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 1. 民法典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也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           
    ②民法旨在调整自然人间的人身关系

    ③民法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     
    ④人的一生要与所有民事法律规范打交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①政府机关           ②某个体工商户 

    ③康师傅方便面     ④某大学财务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3. 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
    A . 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B . 应属政府行政行为,不应由民法调整 C . 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 D . 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 4. 民法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要求民众在进行活动时要遵循的原则,判断错误的( )
    A . 李某在手机卖场中询问一款手机的价格,之后店主强迫其购买。违反了自愿原则 B . 张某知道他手中的一幅名画是假货,但是当作真迹卖给王某。违反了诚信原则 C . 王某经常在公寓住宅中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违反了保护环境原则 D . 陈某在市场卖菜,对老人儿童有缺斤短两的行为。违反了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
  • 5.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一个账号都是一个“自媒体”。自媒体账号虽可匿名,但不该违背法律法规,挑战公序良俗,要自觉守护好信息时代健康有序、文明温暖的公共生活。材料给公民的启示是 ( )

    ①公民应平等地享有权利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公序良俗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乐安某老人因与儿媳闹矛盾,咨询律师,要求儿媳付给自己“带孙费”。律师指出帮忙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是家庭关系,属于亲情问题,不应上升到法律高度,一般不能看作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

    ①公安机关与汽车经销商之间订立的汽车买卖合同

    ②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③甲养的鱼因渔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

    ④某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丁之间的税款征收关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公交车上,张某因工作太累闭眼休息而没有注意到旁边站着的孕妇李某。李某对张某未给其让座心生不满,故出言不逊,但张某一直闭口不言。李某一气之下,拍了张某的正面照发在社交平台,并配文“不给孕妇让座的男人不配为男人”,给张某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李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违约责任 B . 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侵权责任 C . 国家要大力弘扬传统道德和社会公德,对张某进行教育 D . 民事行为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与他人利益
  • 8.  2021年11月1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行,规定收集个人信息须正当、合法,这标志着我国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从此有法可依。下列属于个人信息合法收集的是(   )

    ①全国人口普查收集个人家庭必要信息  
    ②隐瞒产品所具有的收集个人信息功能

    ③高考报名网站收集考生报考相关信息  
    ④小区强行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采集住户的信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甲、乙同为室友,合用一台电脑。甲通过中介机构向美国某大学申请留美奖学金,同时支付了中介费用,并告知了乙。该大学向甲发出电子邮件,同意甲的奖学金申请,并邀请甲赴美留学。恰巧甲不在,乙出于嫉妒,以甲的名义擅自拒绝了该大学的邀请。数日后,甲向该大学询问时,该大学言明曾发邀请函但遭拒绝,故不再考虑。由此,甲、乙发生争执。从中可以判断(   )

    ①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②乙冒充甲的身份侵犯了甲的身份权

    ③甲有权请求乙赔偿损失        
    ④甲无权请求乙赔偿财产损失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0. (2023高二下·沈丘月考) 四川理塘“甜野男孩”丁某在网络走红后,关于“丁某”“丁某的世界”“丁某的微笑”等商标被多家企业恶意抢注。某时尚杂志也未经允许擅自使用丁某的照片当作封面和海报进行销售。热心网友对此进行跟帖评论,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恶意抢注商标的企业涉嫌侵犯丁某的姓名权

    ②该杂志擅自使用丁某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

    ③丁某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姓名、肖像等财产权

    ④该杂志客观上扩大了丁某的知名度,谈不上侵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中学生周某有生理缺陷。同班同学王某(17岁)在校期间,经常对周某进行殴打和嘲讽,造成周某身心俱伤,重度抑郁。下列对此事件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侵犯了周某的身体权、健康权和名誉权

    ②王某的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法律责任

    ③王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由公安机关依法审判

    ④王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用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我国原计划在2020年年底前结束对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地区确权工作延后。确权后农民手中的宅基地(   )

    ①所有权归农民个人所有
    ②依法征收或征用要给予补偿

    ③是农民自由处分的私产
    ④农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小汪的老家在农村,有三间房和两亩承包地。后因小汪进城上学,在县城开饭馆的父母买了一套商品房,并抵押给银行贷款20万用以扩大饭馆规模。下列属于小汪家拥有的他物权的是(   )

    ①商品房的抵押权    ②宅基地的使用权
    ③农村房子的所有权   ④两亩地的承包经营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2年4月2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领域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恶意注册等行为。其中包括多起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呈现出利用外卖平台、直播平台、网购平台等多个网络平台销售“贴标”假冒商品的特点。当事人均受到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严厉处罚。材料充分体现了(   )

    ①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发展
    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每个市场主体都应该尊重知识产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权”在现行物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下列关于物权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

