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
  • 1.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 (1) 单车欲问边,  。(王维《使至塞上》)
    2. (2)  ,  ,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
    3. (3)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雁门太守行》即典型代表,“  ,  ”两句诗以“黑云”“金甲”在色彩和形象上进行鲜明对比,渲染了故事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4. (4) 挫折磨难是天赐的礼物,被赋予大任的人只有经历挫折磨难,才能“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终担负起大任。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钱穆先生曾说过:“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jiān ①                   督,他的动物性就会随时随地迸②                   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所以,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  )没有规矩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  )会被打乱。 规矩就是生命的防线,有了它,那些假、恶、丑的东西就会被拒之于心门之外,进而防止我们不误入歧途。

    1. (1) 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jiān督  

      ②迸发

    2. (2) 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 . 因为……所以…… B . 如果⋯⋯就⋯⋯ C . 即使……也…… D . 尽管⋯⋯还是⋯⋯
    3. (3) 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  。
    4.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虽有嘉肴》)

    【乙】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 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 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南宫敬叔:孔子的弟子之一。②老聃(dān):即老子。③苌(cháng)弘:精通音律,曾为孔子的老师。④郊社:祀天地。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1. (1)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礼记》是  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  编纂的。
    2. (2)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知其

      味美

      B . 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C . 教然后知

      困难

      D . 然后能自反

      自我反思

    3. (3) 用“/”给【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4.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5. (5) 【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6. (6)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概括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
    7. (7) 【甲】【乙】两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否多余?请你结合两文内容分别作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无言的父爱

    梁晓声

    ①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全家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统,仅靠吮咂一个三级抹灰工的汗水。

    ②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父亲的生活原则是:万事不求人。

    ③我十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三年没探家,是打算积攒一笔钱。他虽然身在异地,但仍然希望用他那条“万事不求人”的生活原则遥控家庭。他寄回的每一封家信中,都不忘对母亲谆谆告诫一番:“要节俭,要精打细算,千万不能东借西借……”可是,父亲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家中的开销。母亲彻底违背了父亲的原则。

    ④父亲第一次探家,是在春节前夕。他攒了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

    ⑤“你是怎么过的日子啊?每封信上我都叮嘱你要省吃俭用,可你还是借了这么多债!”父亲对母亲吼道。他坐在炕沿上,当着我们的面,粗糙的大手掌将炕沿拍得啪啪作响。

    ⑥“爸爸,您要责骂,就责骂我们吧!不过,我们没乱花过一分钱。”哥哥不平地为母亲辩护。

    ⑦父亲侧过脸,低下头,不再吼了。 许久,父亲长叹一声。那是从心底发出的沉重负荷下泄了气似的长叹。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父亲叹气。我心中突然对父亲产生了一丝怜悯。

    ⑧父亲第二次探家,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父亲细瞧着我们几个孩子因只有野菜吃而水肿起来的青黄色的脸,决定回山东老家寻找出路。然而老家的野菜,还塞不饱老家人的胃。在老家饥饿的氛围中,父亲东家给五元、西家给十元……他第二次攒下的三百多元钱,以见面礼的方式,差不多都救济了老家人。

    ⑨老家之行,对父亲是一次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打击。回来后,父亲开口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他妈,我把钱抖搂光了!你别生气,我再攒⋯⋯”

    那一夜,父亲叹息不止。

    ⑪两天后,父亲提前回大西北去了,假期内的劳动日是发双倍工资的……父亲始终遵守给自己规定的三年探一次家的铁律,直至退休。

    ⑫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到北大荒去了。

    ⑬在我下乡的第七年,连队推荐我上大学。我明白,自己能否迈入大学校门,连干部同意与否至关重要。几经彻夜失眠后,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父亲我已被推荐上大学,但最后结果尚难预料,请求父亲汇给我两百元钱。我相信我表达得很清楚,父亲应该能明白我为何需要这么多钱。可信一被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我猜测父亲要么干脆不给我回音,要么会写封信狠狠骂我一通。按照父亲做人的原则,他绝不能容忍他的儿子为此用钱去贿赂人。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两百元整。汇款单的附言栏内,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错别字:“不勾(够),久(就)来信。”

