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0.5m3 B . 一个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22kg C . 空气的密度约1.29×103kg/m3 D .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
  • 2. 2021年春节晚会上,《国宝回家》节目中展示了海外回归的甘肃礼县文物秦公鸷鸟形金饰片,其正面打磨的十分细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文物从海外回归国内后,其质量增加 B . 在打磨该文物时,其质量不变 C . 可以用计算该金饰片的密度 D . 在打磨该文物时,其密度减小
  • 3. 下列四幅图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漫天沙尘 B . 袅袅炊烟 C . 缥缈雾海 D . 阵阵花香
  • 4. (2021八下·福田期末) 四个密封容器中都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如图所示,其中黑色部分表示水)。对水静止时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 甲、丙 B . 丙、丁 C . 乙、丁 D . 甲、乙
  • 5. (2021·镇江) 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 . 甲带正电 B . 乙带正电 C . 乙不带电 D . 丙带负电
  • 6.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④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⑤物体形状改变一定受到了力;⑥受到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⑤⑥
  • 7. 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 .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C .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的形变 D . 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的形变
  • 8. 在以下几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 在鞋底、轮胎上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B . 在轴承中加润滑剂 C . 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 D . 在行李箱上安装滚轮
  • 9. (2017八下·大丰期中) 用井绳从井里向上提水,提水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水桶 B . C . 井绳 D . 水和水桶
  • 10. 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压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上,图乙为压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丙为物体所受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0~t1时间内,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上,重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物体的重力为10N C . t1后物体开始下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来越小 D . 0~t2时间内,摩擦力先不变、后减小
  • 11. 如图所示是举重运动员参加比赛举起杠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杠铃所受的重力与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杠铃所受的重力与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与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2. 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92号汽油价格每吨降低12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每升降低0.09元。…”据此估测92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 . 0.72×103kg/m3 B . 0.75×103kg/m3 C . 0.8×103kg/m3 D . 0.70×103kg/m3
二、填空题
  • 13. 电子的发现说明是可以再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是可以分的,科学家进一步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摩擦起电现象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上了。
  • 14. (2023八下·江宁月考) 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其容积为10dm3氧气的密度为5kg/m3 , 则瓶中氧气的质量是kg。某次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剩余氧气的体积为dm3
  • 15. 请按要求填空:

    1. (1)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2. (2) 如图2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开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 (3) 如图3所示,在水平仪检查桌面时,重垂线锥体偏在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此桌面较高的是端(选填“左”、“右”);
    4. (4) 如图4所示,拉动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 16. 如图所示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将橡胶棒与一块毛皮摩擦后靠近铝箔条一端时,原来静止的铝箔条绕针向橡胶棒方向旋转,对此的解释是:橡胶棒摩擦时(选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带上(选填“正”或“负”)电,因此具有的性质,使铝箔条跟着转动。

  • 17. 用手边的文具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凹陷,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同时,手指也疼,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2. (2) 如图乙所示,先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对比两次实验橡皮筋的伸长量可知,通过,可以减小摩擦力;
    3. (3) 如图丙所示,左边是完全相同的两本书A、B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推力F1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右边是将A、B紧靠在一起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
  • 18. 圆圆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

    1. (1) 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2. (2) 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在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方,根据方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均选填“上”或“下”);
    3. (3) 如图丙所示,圆圆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把一块玻璃板拉出水面,因为分子间存在,所以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圆圆同学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所受到的重力(填“>”、“<”或“=”)。
  • 19. (2021八下·姜堰期中) 某同学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1. (1) 容器的质量为g,甲液体的密度为kg/m3;甲液体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密度;
    2. (2) 若容器装入的是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绘制出的图象应在区(选填“Ⅰ”、“Ⅱ”或“Ⅲ”)。
四、填空题
  • 20.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到了甲星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为

五、作图题
六、计算题
  • 24. 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 kg/m3 , 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 ℃的高温.若将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也能迅速复原.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将用它制成隔热宇航服.

    1. (1)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判断气凝胶这种物质具有哪些优异的物理属性?请说出两点:
    2. (2)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表面涂上8 m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 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 , 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3. (3) 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2.37×106 N,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g=10 N/kg,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
  • 25.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测得如表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0

    100

    250

    1. (1) 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2. (2) 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则整个铁球受到的质量是多少?(ρ=7.9×103kg/m3
七、实验题
  • 26. 小磨麻油是常见的调味料,在测定麻油密度的活动中小明进行如下操作: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用托盘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20g;

    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麻油,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麻油的总质量m=g;

    ④将烧杯中麻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⑤算出麻油的密度ρ=kg/m3

    ⑥小明操作步骤不合理,测得的麻油密度偏,应将上述操作顺序调整为:①⑤。

  • 27.          
    1. (1) 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用一根弹簧和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G/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弹簧的长度l/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弹簧的伸长量∆l/cm

      0

      0.5

      1.0

      1.5

      2.0

      2.5

      3.0

      3.3

      3.3

      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是下图所示的图;

      A. B. C.

      ②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2. (2)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下挂一个容积为100mL、重为0.5N的容器,然后在测力计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只要在容器中加1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测力计上,密度为“0”刻度应标在原刻度N处,此“密度秤”的最大测量值是g/cm3(g=10N/kg)。若要制作量程更大的密度秤,可采取的措施是

  • 28.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1

    2

    3

    4

    5

    6

    1. (1) 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
    2. (2) 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时,它受到的重力是N;
    3. (3) 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
      A . B . C . D .
    4. (4) 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 , 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5. (5) 小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____。(填序号)
      A . 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 . 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 . 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 29.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 (1)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向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2. (2) 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比较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 (4) 刚开始小妮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N。
  • 30. (2017八下·泰州期中)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 .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 小卡片容易扭转
    5. (5) 利用图丙装置(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