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佛堂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3-09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少善学,壮善为,老多乐。晨xī时投入工作,夕阳后总结经验。我们kè守着“勤能补”的准则,而那些终日强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心无旁骛,才能做好事情。

    1. (1)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晨xī

      kè守

    2.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①勤能补(A.zhuōB.zhuó)

      ②强不舍(A.guōB.guā)

  • 2. 古诗文填空。
    1. (1) ,山雨欲来风满楼。
    2. (2) 金樽清酒斗十千,
    3. (3) 李商隐《无题》一诗中,诗人用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句子是
    4. (4) 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一幅萧条冷落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
    5. (5) 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借梦寄意”的诗句是
    6. (6) 《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周围朝暮变化之景的句子是
  • 3. “柳”因与“留”谐音,故诗人常常借它表达“留恋、惜别、怀乡”之情。下面诗句中的“柳”不具有这个表意效果的一项是(  )
    A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C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4. (2020九上·鄞州期末) 艾青的诗作注重色彩的渲染和意象的表现,请你根据对艾青诗作的了解,选出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
    A . 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B .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C . 阳光在涟漪上跳舞,像不停息的小不点梭子,在编制金色的绣帏。 D .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
二、阅读(44分)
  • 5.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

    A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A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 , 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黄天必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去了。”

    【乙】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A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宋江)便叫A:“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1. (1) 【甲】【乙】两文中宋江口中的兄弟A是指(人物),他做下的“遇赦不宥”的至重之罪指的是
    2. (2) 【乙】文中施耐庵在写这场赏菊筵席时并未对林冲加以着墨,你认为他是否支持招安?请结合人物的性格和经历阐明你的理由。
  • 6. 文学作品阅读。

    茶垢

    凌鼎年

    ①史老爹喝茶大半辈子,喝出了独家怪论:“茶垢,茶之精华也!”

    ②故而,他那把紫砂茶壶是从来不洗不擦的。因常年在手里摩挲,壶身油腻腻,紫黑里透亮。揭开壶盖,但见壶壁发褐发赭,那厚厚的茶垢竟使壶内天地瘦了一大圈呢。

    ③莫看此壶其貌不扬邋里邋遢,却是史老爹第一心爱之物。从不许他人碰一碰,更不要说让喝壶中之茶了。

    ④据说此壶乃传之于史老爹祖上有位御笔亲点的状元之手。更有一说录此备考:即此壶较之一般茶壶有不可同日而语的两大特色。其一,任是大暑天,此壶所泡之茶,逾整日而原味,隔数夜而不馊;其二,这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茶垢厚实,若是茶叶断档,无妨,白开水冲下去,照样水色如茶,其味不改。

    ⑤史老爹曾不无炫耀地说过:“如此丰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积淀,焉能得之?!壶,千金可购;垢,万金难求。此壶堪称壶之粹,国之宝……”

    史老爹喜欢端坐在那把老式紫檀木太师椅上,微眯着眼,轻轻地呷上一口,让那苦中蕴甘的液体滋润着口腔,然后顺着喉道慢慢地滑下去,他悠悠然品着,仿佛在体会着祖上所遗精华之韵味,简直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⑦去年夏天,史老爹在上海工作的小儿子带了放暑假的女儿清清回古庙镇来探望老人。

    ⑧清清读二年级,长得天真可爱。史老爹一见这天使般的孙女,自是高兴不尽。大概他太喜欢这孙女了,竟破天荒地想让孙女喝一口紫砂壶中的茶。哪料到清清一见这脏兮兮的紫砂壶,直感恶心。她推开紫砂壶说:“爷爷,你不讲卫生,我不喝。”

    ⑨“你不喝我喝。”史老爹有滋有味地呷着品着。

    ⑩第二天一早起来,史老爹照例又去拿紫砂壶泡茶。谁知不看犹可,一看刹那间两眼发直,腮帮上的肉颤抖不已,嘴巴张得大大的,如同傻了似的——原来那把紫砂壶被清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的百年茶垢荡然无存。

