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小升初语文毕业模拟监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08 浏览次数:108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积累运用(32分)
  • 1. 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掺和(chān huo)    藤蔓(téng wàn)    弓缴(gōng zhuó)    锲而不舍(qì ér bù shě) B . 兴旺(xīng wàng)    萦系(yíng xì)    凹地(āo dì)    华罗庚(huá luó gēng) C . 轻吻(qīn wěn)    日晷(rì guǐ)    娱乐(yú lè)    泪潸潸(lèi shān shān) D . 搅和(jiǎo huo)    吞噬(tūn shì)    咔嚓(kā chā)    含情脉脉(hán qíng mò mò)
  • 2. 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B . 书籍是培值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C . 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一一鲁迅 D .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治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皮罗果夫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其智弗若与?     孰汝多知乎? B . 弈秋,通国之弈者也。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 . 思援弓缴而射。     水陆草木花。 D .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心为有鸿鹄将至。
  • 4. 下面句子中成语、俗语和名言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重见天日 B . 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快走出疫情的影响,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真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C . 每当作文无话可写时,小王就会有“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苦恼。 D . 奶奶出门丢了100元钱,妈妈安慰她:“您别着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
  • 5. 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既然选择了远方

    ②只要热爱生命

    ③既然扎根在土壤

    ④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是否能赢得赞美,      , 就勇敢地向上生长;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A . ③②①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①③②④
  • 6. 品读下列名著的妙语佳句,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
    A . 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作支架的白色小房子。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骑鹅旅行记》 B . 可是,当他看到这个新来的小客人时,他的心灵立即幸福得火光熊熊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C . 有两三小时工夫,强烈的欲望使我激动得心跳加剧,热血沸腾,好像得了热病一样。——《鲁滨逊漂流记》 D . 毛毛虫和爱丽丝彼此沉默地注视了好一会。最后,毛毛虫从嘴里拿出了水烟管,用慢吞吞的、瞌睡似的声调同她说起了话。——《爱丽丝漫游奇境》
  • 7. 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腊八粥》通过描写八儿等粥和吃粥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B .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观点。 C .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父亲刻骨铭心的记忆,父亲的名字叫李大钊。 D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描绘了两个小主人公身处未来的学习场景和感受。
  • 8. 毕业相册需要选印一幅书法作品,寄托母校对同学们的祝福,下列选项不合适的是(   )
    A . B . C . D .
  • 9.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bō nòng时光的琴弦,聆听亚运之声。第19届亚运会将在làng màn的杭州举行,届时必将举国fèi téng。目前,56个竞赛场馆全部jùn gōng 。各大场馆的设计dú chū xīn cái,展现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亚运会,正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

  • 10. 诗词长廊:学校阅览室的展示板上有几句没有填写完成的古诗词,请填写完成。
    1. (1) 《石灰吟》一诗中最能体现石灰品格的诗句是“”、
    2. (2) 不少古诗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读“日暮汉宫传蜡烛,”使人想到寒食节;读“,不知秋思落谁家”使人想到中秋节。
    3. (3) 诗中言志向。李贺在《马诗》中写道:“ “。
  • 11. 趣味语文。
    1. (1) 中国习俗的吉祥寓意。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着生活富余年年有余;,寓意着,寓意着
    2. (2) 中国航天的诗意命名。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让我们细数中国航天器的诗意命名:

      中国首辆火星车名为 "祝融” , 寓意是点燃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宇宙未知的探索和超越。

      中国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名为“夸父”,寓意是

      名为,寓意是

二、阅读实践(35分)
  • 12. 现代文阅读

    《腊八粥》(节选)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粟、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寒灌呢!

