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三校教研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6-1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   语言与实践(共30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sài)     退(kuì)    灭(jiān)      锐不可(dǎng) B . 发(bān)     遗(zhǔ)    透(shèn)      有建树(pō) C . 语(fàn)     然(qiǎo)   首(qiào)      息敛声(bǐng) D . 刻(juān)    紧(bēng)   默(qiè)       精竭虑(dān)
  •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晚上,街上热闹非凡,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使我眼花缭乱 B . 几人立时意识到了不对,停止了戏耍,均屏息敛声地注视着远处的沙漠。 C . 听了大会的揭发,他才如梦初醒 , 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了这个坏人的欺骗。 D . 课上,他忍俊不禁 , 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 3. 下面是一份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 6 月 20 日 9 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 , 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 , 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⑤
  •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 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 B . 像拙政园这样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的园林,在苏州大约有二百来处。 C .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D .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 5. (2017·济宁)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 . 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 . 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 . 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 6.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深入红区了解中国共产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红军领袖,下列人物介绍有误的一项   
    A . 朱德十七岁曾领导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后参加国民革命跟随孙中山从事谍报工作。 B . 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 C .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剪去了辫子并在师范学校团结了一批学生成立了新民学会。 D . 贺龙曾是土匪头子,在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农民大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凭“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 7. (2023八上·澄城期末)    默写。
    1. (1)   《钱塘湖春行》描写早春花草美景的一联是:
    2. (2)   《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3. (3)   《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作者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的句子是:
    4. (4)   《与朱元思书》中表现富春江水湍急迅猛的两句是: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王亚蓉,从事纺织品考古近半个世纪,从现场挖掘到整理研究,经年累月,孜孜以求。她凭着惊人的毅力与耐心、出众的才华和巧思妙手,让残破的文明重见光明。古代的织女应该感谢她,是王亚蓉让她们不朽;今天的国人更应该感谢她,是王亚蓉让中华民族“天上取样人间织”的丝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复兴并传承不绝。

        材料二:杨恒金,创造了一种多元的中华建筑风格样式,他建造的民居、桥楼几乎从未重样。他 40 余年为乡民建造 100 余座吊脚楼,其作品成为侗族风雨桥的学术样本。他是“梓匠”,更是“掌墨师”,他凭借一些神秘的符号,在搭建木质结构的建筑时,可以一次成功,毫厘不差。他正是凭借这种“匠人”精神,将建筑作品做到完美。

    1. (1)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他们能成为“中华文化人物”的原因。
    2. (2)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近中国文化,学校鼓励同学们为身边的文化遗产拍摄简短的纪录片。你最想拍摄的文化遗产是什么?请说说理由。不少于 50 字。
二、 综合与提升(共48分)
  •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维字稼轩,唐代边塞诗人,这首诗是他出使凉州时所做作。 B . 全诗写了出使路线、沿途风光以及路通侦察、巡逻骑兵的情况。 C . 诗中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 D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2. (2)   概括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注】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 (1)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舜于畎亩之中        发:发现 B . 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 . 其耳目皆为          敝:蒙蔽 D . 若耽滋味            嗜:喜欢,特别爱好
    2. (2)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管夷吾举士           然后知生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 . 曾益所不能           如土石何 C . 犹割股啖腹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 . 故卿等为朕耳目       已而细柳军
    3. (3) 下面是对两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开篇运用一系列排比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一道理,富有说服力。 B . 乙文唐太宗认为古代的昏庸帝王只听信身边近臣或者小人的谗言,就会导致国家灭亡。 C . 甲文列举六位名事例之外,还从正面进行推论,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D . 乙文唐太宗从抚恤百姓和杜绝纵逸等方面论证为君之道,强调治国需要贤臣辅佐。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 (5)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莫 以 天 下 无 事 四 海 安 宁 便 不 存 意

  • 11. 阅读《田鼠不冬眠》,回答下列各题。

    田鼠不冬眠

    乔娟

        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约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约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田鼠住在大别墅里,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其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 1000 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1. (1) 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 (2)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洞系构造复杂

      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

      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

    3. (3)   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5. (5)   文章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思考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等待那只手

    巩高峰

        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着我。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

        我也没睡。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加剧着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 20 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嘁!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这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心里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胡茬儿、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三年没见他了,只偶尔能听到他的声音。

        我轻轻打了的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而我的判断似乎还没错过。

        东奔西走,和这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了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功夫。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维持的,只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那只手。

        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的。那黑暗就是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只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他的眼神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在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镇定劲儿,我和他到底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他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的一幕。

        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领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忽然间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

        老头从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的力气。我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选自《台湾文学选刊》)

    1. (1)   写人,离不开写事。请简要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2)   第③段加点的“这一点苗头”和“这么对峙着”分别指什么?
    3. (3)   第④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具体分析并说明其作用。
    4. (4)   如果不是因为“我”对老头先入为主的错误臆断,“我”可能会怎样描绘第⑬段画波浪线处的这一细节?可以分析,也可以具体试试。
    5. (5)   第⑯段画线句如果用正常语序来表达应该是“我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所以我赶紧用了很大力气闭上了眼”,试比较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
    6. (6)   本文标题一语双关,具体指哪两层意思?​
三、写作题(共40分)
  • 13. (2017八上·平川期中) 辛弃疾说:“少年不知愁滋味”,难道少年真的没有品尝过烦恼的滋味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业多完不成是烦恼;家长监控是烦恼;两代人思想上不能沟通是烦恼;独立做事,遭遇挫折是烦恼……

    请以“烦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