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23-04-0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下·盐都月考) 你认为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无性生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容易产生变异 B . 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C . 经济成本低 D . 容易成活
  • 2. 自2020年年初,蝗虫侵袭全球多地,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下列有关蝗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期和成虫期三个阶段 B . 在发有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皮是为了蜕去外骨骼 C . 和菜粉蝶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有性生殖 D . 若虫和成虫比较相似,都能跳跃和飞行
  • 3. (2018·日照) 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 . 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 .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D .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 4. 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可以起到保护鸟卵的作用 B . ③可以为鸟卵发育提供氧气 C . ⑤是胎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D . ④和⑧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5. (2020八下·福州期末) 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种子繁殖使新植物体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B . 两栖动物的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 . 昆虫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阶段 D . 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可以在陆地上完成
  • 6.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猫的白毛与蓝眼 B . 水稻的高秆与小麦的矮秆 C . 番茄的黄果与黄花 D . 狐的长尾与短尾
  • 7. 科学家将蜘蛛牵引丝基因插入家蚕染色体中,从而生产含蜘蛛丝蛋白的新型复合茧丝纤维,以下利用了相同生物技术的是(    )
    A . 杂交水稻提高产量 B . 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 . 组织培养繁殖灵芝 D . 利用酵母菌酿制啤酒
  • 8. (2020八下·东台期中)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则它的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 2对、2条、2条 B . 4条、2条、2条 C . 8条、2条、2条 D . 4对、4条、4条
  • 9. 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③的主要组成成分是①和② B . ①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C . 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均为46 D . 人的体细胞中①、③及基因三者的数目不同
  • 10. (2021八下·金水期中) 人的眼皮由一对基因控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b控制。如图是一对夫妇与子女眼皮性状的遗传关系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母亲①的基因组成为BB B . 生殖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b C . 子代③的基因组成为bb D . 这对夫妇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 11. 下列关于人体性染色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 . 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C . 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D . 男孩的X染色体不一定来源于母亲
  • 12. (2020八下·东台期中) 决定生来惯用右手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生来惯用左手是隐性基因,用d表示,生来惯用左手的基因组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7·莒县模拟) 若某家庭中父亲卷舌(Rr),母亲不卷舌(rr),则他们所生的子女基因组成有(    )种.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 14. (2020八下·盐都月考) 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 . 通过基因突变培育的太空椒 B . 通过杂交培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C . 通过转基因培育的超级鼠 D . 因水肥充足而长势良好的花生
  • 15. 从海洋化学起源说的观点分析,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 B . 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C .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环境下可以产生原始生命 D . 现在的地球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 16.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 始祖鸟化石证明现代鸟类由现代爬行类进化来的 C . 遵循从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D . 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只能发现高等生物的化石
  • 17. 下列动物最高等的是(    )
    A . 蝗虫 B . 河蚌 C . 家鸽 D . 袋鼠
  • 18. (2020·东河模拟) 养鸡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 药效下降是因为苍蝇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B . 苍蝇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 苍蝇对杀虫剂有应激性,趋利避害 D . 这是杀虫剂对苍蝇定向选择的结果
  • 19. 牛有奶牛、肉牛等不同品种,这些现象是(    )
    A .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 . 定向变异的结果 D . 过度繁殖的结果
  • 20. 下列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是(    )
    A . 水痘 B . 蛔虫病 C . 白化病 D . 肺结核
  • 21.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 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 B . 禽流感病毒 C . 患流感的老年人 D . 新冠肺炎患者
  • 22. 人一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咬伤人的狗、猫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 . 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 . 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C . 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 D . 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 23. (2020·房山模拟) 对被狗咬伤的人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而新冠肺炎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请问对前者注射的物质和对后者采取流行病医疗措施分别属于(   )
    A . 抗体,保护易感者 B . 抗原,控制传染源 C . 抗体,控制传染源 D .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 24. (2021八下·开江期末)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预防疾病的主力军。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胃液杀死入侵的病菌 B .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 . 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 D . 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 25. 下列对安全用药和急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药无副作用,可以经常服用 B .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 . 拨打“120”急救电话,要说清楚地址,姓名和症状 D .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 26. 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小明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远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近心端,血流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三种血管皆有可能
  • 27.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下列调节情绪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
    A . 找个适当理由安慰自己 B . 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C . 和朋友通宵打网络游戏 D . 向好朋友诉说烦恼
  • 28. (2020·房山模拟) 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酗酒会导致肝脏与心脑血管疾病 B . 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 C . 所有人均可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D . 吸食毒品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 29. 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数据如下图如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变量为酒精浓度 B . 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受到伤害增加 C . 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 D . 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 30. (2020·雅安) 预防艾滋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B . 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握手以及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C . 研制艾滋病疫苗旨在提高人体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 . 对于艾滋病病患应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二、综合题
  • 31. 读图理解。如图为初中生物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乙为结构模式图,其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其形态;而且结构简单,与图甲和图丙相比,它没有结构,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 (2) 乙图中结构[④]为外壳,与甲图中结构[]都能对内部起保护作用。
    3. (3) 丙图中结构[⑨],与甲图中的[②]和乙图中的[⑤]均含有,能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4. (4) 丙图所示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能够把葡萄糖分解为。请举一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 32. 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复旦大学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有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 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 (1) 抗生素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可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 。 
    2. (2) 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将其当做  进行排斥和抵抗。 
    3. (3) 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 。 
    4. (4) 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  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 的结果。 
    5. (5) 埃博拉病毒能传播埃博拉出血热病,该病毒属于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 ,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 。 
    6. (6)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7. (7)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该病毒的疫苗,该疫苗接种到人体内能够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莱病毒的 ,从而使人体获得这种传染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  性免疫。
三、实验探究题
  • 33. 实验探究。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新冠疫情期间,“公筷公勺”更是得到了广泛推广。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科研人员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制订并实施计划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注: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①一个细菌或霉菌细胞很小,肉眼观察不到,所以本实验观察和检测的是肉眼可见的细菌或霉菌的
    ②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选用了6道菜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③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④前后两次采样都是无菌操作,目的是
    ⑤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这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4)分析与表达: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填“多”或“少”),证明。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

四、综合题
  • 34. 综合应用。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由新型冠状病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也让湖北特别是武汉站在了风口浪尖。在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起湖北,战在全国。经过中国人民和武汉人民的0多天斗争,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中国经验告诉我们,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可治!所以,在这场全球防控战役中,我们人类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新冠病毒非常小,只有不到100nm,没有结构,在观察时必须借助。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新冠肺炎的
    2. (2) 减少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活动、打喷嚏遮掩口鼻、吐痰用纸巾包裹、出现发热症状后要立即戴口罩(患者和身边的人)、做好室内通风等行为,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 (3)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黏膜入侵人体,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道防线。
    4. (4) 疫情期间,据传双黄连口服液能抑制新冠病毒,出现了民众盲日跟风买双黄连口服液等行为,请你对这种行为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5. (5) 经过科学家的忘我工作,不懈努力,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接种,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的受刺激后产生了相应的,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