的 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9. 疫情期间,每天教室要消毒4次,每次消毒后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教室,否则会有扑鼻的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消毒水,喷到物体表面后会发生 现象。
  • 10. 同学们吃饭前还要用酒精免洗洗手液洗手,洗手液在手上 (填写物态变化),吃饭时使用的筷子是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 11. 口罩集中处理,有专门的车辆运送,在车辆匀速前进的过程中,以车辆为参照物,车上的口罩是 的,此时车辆所受的摩擦力为F1 , 当车辆紧急刹车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F2 , 则F1F2
  • 12. 炎热的夏季,运输口罩的车辆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液,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点。
  • 13. 抽油烟机是家庭必备电器,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油烟机与其他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它消耗的电能是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 (2) 图中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乙”或“丙”)图,抽油烟机工作时是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 的原理把油烟抽到室外。
    3. (3) 抽油烟机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机,其原理如图甲所示,当只闭合开关S1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 能,还有一小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已知抽油烟机只抽风不照明时规格是“220V 880W”,发热时的电阻是5Ω,则抽油烟机只抽风时的机械功率为 W。
  • 14. (2021·蒙城模拟) 小王有一款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如图甲。电源电压为24Ⅴ,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4V,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台灯的额定功率为W。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2W时,则此时滑动变阻器R的实际功率W。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 15. 一只重2N,底面积为200cm2的平底薄壁容器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所盛的水重12N,容器高为15cm,容器中水深为12cm。(本题中g=10N/kg)求:
    1. (1)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 (2)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3. (3) 桌面受到盛水容器的压强。
  • 16. (2020·海淀模拟)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电阻R2的阻值为6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

     

    1. (1) 电源的电压U;
    2. (2) 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
    3. (3) 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4分)
  • 20. 如图,一束光沿AO方向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按要求作图)

     

  • 21. 如图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 22. (2023·揭阳模拟) 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小括号内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或S极,以及电源的“+”或“﹣”极。

  • 23.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 (1)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 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2. (2) 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 (3) 分析图乙中的图象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
  • 24. 小华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 (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凸透镜的上。
    2. (2) 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照相机)利用了这个原理。
    3. (3)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45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不能)成清晰的像。
    4. (4) 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丽将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右)移动适当距离。
  • 25.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 (2) 由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 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 26. 小英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水和另一种液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忽略绳的体积和重力)

    1. (1) 比较图B和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 (2) 聪明的小英还通过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 kg/m3。(g=10N/kg,ρ=1.0×103kg/m3
    3. (3) 在C、D两图中,物体的下底面在同一深度,物体下底面受到的压力为FC和FD , FC﹣FD0.4N。(选填“>”、“<”或“=”)
  • 27. 小英同学利用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规格为“15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等器材,进行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1. (1) 小英选择10Ω的定值电阻,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 (选填“改变”或“不变”)。
    2. (2) 排除故障,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到适当位置,然后小英就得出“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这一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是
    3. (3) 小英利用以上器材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将控制电压设为2.5V,分析发现无法完成探究,于是他想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来解决,则应串联一个阻值在1Ω至 Ω之间的电阻,才能使四个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
  • 28.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忽略绳重及摩擦。

    钩码

    总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

    h/m

    弹簧测力

    计示数

    F/N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

    s/m

    2

    0.05

    0.8

    0.15

    1. (1) 如图甲是小英实验中的情景,小才在小英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滑轮进行实验,也将钩码提升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小才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
    2. (2) 这两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 (3) 如果可以将钩码更换成任意重物体,挂在图甲的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