    ⑭当天,我就把钱取回来了。晚上,下着小雨。我将两百元钱分装在两个衣兜里,一边一百元。我双手都插在衣兜里,紧紧捏着两沓钱。我先来到指导员家,在门外徘徊许久,没进去。然后,我来到连长家,鼓了几次勇气,猛然推门进去了。我支支吾吾地对连长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立刻告辞。我的双手始终没从衣兜里掏出来,两沓钱竟被我捏湿了。

    ⑮我缓缓地在雨中走着。 那时候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梁师傅真不容易呀,一个人要养活你们这么一大家子!他节俭得很呢,一块臭豆腐吃三顿,连盘炒菜都舍不得买……”这是父亲的一位工友到我家时对母亲说过的话。那时我还年幼,虽然长大后忘了许多事,这些话却始终铭记在心。我觉得衣兜里的两沓钱沉甸甸的,像两大块铅。我觉得我的心灵那么肮脏,人格那么卑下,动机那么可耻。走出连队很远,我躲进两堆木料之间的空隙,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我哭自己,也哭父亲。父亲为什么不写封信骂我一通啊? 一个父亲的人格的最后一丝光彩,被儿子抹去了,就如同一个泥偶毁于一摊脏水。而这摊脏水是由儿子泼在父亲身上的。这是多么令人悔恨、令人伤心的事啊!

    ⑯那一年,我如愿上了大学,连长和指导员并未从中作梗,还把我送到了长途汽车站。和他们告别时,我情不自禁地对他们说了一句:“真对不起……”他们默默对望了一眼,不知我是什么意思。

    ⑰那个漆黑的、下着小雨的夜晚,将永远地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⑱三年大学,我一次也没有探过家,为了省下从上海到哈尔滨的路费,也为了父亲每个月能少吃一块臭豆腐,多吃一盘炒菜。

    1. (1) 文中描写了父亲两次探家时“叹气”的场景,你分别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情感?
    2. (2) 第⑮段中写父亲的一位工友的话的用意是什么?
    3. (3) 阅读第⑮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句中的“光彩”和“脏水”分别是什么意思?
    4. (4) 结合选文内容,概括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信言不美

    ①《道德经》中有句话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里的“信言”,是指真实的话、可信的话;“美言”,则是指华美的话、伪饰的话。意思是,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往往不好所;而溢美之词好听,内容却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②美言虽美,不可崇信。美言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投其所好,容易让人失去对事情正确的判断。 《吕氏春秋》里有“宣王好射”的故事,齐宣王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明明用过的弓“不过三石”,左右为讨好齐宣王,都说其用的弓“不下九石”。三石是实,九石为麝喜欢野奉承话,不了解实情的齐宣王被“美言”蒙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拉开的弓有多大斤两,终为后世所耻笑。

    ③“                  ”信言真诚、求真、实在,有一说一,没有拐弯抹角,没有曲意逢迎,听起来虽刺耳,却往往一针见血、直击要害。信言真语难听,但能帮助到人,让人看清事情的真相,正视和直面问题。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进咸阳后,面对豪华宫殿和奇珍异宝,不禁目眩神驰。他从小卒当上大王,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不走,止步于此,可樊哙和张良却坚决告诫他别这样做。刘邦意识到秦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统治者沉迷于奢靡的享受。如果这样贪图享乐,必然自食其果,失掉人心,重蹈秦皇覆辙。两人的劝诫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了头上,刘邦登时清醒。

    ④善纳信言,会拒美言。“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有些人正是在“听言”上缺乏智慧,“美言”“信言”混淆,失去了对好与坏的鉴别力,最终在别人的吹捧中迷失自我,在“美言”的“精神贿赂”中滑下深渊。因此,一定要看清溢美之词背后的用意,躲过浮夸之言背后的陷阱,跳出虚华之语背后的圈套。