    ②国家集体的物权优先于个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③一般来说,不动产以登记、动产以交付为准取得所有权

    ④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关于专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甲自行研制出的新产品,只要保密得当就可以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②乙设计的新型医用心脏起搏器,需要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申请专利

    ③丙申请的发明专利如获批准,将在批准日期的10年后进入公共领域

    ④丁设计的水杯造型新颖独特又富有美感,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7. 作者甲已死亡 47 年,其继承人乙同丙出版社签订了一份专有出版权转让合同,将作者甲生前所著一本书尚余的三年有效期转让给丙出版社,丙出版社一次性给付乙 10 万元稿酬。后丙出版社发现丁出版社也出版了该本书。丙出版社找到丁出版社协商,丁出版社同意给丙出版社一定补偿。对该笔补偿金,乙、丙之间发生了争执,该笔补偿金应归( )
    A . 乙所有 B . 丙所有 C . 甲所有 D . 乙、丙所有
  • 18. 下列关于合同的表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合同是平等主体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所以市政府向某商店购买办公用品就不属于合同关系 B .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C . 合同必须是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D . 合同的订立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 19. 廖某在甲家具公司的网站上看到“本店所有家具凭优惠券打折30%,当日有效”的弹窗,遂凭优惠券在该网站成功下单一张红木茶几,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后廖某又修改了订单中的付款方式,提前付清了打折后的价款。下单第二天,甲公司的仓库所在地因洪灾实施交通管制。甲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廖某无法及时交货,廖某表示反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公司网站“凭优惠券打折30%”的弹窗内容属于要约邀请

    ②廖某付清价款时买卖合同成立

    ③无论廖某是否表示反对,甲公司均有权直接取消订单

    ④甲公司在交通管制期间交货延迟,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消费者在市场留言板上对某商家的服务给出差评时被该店主看到,他要求消费者进行更改。消费者拒绝后,该店主以名誉权受到侵犯为由起诉消费者。在这一案件中(   )

    ①消费者的正常差评没有侵害商家的名誉权

    ②正常差评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的需要

    ③消费者的评论行为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

    ④国家要保障消费者对商家评论不受追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5月1日,大学生小张在某手机销售店看中了一款新式手机,但商家只有样机,没有现货,告知小张7天后可来店取货,小张购机心切,先预付200元作为订金并开具了订金收据,口头约定5月7日来店取机。但一周后商家告知小张由于手机芯片紧缺,厂家无法交货,交货日期无法确定,小张对此非常恼火,要求商家双倍返还预付的订金。对此你认为(     )
    A . 商家违约,商家依法应该双倍返还定金 B . 商家违约,应该返还订金并承担一定责任 C . 由于不可抗力商家应当免除违约责任 D . 小张可以委托辩护人向商家提起民事诉讼
  • 22.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下列行为构成侵权的是(   )

    ①小张在网上店铺购买的裙子与网页宣传不符,给了店铺差评

    ②小赵和小周在参加校园足球比赛时,由于故意碰撞,导致小周受伤

    ③小王多次在微信群内发布微商广告,被群主“踢”出群聊

    ④小赵怀疑小周偷拿了自己的手机,在网络对小周进行“人肉搜索”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2高二下·肇庆期末) 张女士在小区楼下被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伤头部颅骨。虽然警方未能找到肇事方,但实地勘察后,根据砖头抛下的轨迹确定系该居民楼203-603住户所为。据此,张女士诉至法院,要求203-603五家住户赔偿自己所受的经济损失1万元以及精神损害8000元。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203-603住户如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本起伤害属于无过错侵权责任,住户无论有无过错均应赔偿

    ③本起伤害属于过错推定侵权责任,法院理应支持张女士诉求

    ④本起伤害不能确定侵权责任人,故法院不应支持张女士的诉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甲将数箱蜜蜂放在自家院中槐树下采蜜。乙因家里孩子结婚疏于管理导致家里的猪逃出猪圈、冲入甲家院内,撞翻蜂箱,使来甲家串门的丙被蜇伤,经住院治疗后痊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无过错,不应对丙的医疗费用承担民事责任

    ②乙疏于管理导致猪撞翻蜂箱,与丙的受伤存在因果联系,丙可向乙提出赔偿要求

    ③甲侵犯了丙的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④乙应该对丙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可以按相邻关系处理的是( )

