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应县义井乡边耀中学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孟子将民本思想浓缩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苦劝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希望统治者提供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以保障农民生活。”下面的内容与材料中的思想主张相通的是(   ) 
    A . 隋炀帝主持开凿大运河 B . 唐太宗注重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C . 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 D . 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2. “从隋朝起实行,唐朝大行,一直延续到晚清,靠考试选官,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标准具体,方法公平,更多的人可以凭自己的本事经过考试去做官。”材料描述的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3. 张强所在的学习小组为制作主题为“闻名世界的中国发明”的手抄报收集了一组资料,下面资料中的信息反映出(   ) 

     

    A . 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传播 B . 这些发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C . 北宋的指南针主要运用于军事 D . “蔡侯纸”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纸
  • 4.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水乳交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面年代尺反映出的我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是(   ) 

     

    A . 设置管理机构 B . 开放边境贸易 C . 册封宗教领袖 D . 平定民族叛乱
  • 5.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下面属于“绝对的平均主义”的史实是(   ) 
    A . 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 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D .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6. 李华同学在复习中考历史过程中看到如下图片资料。由此分析,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体现的共同之处是(   ) 

     

    A . 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B .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7. 曾经有一场伟大的战争,一个百年积弱、饱受殖民凌辱的大国,在三年的激战之后,使“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场伟大的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人民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8. 观察“我国及世界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表”,对于我国进出口总额在2000到2010年出现显著变化原因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年份 

     
     

     世界进出口 

     
     

     我国进出口 

     
     

     我国占比/% 

     
     

     1990 

     
     

     69816 

     
     

     1154 

     
     

    1.7

     
     

     2000 

     
     

     130300 

     
     

     4743 

     
     

    3.6

     
     

     2010 

     
     

     308100 

     
     

     29728 

     
     

    9.7

     
    A . 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 B . 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 C .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 .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9.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六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六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二十先令。这一记录说明庄园法庭(   ) 
    A . 惩罚手段只有惩处以罚金 B . 维护庄园领主利益 C . 审判依据以成文法为标准 D . 在固定的时间开庭
  • 10.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得出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北美独立战争 

     
     

     辛亥革命 

     
     

     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 

     
     

     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夺取军械库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 

     
     

     1911年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 

     
     

     1783年9月3日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A . 都推翻了殖民统治 B . 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富强 C . 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D . 都通过暴力手段取得胜利
  • 11. 宣言一般指国家、政府、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说明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或对重大的政治问题表明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文件。根据下列提示信息推断该内容出自(   ) 

     

    A . 《人权宣言》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共产党宣言》 D . 《联合国家宣言》
  • 12.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取代西欧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核心,但它们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政治对立又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材料中“政治对立”开始的标志是(   ) 
    A . 出台杜鲁门主义 B . 德国被分区占领 C . 制定马歇尔计划 D .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在于(   ) 
    A . 都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B . 都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烙印 C . 都彻底消除了国际社会矛盾 D . 都将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在外
  • 14. 太原市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主题为“文化山西,红色山西”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1. (1) 同学们走进平遥古城,在西大街的日昇昌票号旧址发现有一块匾额——中国票号博物馆。据工作人员介绍,晚清时期,中国共有51家票号,山西就有43家,而仅平遥城内就有票号22家,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就诞生在这里。由材料可以推断出(   ) 
      A . 山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融机构的地方 B . 日昇昌票号说明当时山西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 . 以日昇昌为代表的晋商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D . 晚清时期,晋商在全国商贸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 (2) 同学们开展关于红色山西的实践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后汇总的材料,据此判断,最合适的调查报告题目是(   ) 

       

      A . 山西——开拓进取的先锋 B . 山西——敌后战场的总后方 C . 山西——国共合作的典范 D . 山西——华北抗战的主战场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共45分。 
  • 15.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1) 【权力见证】货币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概括秦半两与汉五铢两种货币的相似之处。 
    2. (2) 【象征价值】货币是中外历史的见证者。分别指出华盛顿、甘地的肖像被印在本国纸币上的主要原因。 
    3. (3) 【经贸往来】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分别简述北宋纸币出现的原因及欧元诞生的重要作用 
  • 16. 土地是民生的基础,土地关系的变化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材料三: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 

     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美国《宅地法》 

     材料四:

     

    1. (1) 材料一中提及的商鞅变法在土地方面的措施是什么?分析这一措施实行的社会背景。 
    2. (2) 材料二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比较两项法令的异同。  
    4. (4) 观察上图,分别分析1963—1965年和1981—1985年我国农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变化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 17. 国际会议是人类为协调彼此利益、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而举行的多边集会,也是展示大国实力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纵横捭阖,矛盾重重,围绕着会议程序问题、对德和约问题、波兰问题、阜姆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展开激烈争斗,最后终于达成妥协,拟定了   《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1919年4月30日德国代表团被召到巴黎,5月7日才接到和约文本。德方试图对文件作出修改,但遭到拒绝,最后被迫于6月2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和约。 

     ——摘编自蔡磊主编《世界全史速读》 

     材料二:《雅尔塔协定》其主要内容是: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美双方还一致同意,对该协定严格地保守秘密。直到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总统才于1945年6月14日指令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协定内容通知国民党政府。 

     ——摘编自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材料三:有人谈到周恩来时,感慨地说:“那准确选择外交时机的外交才能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会议“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国际舆论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的因素⋯⋯是中国代表‘在促进友好谅解的决议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陈栎宇《团结反帝:中国派团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材料四:博鳌亚洲论坛(2021)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是在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和中国经济取得稳健复苏背景下召开的世界范围内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通过面对面的抗疫经验分享和高质量建设性对话,将向全球各国传递更多积极信号和坚定信心,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社会复苏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编自金瑞庭《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巴黎和会对德国和中国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简述雅尔塔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异同。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周恩来总理是如何运用自己的外交才能促使亚非会议成功的。 
    4. (4)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 18.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矢志追求。张老师以“和谐”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品和谐智慧】 

     

     任务二   【促和谐局面】 

             
     

     霍华德·津恩认为:“新政”的成就是: 

     

     重振在萧条中大栽跟头的中产阶级,使一半 

     

     失业者找到了工作,并给予最下层阶级仅足 

     

     以建立一种善意感的援助⋯⋯以便起到适度 

     

     减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诞生,就体现了强大的生 

     

     命力⋯⋯它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是不少国家赞同 

     

     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 

     

     已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中国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法理论的重要贡献。 

     

     ——摘编自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2)根据材料,列举罗斯福新政中“减轻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措施。 

     

    (3)根据材料,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

    命力的理由。 

     任务三   【享和谐共生】 

    1. (1) 从和谐的角度解读与下列图片相关史实蕴含的智慧。 
    2. (2) 根据材料,列举罗斯福新政中“减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由。 
    4. (4) 和谐是共存之道,是共创美好家园的基石。请以“和谐共生,美美与共”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联合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美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