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咸阳启迪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5-24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 1. (2023七下·太和期中) 青春,风华正茂,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创造美好明天的梦想。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   

    ②青春梦想是一种臆想

    ③青春意味着可肆意放纵   

    ④青春孕育着无限希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3七下·沈阳月考) “有理想敢担当斗志昂扬,能吃苦肯奋斗钢铁脊梁,勇创新闯前沿自信自强,游书海施才华先锋力量……”2023年央视春晚歌曲《未来我来》,歌手以青春名义向祖国告白,唱出了热血青春范儿,让人热血澎湃。下面对于“青春”认识正确的是(   )
    A . 青春的时光是短暂的,我们应该享受青春 B . 青春的力量是强大的,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C . 青春的时光是精彩的,在奋斗中保持热情 D . 青春具有无限的可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 3. (2022·郴州)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下面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有(    )

    ①身体迅速长高、长壮   

    ②性机能成熟

    ③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   

    ④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得比较害羞、怯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下面对青春期行为表现的心理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行为表现

    心理分析

    小英的口才很好,积极报名参加演讲比赛

    虚荣心理

    小莉经常独来独往,从不主动跟同学交流

    闭锁心理

    同桌说这道题太难,没人能算出来,小明不服气,自习课冥思苦想,终于解出了这道题

    逆反心理

    小军看到几个同学在卫生间偷偷抽烟,他也跟着一起抽

    盲目从众心理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5. 青春期是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我们在感受青春喜悦的同时也体验着成长的烦恼。下列有助于解决青春期困感和烦恼的方式有(    )

    ①尽量少与同学交往,从而减少困感和烦恼

    ②多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处理问题的方法

    ③什么事都不用去在意,烦恼自然消除

    ④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烦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福建) 下列对校园生活“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与好朋友一起参加班委竞选

    用心去关怀对方

    小组交流时,对不合理的观点提出质疑

    具有批判性思维

    经常与老师探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能够与老师和谐相处

    建议班级调整值日规则,得到大家赞同

    正确面对交往中的冲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2·柳州)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身心会发生一些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下列同学的表现值得肯定的是(    )
    A . 小美脸上长痘痘了,她不愿接受这一生理变化 B . 小华产生强烈的成人感,想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C . 小浩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却又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D . 小玲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 8. (2022·通辽)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列格言、诗句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
    A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9. 叔本华说,他人的思想就像别人餐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落下的衣衫。只有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培养独立意识,敢于表达自身观点   

    ②要独立思考,不必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

    ③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可以人云亦云   

    ④遇到问题时要以我为主,不用和他人讨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某校拟制定这样的校规: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出现在校园里;男生女生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生女姓不得同桌吃饭;男生女姓不得……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赞同的是(    )
    A . 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规定没有必要 B . 异性交往就会萌发朦胧情感,这样规定很有必要 C . 异性交往越密切越有利于健康成长,这样规定没有必要 D . 异性交往应该有严格的界限和分寸,这样规定很有必要.
  • 11. 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对异性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面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地与异性正常交往。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我们(    )

    ①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   

    ②看到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

    ③学会换位思考,爱慕对方   

    ④完全顺利平安地度过青春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早恋的中学生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的。但是,恋爱如树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学间,会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教育我们(    )

    ①面对青春期朦胧情感要慎重理智   

    ②爱情不仅需要承担责任还需要具备能力

    ③欣赏和仰慕就一定是真正的爱情   

    ④青春期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对于同学们搜集的右侧黑板报内容素材,下列主题最适合的是(    )

    苏炳添曾一度被腰伤和骨裂困扰,但他最终以顽强意志走出低谷,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

    A .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B .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C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4. 青春飞扬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青春有格要求我们(    )

    ①行已有耻   

    ②止于至普   

    ③因善小而不为   

    ④养成自省习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为此,我们要(    )

