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4 浏览次数:6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尚书》记载,“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春秋末期,《左传》强调“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记载表明,春秋时期(    )
    A . 王权传承方式更动 B . 仁政思想得到践行 C . 农民社会地位提升 D . 民本意识已经出现
  • 2.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自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 ,霍光不仅主宰内朝,还挟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这期间的丞相,或老迈平庸,或谨小慎微。由于昭帝年幼,宣帝乍立,都不省事问政,“政事一决于光”。 霍光对朝政的主宰(    )
    A . 完善了中枢决策程序 B . 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 C . 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 D . 加剧了汉朝的统治危机
  • 3. 《开元天宝遗事》载:“李林甫有女六人……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每有贵族子弟入谒,林甫即使女于窗下自选,可意者事(嫁)之。”又有《云溪友议》(唐代笔记小说集)载:“书生崔涯与妻子雍氏原本感情甚睦,但因崔生对妻雍氏之父不敬,其父久而不能容,呼女而出崔涯,令女与崔离异。”上述史料可以说明唐代( )
    A . 社会生活相对开放 B . 封建伦理已经瓦解 C . 女性实现婚姻自 D . 门第观念颇为流行
  • 4. 宋代,“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宋时遂宁(今属四川)所产之糖闻名全国,很多地方“山前后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三”。两浙路的严州是重要桑蚕产区,农民“惟蚕桑是务”。据此可知,宋代( )
    A .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 . 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C . 政府税收形式多样 D . 粮食危机日益加剧
  • 5.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明宣德(1426~1435年)后,各省直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根据南北、中卷地区录取比例为55%、35%和10%的规定可知,北卷、中卷地区比洪武、永乐间的实际录取比例提高近一倍,南卷地区录取比例下降21%。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 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 B . 完善考试选官的程序 C . 增加封建官僚的数量 D . 削弱江南士人的特权
  • 6.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研究洋务军工企业时得出的四个分论点。由此可推知,他的总论点最可能是,洋务企业( )

    这些企业所产生的船舰、枪炮、弹药,概由政府直接调拨给军队使用,不计产品价格,更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

    生产经费全由国库按规定支付,企业本身没有从利润转化来的资金内部积累

    其兴衰决定于政府拨款的多少,而非市场需求或企业的内部管理

    从企业管理来讲,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大小官吏成群,他们分别掌握经营管理权。有的工厂的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着军队中的管理制度

    A . 注重引进西方技术 B . 没有市场发展前景 C . 属于封建官营企业 D . 受到列强百般排挤
  • 7.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1879年,郭嵩焘从驻英公使任上,“乘小轮返湘,湘人见而大哗,谓郭沾染洋人习气,大集明伦堂,声讨致罪,并焚其轮”。1912 年,龙骧汽车公司在长潭公路上试车时,观者云集,欢声雷动,时来宾既多”。当时有歌谣描写时髦女性曰:“戴了钻石戴珠花,不从马车坐汽车。”这表明,当时湖南地区( )
    A . 社会舆论环境有所改善 B . 中体西用观念已深入人心 C . 中西文化隔阂逐步消解 D . 交通事业完成近代化转型
  • 8.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1912年,袁世凯在参议院发表演讲:“民国成立,宜以实业为先,以矿产言之,急需更改矿章,务以便民。”同年颁布《八大政纲》,包括“提倡民国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民族实业家周学熙、张謇等人出任财政部部长、工商部主管。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A . 近代民族工商业蓬勃兴起 B . 民族工商业发展环境较为宽松 C . 民主政治助推了经济发展 D . 民族实业家主导政治体制变革
  • 9. 1941年,画家特伟由重庆前往香港参与组织新美术会。此间,他创作了漫画《搁浅》(如图所示)。画面中,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日本丸”军舰,“搁浅”在“持久战”和“全面战”两块巨大的礁石上。该作品旨在( )

    A . 鼓舞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 . 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讽刺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的政策 D . 凸显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10.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1950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由此一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动在知识界迅速展开。1951~1953 年,《毛泽东选集》(前三卷)出版发行,在青年、知识分子等各界人士中形成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这些活动(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B . 维护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 宣传了符合国情的建设理论
  • 11.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宫,不仅有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马门的上述举措(   )
    A . 开创了多种宗教并行的局面 B . 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 C . 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 D . 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12.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1602年,在秘鲁,蒙特雷总督向西班牙国王描述了总督区首府的奢华:“所有人都穿着丝绸,而且质量最好,价格最高。”在利马,可以找到40家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奢侈品商店,有些店主拥有超过100万比索的资本。拉美地区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
    A . 西方的早期殖民扩张 B . 丝绸之路的畅通 C . 三角贸易的持续开展 D . 机器工业的兴起
  • 13. 孟德斯鸠认为,人民普遍的立法权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方面,人民并不适合去讨论政事,应该由代表去行使具体的立法权,而且人民选定代表后,代表无需事事请示选民,否则会给政府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孟德斯鸠的这一观点( )
    A . 为近代人民主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B . 凸显国家立法机关的价值 C . 借鉴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经验 D . 基于提升政务效率的考量
  • 14. 日本史学家入江昭指出,“八个签约国将为第九个签约国—中国—而合作,维护后者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机会均等原则,为稳定日本的成长营造环境”。以下对这次签约“合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列强在打败中国的基础上逼签此约 B . 中国借此机会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 日本在“八个签约国”中受益最大 D . “机会均等”成为列强侵华的共同原则
  • 15.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1921年后,布尔什维克党内的一些人说苏俄政策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敞开了大门”。西方一些革命家,“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在因退却而嚎陶大哭”。对此,列宁强调:退却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进攻。由此可见,当时苏俄( )
    A . 遭受资本主义的严重威胁 B . 立足国情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放弃国家资本主义的探索 D . 终结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 16. 1996年后,中俄哈吉塔(2001年增加乌兹别克斯坦)五国首脑会晤取得诸多成果,部分成果如表所示。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时间