    ⑪僵立半晌后,史老爹突然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叫喊:“还我茶垢!还我……”

    ⑫随着这一声喊,史老爹突然血窜脑门,痰塞喉头,就此昏厥于地。

    ⑬清清又惊又怕,委屈得直抹眼泪。

    ⑭一阵忙乎后,清清父亲赶紧用紫砂壶泡了一壶茶,小心翼翼地捧到老人面前。

    ⑮恍恍惚惚中回过气来的史老爹一见紫砂壶,顿时如溺水者抓到了什么,一把抢过紫砂壶,紧紧地贴在胸口。许久,他泪眼迷糊地呷了一口。哪晓得茶才入口,即刻乱吐不已。眼神一下子黯然失色。手,无力地垂了下来,面如死灰似的。惟听得他气若游丝,喃喃地吐出:“不是这味!不……是……这……味……不……是……这……味……”

    1. (1) 理清小说情节,仿照示例,请简要归纳。

      老爹炫耀茶垢;;孙女清洗茶垢

    2. (2) 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
    3. (3) 小说篇幅短小,作者却在②、③、④自然段中把较多笔墨落在紫砂壶上,有人说有赘笔之感,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 (4) 小说塑造了史老爹和清清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背景分析】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更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春分,古时候又称为“日夜分”“伸春之月”。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从春分开始白天会越来越长,而黑夜越来越短。春分时节,气候适宜,万物蓬勃生长。古代民间有簪花喝酒习俗,时至今天,踏青、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在很多地方一直沿续并有新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成立。

    中新网曾就“二十四节气”的话题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二十四节气价值的认识和理解,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

    (选自百度百科及中新网)

    【荧屏出圈】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春分篇》在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基础上,用跨品类艺术形式来“着色”,历史与现代交织增加“饱和度”。《春茶意暖》中,舞蹈演员们被固定在4.7米的杆子上,配合四米长的水袖舞动,宛若灵动的茶叶,在茶碗中律动。《剑器近》中,从龙泉宝剑起源铺陈开来,讲述到现代被授予荣誉的中国海军“深蓝之剑”,厚重的历史内涵在现代社会有了绵延。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听见江南》,用巧思来串联宋代文化,古琴瓯乐中描绘出江南韵味,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也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当地的浸润。而在《海丝新语》中,实景群舞的背景中,宁波天一阁、宁波博物馆、七里屿灯塔、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仑港等浙江著名建筑映入眼帘,古今建筑的完美衔接与碰撞让人惊艳不已。节目始终与观众、时代同频共振,体现出中国人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以CSM(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国内专业的广播电视受众研究机构)64城收视率1.629列同时段收视第一,在全网7个社交平台获得热搜28个,全平台主话题阅读量近2亿,微博讨论次数超2.8万,抖音平台视领总播放量超812.7万等。“宋韵氛围感拉满”“千手观音音乐一响DNA就动了”“春茶意暖舞蹈演员是龙井茶本茶吧”等话题迅速引发全网热议,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该节目更是获得广电总局高度认可,成功入选广电总局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

    (选自浙江卫视)

    【各方解读】

    我们发扬传统文化。不能忘记节气,希望在夏、秋、冬各自有一场晚会,让节气深耕到观众心中,把节气过成节。

    (《中国好时节》主创人员)

    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社会的人来说,根重要的就是它具有增进文化认同的功能价值。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在每个节气。有谓其同的心情,参加共同的仪式活动,共享时令节物,经受共同的物质与精神体验,从而凝聚大家的文化认同感。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

