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 H •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中。杨坚人选的最重要的理由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完成国家统一 C . 开通大运河 D . 完善科举制度
  • 2.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中①②两朝所处的时代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3. 和下图人物无关的是(   )

    A . 建立唐朝 B . 认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 .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D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4.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经济繁荣的是(   )
    A .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B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5.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 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 .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B .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 .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评价 D . 时代愈近历史评价愈客观
  • 6. (2020·广东) 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
    A . 皇帝安于享乐 B . 奢靡之风盛行 C . 文化兼容并包 D . 尚武风气流行
  • 7. 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吴道子
  • 8.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题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其形 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9.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安史之乱 B . 黄巾起义 C . 大泽乡起义 D . 黄巢起义
  • 10. 观察五代十国形势图,以下有关此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江南地区已实现了完全统一 B . 皇帝都出身于农民起义领袖 C . 北方的政局比南方相对稳定 D . 延续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
  • 11. 有一位同学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 12.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
    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
    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
    签订和约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 13.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借指 当时与北宋并立的什么少数民族政权(   )
    A . B . C . 辽、西夏 D . 蒙古
  • 14. 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A . 宋徽宗、宋钦宗 B . 宋高宗、宋真宗 C . 宋高宗、宋钦宗 D . 宋徽宗、宋高宗
  • 15. 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作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描写杭州的美丽景色 B . 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C . 歌颂汴州的繁华富庶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 16. 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圆形方孔钱 B . “交子” C . “会子” D . “关子”
  • 17.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
    A . 市舶司 B . “蕃坊” C . “蕃学” D . 节度使
  • 18. (2019·咸宁)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
    A . 开封 B . 景德镇 C . 苏州 D . 泉州
  • 19.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 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
    A . 铁木真 B . 元昊 C . 忽必烈 D . 阿保机
  • 20.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南宋 D . 元朝
二、史实辨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2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唐朝都城开封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改正:

    2. (2) 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宋高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改正:

    3. (3) 南宋建立后,文天祥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改正:

    4. (4) 从唐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改正:

    5. (5) 宋朝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欧洲东海岸。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峇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刨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根据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出现这两个 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的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B: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目:” 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取

    1. (1) 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字母即可) 主要依据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3. (3) 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完善这一制度?
四、活动与探究(共15分)
  • 24.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宋元时期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

    【初识宋与各族文明】
    材料一:

    国家 建立时间 都城 民族 建立者
    10世纪初 上京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北宋 960年 东京 汉族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兴庆 元昊
    1115年 会宁 女真族

    ——根据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探究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材料二:

    时间 史实
    1005年 签订A_______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1044年 宋夏达成和议。议和之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1127年 金军对北宋发起强大攻势,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 摘编自何成刚《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三: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1. (1) 以上是同学们收集并制作的一个表格,请你完成上面所缺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与周边政权交往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事件的名称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上图是宋元时期民族政权演变的示意图,请将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结合 所学知识,写出最终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并阐述其统一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