    ……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一要是 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 (1) 选文第一自然段从、料足、三个方面写出了腊八粥的可口诱人。
    2. (2) 选文中“叹气”是指,作者多次写“叹气”是为了
    3. (3) 课文用大量笔墨写了“等粥”过程,却用寥寥数语写了“喝粥”部分,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 13. 《合作》这是初中的学长送给你的文章。

    ①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②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③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④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诚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言,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⑤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教育家连声说:“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⑦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       , 要       , 而且还要      

    1. (1) 学长推荐的这篇文章围绕“合作”,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 (2) 为了突出证明观点,选文采用了哪些方法呢?

      ①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观点?[请在客观题答题区填涂]

      A.举例

      B.对比

      C.引用

      D.假设

      ②“事实胜于雄辩”,选文采用了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方法。请提炼关键语句完成表格。

      人物

      依靠合作的精神

      结果怎样

      上百位乐师

      七个中国小学生

    3. (3) 如果再补充一件事情证明观点,下面选项中哪一个最合适?(   ) [请在客观题答题区填涂]
      A . 为了能成为大名鼎鼎的戴维教授的助手,年轻的书籍装订工人法拉第虽然顾虑重重,但还是在朋友的鼓励下叩响了教授家的大门,成功赢得了教授的认可。 B .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相互帮助,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C . 何昌舜在同伙里应外合的协助下,突破安全防线,撬开银行的保险柜,盗取了巨额财富。
    4. (4) 读了文章,你学会怎样和别人合作了吗?请结合文中事例,联系生活经验,用简练的语言在选文第⑦段的横线上把自己的观点告知学长。
  • 14. 现代文阅读

    《老人与海》(节选)

    梗概

    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孩子曼诺林跟他一道出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他“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时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是常梦见狮子。

    第85天,老人一大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人和这条大鱼周旋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老人才使尽平生的气力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帮上。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死鱼的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桨、舵把、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只留下了一副大鱼的骨架。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海港,回到了他的小窝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时,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路边的小棚子里,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了狮子。

    节选

    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绪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鳞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朝鲨鱼的脑袋抢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抢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他回到船,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有删改)

    1. (1) 阅读梗概,想一想这部小说写了老人的哪些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未捕到鱼口→

    2. (2) 阅读节选,老人再战鲨鱼时面临哪些困难?(   )(多选)[请在客观题答题区填涂]
      A . 老人身子僵硬,疼痛 B . 鲨鱼成群结队袭来 C . 鱼肉被鲨鱼吃光了 D . 鲨鱼袭击了小船
    3. (3) 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老人与海》中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写出理由。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

      译者:吴劳

      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

      除了眼睛,他身上处处都显得苍老。可是他的眼睛跟海水一样颜色,活泼而坚定。

      译者:余光中

    4. (4)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富有哲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5) 选文对比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有什么相似之处?(至少两点)
    6. (6)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受过困难的考验。选择令你记忆犹新的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写一写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 15. 读书沙龙
    1. (1) 读书沙龙活动中,同学们正在分享着自己的读书“滋味”。请根据分享的内容,判断他们读的分别是《童年》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哪部作品,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书名。

      《爱的教育》读起来“甜甜的”,故事中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之间深厚真挚的情感特别打动我。

      “苦”,真苦!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贪婪、愚昧,我为小主人公的童年生活感到不幸

      《草房子》里的孩子们都有各自的成长,无忧无虑的童年故事很美。可是,读着读着,我心里却“酸酸的”……

      小说《》充满了悬念,人物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冒险,读这本书就像吃“辣”一样刺激!

    2. (2) 我们还读过《骑鹅旅行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请选择其一,写一写你的读书“滋味”。

      书目《》,读出的味道:

三、交流表达(30分)
  • 16. 观点阐述:

    随着电子书和网络书店的发展,线下的实体书店遭到了巨大冲击。有人认为,实体书店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请对此发表你的观点,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至少三点)。

    我认为

  • 17. 习作

    题目:成长需要           

    提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的东西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人则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人则害怕成长,因为要付出代价……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你认为合适的内容(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结合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具体事例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通句顺,意思表达层次清楚,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字数不少于400。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本题还要考查书写能力,记得认真书写,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