    ①调适心态,随遇而安       

    ②磨砺意志,激发潜能

    ③静待奇迹,坐等好运       

    ④追梦前行,止于至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2年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三位航天员侃侃而谈,自信的风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自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信的人必定自负,因此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有了自信,我们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③自信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④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是身体对外界的自然反应,它携带着身体的需求来与我们的思想进行交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情绪这一特征要求我们(    )
    A . 感受到消极情绪,应该排斥它或无视它 B . 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C . 激发正面的情绪,避免接收负面的情绪 D . 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要向别人表露感受
  • 18. 玲玲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常常会被书中主人公的事迹感动得落泪,并长时间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不能自拔。这体现了青春期的情绪具有(    )
    A . 闭锁性 B . 表现性 C . 细腻性 D . 波动与固执
  • 19.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给学生的回信中写到:“每每飞临祖国上空……“我的内心升腾起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为生在伟大祖国感到骄傲、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她的话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这说明(    )
    A . 美好的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B . 只有积极情绪才会引发共鸣 C . 情感总是短暂而且不稳定的    D . 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 20. 某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在话剧课中,他们编写剧本、上台演出;在陶艺课上,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在绘画课里,他们在井盖上、墙角处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参加艺术活动课有助于青少年(    )

    ①体验美好生活,感悟生命真谛   

    ②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③培养积极情感,杜绝消极情绪   

    ④提升审美品味,陶冶高尚情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1. 小北参加了“学党火,传水红色基因”的宣讲活动,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立志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这表明(    )
    A . 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B . 情感会随并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 . 只有正面的情感体验对成长有益    D . 美好的情感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获得
  • 22. 夏季,人们容易情绪烦躁,严重的又叫“情绪中暑”,这里影响情诸的因素是(    )
    A . 个人的生理周期 B . 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C . 自然环境的影响 D . 周围的舆论环境
  • 23. 某初一班主任给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到“你热爱劳动,集体意识强,如能在今后更加自信,你的未来会更加关好。”下面是该同学的日常行为,哪此是班主任写出上述这段评语的依据(    )

    行为1:踢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找邻居承认并赔偿

    行为2:开运动会时使劲儿加油呐喊,主动给大家买饮料,打扫现场

    行为3:演讲比赛前觉得自己实力不足,跟老师说想退出比赛

    行为4:在自己的校服上用彩笔画卡通人物,裤脚改窄,觉得很酷

    A . 行为1和行为3 B . 行为2和行为3 C . 行为2和行为4 D . 行为1和行为2
  • 24.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一问天实验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他们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轨演示了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掉头的扳手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内容,再次点亮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之光。“天宫课堂"的开讲(    )
    A . 通过科普太空知识,就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B . 目的在于使广大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C . 通过培养科学思维,激发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D . 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将中小学生们都培养成航天员
  • 25.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逐梦“十全十美”新征程。30日,6名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可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看到祖国腾飞,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下列诗句与这种情感一致的是(    )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汁青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6. 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下列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
    A . 南南在公众场合重视个人礼仪    B . 两男生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偷偷吸烟 C . 乐乐将独自外出捡到的钱交给老师    D . 西西巧妙化解了与同桌之间的冲突
  • 27. 近来,“emo”成了年轻人的新宠,餐达一种颓度、不开心、郁闷、失落的情绪。“考试成绩不理想,我'emo'了.”“今天禽常排长队,我'emo'了。”“怎么一直有加不完的班,我'emo'了。”“连续输错密码,广大早就'emo'了”……这告诉我们(    )

    ①人们会经常处于负面情绪之中    

    ②情绪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③要学会积极面对各种负面情绪   

    ④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和调节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以下观点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的是(    )

    ①小雨认为班里所有的体力活都应该由男生来做

    ②小孟觉得爸爸就应该在外赚钱养家,妈妈就应该在家洗衣做饭

    ③小敏认为自己是女生,学不好数学是理所当然的

    ④小晨认为男女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都应该受到尊重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9. 在学习“情感”的知识时,小秦搜集了如下名句,其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的是“情感” B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体现了基础性的情感 C .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这表明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D .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这句话体现了爱国的情感
  • 30.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起初学习文学和绘画,但是成绩都很糟糕。后来他试学化学,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
    A . 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B . 每个人只有一种创造潜力 C . 创造潜力不会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有科学家才有 D . 关注别人的创造能力,把它“山寨”过来,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把握青春时光】

    【青春成长】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也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面对青春的邀约,你准备好了吗?

