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3 浏览次数:78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某校在研学活动中参观巴中晏阳初博物馆,当导游介绍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家”时,某同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位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这位教育家是(  )
    A . 老子 B . 孟子 C . 孔子 D . 韩非子
  • 2.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

    ①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A . 唐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3. 一位美国传教士应邀参加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对在沟里销毁烟土的检查,感到非常满意。”与销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戚继光 B . 林则徐 C . 邓世昌 D . 邱少云
  • 4. (2023八上·赵县期末) 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代表人物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赛先生即science)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运动是(    )
    A . 启蒙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5. 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B . 1927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C .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 6. 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7.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8. 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 .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 .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 9. 人类开拓海洋的行为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符合题意的是(  )
    A . 文艺复兴 B . 郑和下西洋 C . 新航路开辟 D . 鉴真东渡
  • 10. 抓住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历史事件的特质。与“国王路易十六”“三级会议”“《人权宣言》”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11. 科学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繁荣。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相符合的是(  )①巴尔扎克——《物种起源》②牛顿——万有引力定律③达尔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④梵高一《向日葵》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下列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 诺曼底登陆
  •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两幅图片,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光荣革命 C . 二月革命 D . 十月革命
  • 1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强调,抵制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 C . 德国分裂 D . 苏联解体
二、非选择题
  • 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体制创新】

    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思想一统】

    材料二:

    【民族交融】

    材料三: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版图奠定】

    材料四: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 (1) 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
    2. (2) 《汉代讲经图》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3. (3) 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4. (4) 清朝为管理图中A处设立了什么机构?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拟一个主题。
  • 16. 对外关系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际合作。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 (1) 图中这一事件给中国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
    2. (2)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结合图5、图6及所学知识,谈谈此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所起的作用。
    3. (3) 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了哪-重要国际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4.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的认识。
  • 17. 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运动中,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祐《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从根本上说,英国革命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国王和议会,谁掌握国家主权?通过革命,英国以_①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这次革命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意义是划时代的。

    ——摘编自董小燕著《西方文明史纲》

    材料四:

    事件

    主要内容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1. (1)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其口号。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展革命的目的,该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①处法律文献的名称,拉开该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补充②处的内容,材料四中三个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