    地点

    成果

    1996年4月

    中国上海

    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7年4月

    俄罗斯莫斯科

    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1998年7月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发表《阿拉木图声明》,五国愿“扩大和加强多边合作”,“研究确保中亚和整个亚洲大陆安全和扩大合作问题”

    2001年6月

    中国上海

    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A . 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 强化了成员国的同盟关系 C . 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D .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二、材料题
  • 17. (2023高三下·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备荒之政,莫善于预备仓”,因而“令天下县分各立预备四仓,官为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在预备仓的粮食发放问题上,朱元璋明确规定,凡遇岁饥先发仓廪以贷民然后奏闻,对于赈济迟缓、坐盗仓粮、瞒报灾情的渎职腐败现象,重惩不贷。明成祖即位后,水旱朝告夕赈,无有壅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三月,河南登封县赈饥荒即“发预备仓谷”。明仁宗在位时,户部请以备储官麦贷民,仁宗训示“即赈之,何贷为”;听到民众缺食,仁宗遂打破部臣预闻的成规,令杨士奇即刻就地草诏。宣宗即位不久,山西盂县、山东济宁州、河南磁州将预备仓粮米借给饥民,俟秋成如数还官。

    ——摘编自王卫平、王宏旭《明代预备仓政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1932年10月,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调节民食案,内容包括督令各县恢复积谷仓,由中央择粮食主产区设置“总储备仓”等。1933 年10月,行政院又通过“官买积谷,以利农村案”。同月,蒋介石在南昌召集粮食会议,制定兴办仓储计划,由行政院命内政部、实业部及各省市认真办理。在仓储种类上,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县仓、区仓。地方原有旧制积谷仓库,应立即恢复或改组。在粮食储备数量上,规定县仓应陆续积谷至10000石以上;区仓储备数量应在1000石以上,乡仓应在500石以上。

    ——摘编自任新平《近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

    1. (1) 概括明朝前期储粮备荒制度的特点。
    2. (2) 指出国民政府重建粮食储备体系的背景,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国民政府仓储计划的认识。
  •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联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菜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

    ——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

    1. (1) 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异同。
    2. (2) 谈谈你对国际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
  •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4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给科研发展局局长万尼瓦尔布什,要求他写一篇美国政府在战后采取什么样的科学政策的建议报告,其中讲到:“思维的新边疆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能够拿出进行这场战争的魄力和勇气开辟它的话,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充足的就业和更加富足的生活。”1945年7月,布什把《科学:没有止境的边疆》报告呈交给了杜鲁门总统,该报告展现了科学的前景—作为“没有止境的边疆”的科学将会取代美国西部物理上的边疆,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标准和推动社会变化的新动力。“政府应该鼓励开辟新的边疆,这已成为美国政策的一部分。……应该使这些新的边疆变得容易接近且由所有的美国公民来发展它,这是和已经创造出合众国伟大形象的美国传统相一致的”。这样,科学成为美国发展的新边疆,与美国边疆的传统和意义接续,获得了正当的合法性,成为推动美国进步的一个动力,成为美国战后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科技遗产的视角》

    材料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了科学普及局,组织和发动科学工作者,利用一切形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扫除迷信与愚昧,为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创造了条件。同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它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参加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与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卓有成效地争取海外的爱国科学家回国。此后,一批新的研究所及图书馆、出版社、中科院东北和西北两分院等机构相继建立。“一五”计划则以苏联提供技术援助的156项工程为重点。

    ——摘编自田公权《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1. (1) 简析美国谋划二战后科学发展的影响。
    2. (2) 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事业发展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三、论述题
  • 20.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也是历史学科学习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所示为学者搜集整理的1984年国内外部分企业的经营事迹。

    人物

    企业

    事迹

    王石

    深圳现代科救展销中心(万科前身)

    先收取内地需货企业货款的25%作为定全,然后向港商订货,按同样比例付款给港商,待货到深圳后,买方付清余款提货

    张瑞敏

    青岛日用电器厂(“海尔”前身)

    上任后制定13条规章制度;退出洗衣机市场转而生产电冰箱,并向青岛市和轻工部申请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技术;下令将库房中积压的76台残次冰箱砸成废铁

    李经纬

    (广东)三水县酒厂

    与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运动饮料——健力宝,成为洛杉矾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健力宝当年销售额达到345万元。此后15年间,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松下幸之助

    “松下”电器

    来华推销刚刚被日本工厂淘汰的彩电生产线。到1985年,中国一共引进了105条日本的彩电生产线

    德国大众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奠基,桑塔纳汽车组装成功

    (中国)四通公司日本三井株式会社

    合作开发中文文字处理机(“四通2400”),随后几年内风靡全国

    上海邮电部门法国阿尔卡特集团

    联合创办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公司,是中国第一个研制生产程控电话交换机的中外合资企业

    ——整理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概括上述材料中(局部或整体)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