    ①甲在自家院内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

    ②甲某小区16楼居民扔下矿泉水,砸伤邻居吴老太

    ③甲新建的房屋滴水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纠纷

    ④甲家与乙家相邻,甲家的猫闯入乙家,打碎乙家的花瓶,引起纠纷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6. 某绘画比赛主办方赛前承诺奖励一等奖获得者1万元。7周岁的小学生甲获得一等奖。一公司看上了甲的获奖作品,提出要以2万元买下,作为公司的商标图案。甲的父母知道后,明确表示不同意出售。就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著作权 B . 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商标权 C . 在主办方支付奖金前,甲对1万元奖金享有所有权 D . 甲的父母有权拒绝该公司以2万元的价格购买获奖作品的要约
  • 27. (2021·浙江) 王某开发了一款计算机软件,在网上销售,允许用户免费试用十天,十天后需付款获取激活码方可继续使用。李某破译了激活码,以500元永久使用的条件在网购平台上销售该软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王某可将该软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李某 B . 王某可许可李某行使该软件的复制权 C . 王某应向软件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取得著作权 D . 李某侵犯了王某的知识产权
  • 28. (2021·浙江) 刘星在校门口找到一辆共享单车,扫码并点击确认了APP向其推送的费用标准和超区规则。他骑行至目的地,锁车时被提示“因该处为服务区外,故需收取调度费10元”。刘星付款后又将该车扫码骑回服务区内,但10元调度费并没有退给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刘星自行将车骑回服务区内,单车所属公司未作调度,应当退还调度费

    ②单车所属公司划定服务区的规定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③10元调度费属于双方事先约定的具有惩罚性质的违约金

    ④如果刘星主张返还调度费,必须证明双方存在骑回服务区内退还调度费的约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9. 甲公众号未经允许,擅自转载乙公众号的两篇文章,并署名烟雨江南。其中一篇是乙公众号转自该市气象台的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一篇是张某将著作财产权转让给乙公众号并授权其独家发表的小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公众号( )
    A . 转载天气预报侵犯了乙公众号的著作权 B . 转载小说侵犯了乙公众号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C . 转载小说侵犯了张某的署名权和发表权 D . 可在张某去世 50 年后署名烟雨江南转载该小说
  • 30. 张某系全国知名演员,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新某,此后多次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承接并拍摄了一些商业广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张某故意整容成新某外形的行为侵害了新某的肖像权 B . 张某整容后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侵害了新某的肖像权 C . 张某整容后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新某的名誉权 D . 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新某人格权的侵犯
二、材料分析题(共四题  40分)
  • 31. 吴某为某电子厂的合同工,已满 17 周岁。近日,她在手机专卖店购买了价值 4700 元的手机,其父亲认为她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要求手机专卖店退货,而吴某提出,自己已经是自食其力的工人,可以自己作主,表示不愿退货。
    1. (1) 吴某父亲要求手机专卖店退货是否合乎法律规定?为什么?
    2. (2) 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32. 作家甄某创作了儿童文学作品《小头娃娃》,并将该作品著作权转让给了甲公司。甲公司创作了“小头娃娃”的卡通画,推出同名动画片,注册了“小头娃娃”商标。该动画片荣获众多奖项,“小头娃娃”的卡通形象和商标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乙公司在其官方网站的类似商品上使用了与“小头娃娃”近似的商标,并在其销售的商品上印制了“小头娃娃”的卡通画。甲公司认为乙公司误导了公众,损害了作家和甲公司的利益,对其造成了经济损失。乙公司以其使用的商标与“小头娃娃”并不相同为由提出反驳。

    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乙公司的行为损害了谁的权利,并阐述理由。
    2. (2) 说明乙公司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具体方式。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女士欲出国旅游,某旅行社向其提供了一份旅游线路宣传册,其中包含了旅游行程安排、旅游费用、违约责任、违约金等。张女士经过对比选择,最后与该旅行社签订了合同,并交纳了旅游费用,约定了出发时间及旅游地点。出发前,该旅游地点发生7.8级地震。考虑到游客的人身安全,旅行社紧急通知张女士原定旅游计划取消。张女士同意解除合同,但要求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旅行社只同意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拒绝支付违约金。双方争执不下,遂诉至法院。

    1. (1)  指出本案中订立合同的两个步骤。
    2. (2) 张女士的要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请说明理由。
  • 34.  2021年1月,按照某公园年卡办理流程和使用说明的店堂告示,退休职工孙某花600元购买了年卡。根据店堂告示规定,孙某一年内可凭年卡和身份证无限次入园游览。3月,该公园修改了店堂告示,并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孙某入园方式将变更为人脸识别,要求其配合进行人脸激活。孙某认为人脸数据属个人敏感信息不愿变更,因此无法入园,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按原方式入园,并由公园支付无法入园期间的年卡费用和往来公园交通费。该公园认为已通过告示和短信告知了变更,孙某应按协作履行原则进行人脸激活后入园。

    结合本案,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公园的说法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 (2) 孙某的要求有无法律依据?请具体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