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无为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与运用(35分)
  • 1. 课文佳句填空默写。
    1. (1) 自然之景能引发诗人丰富的情感抒发。曹操看到“水何澹澹,”感受到大海的辽阔宏伟的气象;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远行途中依然牵挂着友人“夜发清溪向三峡,”;谭嗣同十多岁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欣然起笔,“,秋风吹散马蹄声”描写了北方壮阔的风景;李益夜晚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如雪,月华如霜,夜风送来幽怨的笛声,不由唤醒他内心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的诗句。
    2. (2) 想象和联想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灯联想到明星

      的句子是:““;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春天的活力也让朱自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的艺术;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闻到了酝(niàng)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 ……同学们,去阅读吧!

  • 3. 名著阅读。

    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什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1. (1) 选文中的“这里”是指;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伏
    2. (2) 《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 4. 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无为市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2. (2) 列举你最喜欢的图书,写在横线上,不少于三本图书。

      》《》《

    3. (3) 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2,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你的妈妈。(要求引用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4. (4)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读书要有好方法,用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好的读书方法。
二、阅读理解(55分)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 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乌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意,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⑪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⑫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⑬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⑭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⑮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別关注》,有改动)

    1.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充其它两件事。

      ①那个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 (2) 文中第⑦节中写到母亲“依稀又在说着什么",请你发挥想象说说母亲会说些什么。
    3. (3) 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4. (4) 文章中“我"共流了几次眼泪?每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 (5)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那深深的海洋里,有一条鲤鱼正苦练跳高。它累得气喘呼吁,腰酸背痛,额头上不时地渗出汗珠。原来,三年一度的跳龙门大赛,十天之后就要举行,难怪鲤鱼练得那么认真。

    ②一条白鲢鱼游过来,望着鲤鱼叹了口气说:“唉, 鲤鱼大哥,我劝您还是别练了。看把您累得!这些年来,凡是参加跳龙门的鲤鱼,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您能行吗?”鲤鱼听了这话,拭了拭汗珠,想到跳不到龙门之顶,掉下来就会丧命,心里着实有些动摇。但它一想到为鲤鱼界争光,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它说:“白鲢兄弟,不要说了,为了我们鲤鱼家族的尊严和荣誉,这次,我非去不可!”白鲢见劝说无效,摇着头走开了。

    ③九天过去了。跳龙门大赛将在明天举行。鲤鱼躺在床上,思潮翻滚:是否能够成功,就在明天。想着想着,它酣然入睡了。

    ④第二天,朝阳悄然升起,大海一片翻腾。海龙王由宫娥彩女和一群虾兵蟹将簇拥着来到龙门山下的比赛场地。瞧,鲤鱼界的最高统领“红鲤鱼博士”率领着鱼类,正神情严峻地注视着参赛的那条鲤鱼,暗暗为它加油。海龙王手下的那些士兵呢,还是冷嘲热讽地指指点点,说什么今天又来了个“送命的”。但是,参赛的那条鲤鱼听了并不作声。

    ⑤咚!咚!咚!三声海炮响后,鲤鱼从容地游到龙门山下,虾兵喊了一声:“跳!”只见鲤鱼望着高耸的龙门,毫不犹豫地向上游去。啊,只差20米,10米了,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忽然,龙门一声巨响,那鲤鱼已站在高高的龙门顶上。它正对着它的同伴们微笑,对着所有期待它胜利的亲人们摆手。

    ⑥“鲤鱼成功啦!”

    ⑦“鲤鱼打破纪录了!这是伟大的零的突破啊!”

    ⑧……

    ⑨欢呼声,久久地在海底震荡着。

    (选自《鲤鱼跳龙门》)

    1. (1) 第②段“顾不上那么多了”中的“那么多”指的是什么?
    2. (2) 第①段“它累得气喘呼吁,腰酸背痛,额头上不时地渗出汗珠。”对鲤鱼进行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安排白鲢鱼的好心劝说和海龙王士兵们的冷嘲热讽,对表现鲤鱼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本文通过鲤鱼跳龙门这件事,揭示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一道理的理解。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含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匹夫不可志也

      ②博学而

      躁则不能治性

      ④年与时

    2. (2)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者如斯夫

      流光易

      B . 匹夫不可志也

      天工

      C . 年与时

      电掣

      D . 非淡泊无以

      爱憎分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②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 (4) (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对后辈的劝诚。根据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甲)文讲要成为仁德之人,需要““。

      (乙)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关键要从“”字上下功夫。

三、表达与交流(55分,卷面分5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十二三个春秋。相信,在这十几年内,一定有一些令你难忘的美好时刻,让你一想起来,或深感自豪,或倍感温馨,或激动不已,或童心又起,或惆怅满怀……

    请以《忘不了那美好的时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

    ⑴请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⑵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⑶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⑷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