    ⑤能说真话,反映的是底气,体现的是担当;善纳信言,彰显的是胸襟,传递的是自信。明人吕坤说:“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秉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诚实,做事实在,为人诚信,如果这样做,就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1. (1) 下列选项填入第③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B . 巧言令色,鲜矣仁。 C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 .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2. (2)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第④段中加点的“精神贿赂”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 (4) 阅读全文,在平时的说话、做事、为人等方面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三、
  • 6.   下面诗句选自《艾青诗选》,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诗句和诗题一一对应。

    ①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②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③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④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   

    A《向太阳》

    B《刈草的孩子》

    C《北方》

    D《黎明的通知》

  • 7.   有同学打算将《骆驼祥子》加入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阅读中,老师却不赞同他的做法,请你结合作品简述不赞同的理由。
  • 8.   金虎长啸而去,玉兔疾奔而至。学校将开展“卯年说兔”文化活动,三个社团为此提供了材料,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下面是文学社团搜集到的与“兔”有关的文学资料,请你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兔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如《诗经•王风•兔爰》有“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的诗句,描述的是野兔逍遥自在地跳跃,山鸡落网凄凄惨惨的情景。唐代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中的“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图。关于兔的古诗精妙绝伦、比比皆是,兔文化也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寄予着人们的美好希望。比如“  ”比喻行动敏捷;“狗兔听提”表现兔子性格温和;“狡兔三窟”反映兔子的权变和智慧。还有大家甚详其义的“  ”“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等成语,它们不仅反映了兔的自然属性,揭示了深刻的生物学规律,还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时代特征。

    2. (2) 请你阅读民俗社团搜集到的与“兔”有关的民俗资料,根据文段内容对出下联。

             在古代,人们有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习俗。月中有玉兔,人们在对月亮进行祭拜时,自然也会捎带着膜拜月中的玉兔。明清以来,月宫玉兔逐渐从月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变身为色彩鲜艳、兔首人身、形态各异的独立形象——“兔儿爷”,被人们喜闻乐见。正统的“兔儿爷”形象是左手端捣药钵,右手持药杵,但是也有穿着盔甲手拿大旗的,乍一看,是员威风凛凛的武将,细打量,却是温顺稚气的兔嘴孩童。自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对玉兔可是一往情深。继送玉兔号月球车登上月球后,又送玉兔二号飞临月背。它带回月壤,为我们研究月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成为嫦娥的旅伴,实现飞天的梦想。

      上联:昔日拜月玉兔共享

      下联:

    3. (3) 历史社团在“文化”专栏展示了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资料,请说说你从兔子或黄牛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相传兔子和黄牛是邻居。黄牛虚心向兔子请教长跑的绝招,兔子骄傲地摇摇头说:“长跑得靠先天的素质,学是学不会的。再说,长跑得身轻体便,你这粗壮的身子,恐怕是永远跑不快的。”黄牛心里不服气,开始练习长跑,终于练成了一双“铁脚”。到了玉皇大帝排生肖位次的日子,依照规则,先到先得。兔子还没有等到鸡叫就先出发了,跑了好一阵子,回头看不见任何动物的影子,心想:我今天起得最早,跑得又最快,就是睡上一觉起来,这生肖的头名也非我莫属。于是,它在草地上酣睡起来。黄牛虽然落后,但一鼓作气,率先跑到了天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兔子,是老虎一阵风般地从它的眼前跑过去,兔子急忙追赶,可惜慢了一步,最终还是落在了老虎之后。由于牛的双角之间还蹲了一只投机取巧的小老鼠,结果兔子只排到第四位。

四、
  • 9.   作文。

    ⑴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愿放弃,就会活得很沉重,很无趣。为了让自己轻装上阵,人要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做减法。只有这样,人才会活得很轻松,生活才会因此变得更精彩。

    请以“生活因‘减法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⑵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