    以下是小秦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 (1) 情境一:下课后,同桌小丽在小秦面前,嘲笑小美的青春痘。

      ①小秦应该

      ②理由:

    2. (2) 情境二:周五放学前,小美收到自己一直很有好感的异性同学小东的一封信,里面写着:“我很喜欢你,咱们周末一起去郊游好吗?”

      ①小美应该

      ②理由:

    3. (3) 【青春感悟】

      2023年3月,一封来自瑞典的感谢信抵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向斌的邮箱,感谢他和学生木清(化名)发现并指出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报告中的一处笔误。2022年12月,木清发现一个公式推导中有错误,犹豫再三后告诉了自己的老师王向斌,王向斌在反复验证后、帮助木清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对方诚挚接受并按照建议更新了报告版本。王向斌表示:“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提出合理疑问,这正是学术的魅力,物理学的魅力。”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提出合理疑问”这句话反映出我们应该具有什么精神?

    4. (4) 培养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何重要意义?
  • 32. 【共享美好青春】

    青春是明媚美好的,青春也有几缕烦恼和忧伤。让我们一起来直面青春,拥抱青存,共享美好青春。

    1. (1) 材料一:小秦周末在家时,妈妈不时地提醒他:该起床了,该吃早餐了,该读英语了,该写作业了……小秦感到烦躁极了,忍不住和妈妈大吵一架;吵完之后,小秦想到妈妈的“唠叨”其实正是“妈妈对自己的爱”,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小泰调节情绪运用的方法是什么?你还有哪些调节情绪的好办法?

    2. (2) 请说说合理调节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
    3. (3) 材料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瞬间传递着美好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吧!

      新闻一:又是一年清明时,总是在这个时候想起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献给了黎明,将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4月5日,2023年“清明祭英烈”主题纪念活动在各地开展,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向英雄烈士缅怀、致敬的活动。

      新闻二:同高度,近距离,正面迎敌,坚决驱离外机。空军航空兵高中强说:“外机来到我们家门前,如果我们都不敢驱离,那到什么位置才敢驱离?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不能退!”

      新闻三:95后女孩张白鸽自幼被养父收养,养父为了张白鸽便再未婚娶,一个人将张白鸽带大。2022年7月,张白鸽在天安门广场上扛起养父看升旗仪式,圆了75岁父亲的梦。

      以上三则新闻分别传递了哪些美好情感?

    4. (4) 材料三: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这是当代青年许下的铮铮誓言,也为我们传递了情感正能量,让所有人为之感动。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传递情感正能量?

  • 33. 【开启青春探索】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它意味着进取,意味着上升,是蕴含着巨大希望的未知数。我校七年级某班同学围绕青春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让我们和小秦一起开启青春探索之旅。

    1. (1) 活动一:培养品质,励志青春

      小秦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青春”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帮他们设计班会主题活动步骤。

    2. (2) 2022年3月5日,来自陕西的刘子旭夺得冬残奥会首金。回顾往昔,他曾在身体残疾后一度陷入无助与彷徨,然而命运的不屈澈起了他面对生活和挑战的决心与勇气。刘子旭说,“只有不懈努力,不遗余力向前奔,才有机会站在顶峰。

      班会上,小秦被刘子旭深深感动,请说说刘子旭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打算如何向他学习?

    3. (3) 活动二:行己有耻,青春有格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从政杂谈》一文中说到:“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就是要从“行已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然后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程中,为民为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根据所学知识,谈淡“行己有耻”要求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4. (4) 活动三:学习榜样,止于至善

      在班会课上,有同学谈到了今年3月5日学习的雷锋精神,他说:雷锋精神是穿透时空的真善美“普照之光”,善是值得美好人生永远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追求与弘扬善的过程中,还要有止于至善的精神,雷锋精神就是一种止于至善的精神,也是我们青少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一种精神。

      校园中有哪些“至善”的行为,诮你列举一例。

    5. (5) 学习雷锋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6. (6) 活动四:不负重托,绽放青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打算怎样让自己的青春之花绽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