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毕业水平...

更新时间:2023-06-05 浏览次数:9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共 16 分)
  • 1. 读句子,看拼音,将词语工整、规范地写在横线上。

    ①过了二十三,春节zhǎ yǎn就到了。在除夕这天晚上,哪一家都是灯火tōng xiāo,biān pào声日夜不绝,最重要的还是半夜得吃一顿jiǎo zi

    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gé mìng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jiě fàng人民的,是chè dǐ为人民的lì yì 工作的。 

  • 2.  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用其中的两个成语填空。

    ①新的一年开始了,,每个人都有一个新希望。 

    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已经是的事情了。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22分)
  • 3. 下面四组词语,字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 间断(jiān duàn)   分外(fèn wài) B . 剥削(bō xuē)   搜集(sōu jí) C . 耽搁(dān ge)     依偎(yī wèi) D . 染缸(rǎn gāng) 不禁(bú jìn)
  • 4. 将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____。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

    ____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____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

    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____。

    ——选自《鲁滨辽漂流记》

    A . 环境  奇遇  控制  心想事成 B . 环境  遭遇  操控   心平气和 C . 处境  遭遇  控制  心平气和 D . 处境  奇遇  操控   心想事成
  • 5. 过年的时候吃鱼,这个习俗的寓意是(   )。
    A . 如鱼得水 B . 年年有余 C . 食物充足 D . 游刃有余
  • 6.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中,被诗人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是(   )。
    A . 梅花 B . 兰花 C . 竹子 D . 菊花
  • 7.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为人民服务》。联系课文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
    A .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人总会死亡,只是死亡的意义不同。 B .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效果,强调了死亡的意义不同。 C . 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手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 D .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 8.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句话出自《那个星期天》。这句话中,作者表达“盼”的心情,用的方法是( )。
    A . 内心独白 B . 把心情融入景物中 C . 具体的事例 D . 以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
  • 9. 在《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作者简略写的日子是( )。
    A . 腊八 B . 腊月二十三 C . 除夕 D . 正月初六
  • 10. 在六年级的精读课文中,我们共学习了 12 首古诗词。关于这 12 首古诗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是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B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书湖阴先生壁》都是宋诗中写景的精品。 C . 《十五夜望月》是诗人王建寄友人的作品,与这首诗有关的传统节日是元宵节。 D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诗中“清白”的意思是高尚的节操。
  • 11. 关于《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两篇文章都是文言文,题目都是后人所加 B . 两篇文章都有三个人物,弈秋是文中孩子的老师,而孔子不是两小儿的老师。 C . 两篇文章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D . “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两句中的“为”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 12. 关于《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下面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 .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C . 本文通过外貌、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精神品质。 D .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形象。
  • 13. 关于“有目的的阅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B . 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先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再想想阅读目的。 C .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D . 有目的的阅读通常先浏览文章,然后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细读。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每题1分,共6分)
  • 14.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 (1) “五音”指的是工、商、角、徵、羽。 ( )
    2. (2) 《骑鹅旅行记》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 )
    3. (3)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 )
    4. (4) 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课上共进行了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分别是:“奋

      斗的历程”和“难忘小学生活”。 ( )

    5. (5)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
    6. (6) 辩论时,为了有效反驳对方的观点,说话时声音越大越好。 ( )
四、阅读理解。(26分)
  • 15. 阅读下面的三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材料二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 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材料三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1. (1) 阅读材料一,垃圾处理不当的后果是什么? 
    2. (2) 如果你想了解垃圾是如何变废为宝的,你要重点读哪则材料?这则材料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读了这三则材料,如果让你写一份家庭倡议书,你会在正文里倡议什么具体内容?(写两条即可)
  • 16.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夏季,是桅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桅子花香弥漫开来。

    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A.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B.“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

    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桅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1. (1) 初读短文,完成表格,把文章的情节和“我”的心理补充完整。(4 分)

      情节

      因写小说被老师请到办公室。

      征文比赛,出师不利。

      “我”的心理

      悬着的心放下了。

      重拾信心。

    2. (2) 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3. (3) 给合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4. (4) 选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5) 读文中的A、 B两句,说一说徐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A:

      B:

    6. (6) 课文的结尾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五、习作。(30分)
  • 17. 主题:劳动让我              

    要求:①通过写一件自己参与的劳动经历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思想;

    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③如果情感有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④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450字左右;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