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 会建造房屋 B . 会使用天然火 C . 会制造彩陶 D . 会种植小麦
  • 2. 下图是出土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的克盉,这件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封召公长子兄(人名)为燕侠的史事。其反映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察举制
  • 3. 春秋时期,哪一现象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
    A . 陶器制作技术的成熟 B . 水利工程的修建 C . 青铜器的改进 D . 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
  • 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派林立。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主张是( )
    A . 提出“仁”的思想 B .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C .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D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5. (2018九下·石景山模拟)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一位同学搜集了如下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和纸上谈兵,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之一是(    )
    A . 经济快速发展 B . 国家实现统一 C . 学术思想活跃 D . 军事战争不断
  • 6. (2020·营口)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7.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其建立者是(   )
    A . 刘邦 B . 刘备 C . 刘秀 D . 王莽
  • 8.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A . 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 B . 法治不如仁政 C . 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D . “成由俭,败由奢”
  • 9.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下列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B . 佛教传入中国 C . 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 . 西学传入中国
  • 10. 《大汉天子》曾是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 焚书坑儒 B . 推恩令 C . 北击匈奴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1. (2018七上·卫辉期末) 电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夏朝 D . 西周
  • 12.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自动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这位医学家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李时珍
  • 13.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选项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是(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三顾茅庐 D . 七擒孟获
  • 14.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 人口大量南迁 B . 孝文帝改革 C . 张骞通西域 D . 江南地区的开发
  • 15. 随着佛教的传入,与佛教有关的石窟、寺庙、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逐渐兴盛起来。下面与佛教无关的是(   )
    A . 洛阳白马寺 B . 秦始皇兵马俑 C . 龙门石窟 D . 云冈石窟
  • 16.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下列表述中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繁荣与开放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7. 隋代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加强了南北交流 B . 隋文帝开通的 C . 以洛阳为中心 D . 全长2700多千米
  • 18. 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
    A . 文学艺术成就斐然 B . 中央政权潜伏着危机 C .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D . 社会风气开放
  • 19.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隋炀帝 D . 武则天
  • 20. (2021七下·合山月考)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工匠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 )
    A . 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 . 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 . 促使吐蕃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31. (2016七上·平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 (2)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 (3) 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32. 小明同学是一位军事迷,他想制作一个短视频,向同学们讲解古代战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为使讲解更生动,小明还可以从除教科书之外的那些途径获取信息?
    2. (2) 请选择除示例外的一次战役,为小明同学写一份解说词。

      要求 :仿照示例,从朝代或时间、交战双方、战术或典故、特点、结果、影响等角度展开,语句通顺,逻辑严密,表述完整。

      示例:牧野之战:商朝末年,武王伐商,双方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大胜,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 33.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相乐。”盛唐气象万千,表现在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繁荣——底气】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皇帝励精为治。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家的外门)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民族交融——和气】

    材料三:蕃人旧日不耕犁(少数民族原来不会耕地),相学如今种禾黍(如今也学会了种植庄稼)。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妇女都愿意学胡人化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歌女也愿意唱胡人音乐)。

    ——元稹《法曲》

    【对外开放——大气】

    材料四: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文艺多彩——才气】

    材料五: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多首。唐诗内容丰富,作者众多。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

    1. (1) 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哪一个皇帝在位时出现的?
    2. (2) 诗中所描绘的经济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 (3) 上引诗句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请写出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证明该政策。
    4. (4) 结合材料四,请写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任意举出一个“当时的中外交流盛况空前”的例子。
    5.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请分别写出谁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