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9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 B . 中华文明起源的渐进性 C . 中华文明起源的连续性 D .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 2. 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 B . 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 C . 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 . 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
  • 3. 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下列时间轴的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是(    )

     

    A . 商周时期的政治变革 B .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C . 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D . 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
  • 4.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这表明当时(    )
    A . 火药被运用于军事 B . 火药已经得到普及 C . 中西文化交流增强 D . 重文轻武政策的改变
  • 5. (2021·百色模拟) “(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
    A . 出使西域 B . 西游天竺 C . 东渡日本 D . 七下西洋
  • 6. 掌握历史时序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图中①所对应的朝代创立了(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 7. 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抚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徽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维护国家主权 C . 推动经济发展 D . 加强文化交流
  • 8. 鸦片战争后,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介绍西方的船炮技术,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徐维畲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 .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完全颠覆 B .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得到实践 C . 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D . 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
  • 9. (2021·河南) 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   )
    A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南昌起义
  • 10. 关于对康有为“公车上书”一事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而今也有学者依托档案史料研究认为康有为组织的18省联名上书,并不是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送去。由此可以得出( )
    A . 当事人的记录不可用于史学研究 B . 运用一手史料能够复原历史真实 C . 通过后人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 占有更多原始史料更有利于探寻真相
  • 11. 某人在光绪27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 12. 1917年,陈独秀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意在(    )
    A . 发动新文化运动 B . 批判封建伦理 C . 否定传统文化 D . 推动文学革命
  • 13. 中国共产党各地的早期组织创办了众多启发觉悟的刊物,如创刊于上海的《劳动界》,用短小、通俗的文章和生动的事例揭露中外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通过此类刊物,我们可以研究(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 国民革命的开展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北伐战争的胜利
  • 14. 1933年,苏维埃政府组织广大农民成立犁牛合作社或犁牛站,将没收地主的和集资购买的耕牛定为全体社员公有,按农户分得的田亩多少调剂使用。该举措(    )
    A .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 . 提高了工人阶级生活水平 C . 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5. 如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相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

    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 .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 . 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 . 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 . 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 16. 1961年,毛泽东说:“摘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违反客观事物的规律,硬去实行,要受惩罚。”这一指示(    )
    A . 有利于调整经济克服困难 B . 推动了三大改造的开展 C . 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D . 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 17. 下表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图。其中,引起1999-2010年数据变化的新因素是(    )

    A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C .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18. 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看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
    A .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 . 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 .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 . 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19. (2022九上·福田期中) 下表反映出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

    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

    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A . 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 B . 存在雇佣关系 C . 自给自足的方式 D . 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 20.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揭露了19世纪初的伦敦内部实际形成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奢靡世界”,另一个是“悲惨世界”。形成两个“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封建王朝的暴政 B . 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C . 严重的经济危机 D .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 21.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称1917年的这次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这次革命”史称(    )
    A . 二月革命 B . 十月革命 C . 光荣革命 D . 独立战争
  • 22. 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这是其显著特点,这与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相抵触。上述结论描述的是(    )
    A . 罗斯福新政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农奴制改革 D .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23. 下表中就业人员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99—1994年欧美国家主要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变动情况表

    工业部门

    金属加工

    机械

    汽车

    化工

    半导体

    电子

    就业人员增减比例(%)

    -33

    -18

    -35

    -8

    +34

    +42

    A . 工业化进程加快 B . 阶级结构变化 C . 科学技术进步 D . 宏观调控加强
  • 24. 二战后,“在这个新框架里,欧洲国家的利益内涵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个性,被迫与超级大国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材料中提到的“新框架”是指(    )
    A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 北约与华约对峙 C . 欧洲共同体 D . 世界贸易组织
  • 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能够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 . 建立国际联盟 B . 成立北约和华约   C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 成立联合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
  • 26. 舞蹈承载多元文化,体现对美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中国古代舞蹈相关的文物:

    ①舞蹈纹彩陶盆发现于青海省,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年

    ②两藏布达拉宫壁品(局部)绘于17世纪,描绘了拉萨僧俗举行仪式,欢迎五世达赖喇嘛从北京返回西藏的场景

    ③敦煌莫高窟壁画(局部)绘于初唐,舞者赤脚袒腹,具有印度特点,伴奏所用的都昙鼓等来源于印度

    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二: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城风格。

    ——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蹈通史》

    材料三:北宋民间舞蹈不仅出现于瓦子、酒楼,在城市街巷、乡村场院也发展起来。由若干表演者组成的舞队数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样,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文化夜市开始出现,市民在支付费用后,就可以观看舞蹈等表演。观舞写词也成为宋代文人的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所录北宋时期描写舞蹈的词约有210首。

    ——摘编自李忻桐《北宋市民艺术研究——以宋人笔记为中心》

    1. (1) 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方舞”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说出这一时期体现该特征的另一史实。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北宋舞蹈艺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 27. 中国铁路发展见证民族兴衰,反映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请求修筑铁路,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经李鸿章多次斡旋,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全长11公里。但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骡马拖曳。到1911年,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2006年7月,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有人用了一个比喻:“青藏铁路就像有力的手臂,让中央拉紧西藏。”2006年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数据显示,全区生产总值达290.05亿元,同比增长13.4%,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青藏铁路拉动着西部跟上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

    材料三:在中国大地之上,钢铁脉络纵横交错。借由密集、便捷和高效的钢铁之网,2019年,约有36.6亿人次前往天南海北,也有43.89亿吨货物被送到四面八方。

    到2020年年末,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巴达14.63万千米,高铁营业总里程达3.8万千米,是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至此,历经140余年,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它们运输钢铁、煤炭、木材,连接城市、乡镇、村庄,形成12条普速铁路大通道,纵横交织,通边达海。铁路连接了全国,也塑造着国家的凝聚力。然而,铁骨中国的故事并未就此停住,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朝着新目标升级和奋进。

    ——星球研究所著《百年重塑山河》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铁路交通建设相对迟滞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发展带来的影响。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铁路交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一方面,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一战又为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斗争创造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加上1917年依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这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亚非杜人民再度概起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汹涌浪潮。其规模空前,几乎遍及亚洲各国,还扩展到非洲和社美的许多国家。这次亚非杜民族主义运动的普遍兴起,并有了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给欧洲殖民体系以沉重打击,极大地动摇了欧洲殖民统治。

    ——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漫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一战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2. (2) 对比材料二中的两图,说出非洲政治版图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典型史实。(至少三个)
    3. (3) 阅读材料三,分别归纳艾德礼和伊梅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获得独立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