    “艺术十视听”“国梓十科技”正成为“国潮”节目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点、发力点。“国潮”节日以多无融合的思路,多技术形态的应用,打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层层密码,通过VR、AR、MR、自由视角、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等新科技新创意,让体验感、代入感更强,使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传统文化历史形象变得更生动有趣,使传统经典变得“潮”起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王羽)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十四节气不仅有生活实用价值,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增进人们社会文化认同感。 B . 《“中国好时节”春分篇》用多种艺术形式描绘江南春色,并巧妙地融入了地域特征。 C . “宋韵氛围感拉满”等话题引发热议,表明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充满期待。 D . 充分运用多种先进现代科学技术,节目形式不断创新,“国潮”节目就能“潮”起来。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张图表所反映的当前社会大众对二十四节气价值的认识。
    3. (3) 请你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代表《中国好时节》主创人员回答观众的提问。

      《中国好时节》能够成功“出圈”,这个节目的独特创意主要体现在哪里?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

    4. (4)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班级准备向杭州市申请设立“春分节”,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和生活体验,代表班级写一份申请书。

      要求:写作目的明确,内容包括节日概述、节日文化内涵等:语言顺畅、富有感染力:只写正文,150字左右。

  • 8. 古诗文阅读。

    洪皓列传

    ①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宣和中 , 为秀州司录。大水,民多失业,皓白郡守以拯荒为自任,开粮仓损直以粜。渐东纲米过城下,皓白守遨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

    ②时张浚荐皓使金国,皓至太原,留几一年,金待使人礼日薄。至云中 , 粘罕迫二使仕刘豫。皓曰:“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 , 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死无悔。”粘罕怒,将杀之。旁一首叹此真忠臣也,目止剑士,之跪请,得流冷山

    ③冷山地苦寒,陈王悟室聚落也。悟室敬皓,使教其八子。或二年不给食,盛夏衣粗布。尝大雪薪尽,以马粪然火煨面食之。绍兴十三年 , 金主以生子大赦,许使人还乡,皓与张邵、朱弁三人在遣中。后惧为患,犹遣人追之,七骑及准,而皓已登舟。

    ④皓在北廷十五载,久遭其苦,然为金人所敬,所着诗文,争相抄诵。既归,后使者至,必问皓为何官、居何地。皓性急义,当艰危中不少变。贵族流落贱微者,皓皆鼎力以助。惟为桧所嫉,未死于敌国,乃死于谗佞。

    (节选《宋史•洪皓列传》)

    【注释】①白:告诉。②粜(tiào):指卖出米。③粘罕迫二使仕刘豫:指粘罕迫使两位使者在刘豫(金朝扶持的傀儡皇帝)朝中做官。粘罕:完颜宗翰,俘虏北宋徽钦二帝。④奉两宫南归:指议和以求释放徽钦二帝。⑤磔(zhé):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⑥陈王悟室:金朝宰相完颜希尹。

    1. (1) 在梳理传主生平时,小语就其中的字词释义产生疑问,请你帮他解答。

      字词

      问题解决的方法

      释义

      开粮仓损以粜

      [语境推测]根据前文“开粮仓”和后文“粜”字的意思推测。

      ①   

      渐东纲米过城下

      [类比迁移]《智取生辰纲》中注解【生辰纲】: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

      ②   

      至云中

      [课内迁移]下船

      ③   

      之跪请,得流冷山

      [查阅字典]

      ⊙[wéi]释义:①充当;②变成;③被。

      ⊙[wèi]释义:④表原因目的;⑤替;⑥对,向。

      (填序号)

    2. (2) 根据传记的时间线可以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请你将传主经历补充完整。

      宣和中①

      至云中宁死不给刘豫做官

      ●流放冷山让他教陈王的八个孩子,生活上苛待他

      ●绍兴十三年②

      结局:死于谗臣奸佞之手

    3. (3) 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末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分析作者的情感。
    4. (4) 阅读传记可结合描写传主言行的句子或通过他人的行为、评价来分析传主人物形象。请运用上述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洪皓的人物形象。
    5. (5) 阅读传记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或传主的作品分析人物形象。下面两首诗歌如果选一首来丰富洪皓的人物形象,你会选择哪一首?请结合文言和诗歌内容,阐述理由。

      怀母

      洪皓(宋代)

      行年已是老衰秋,

      复命稽迟为热留。

      恋主思亲归未得,

      梦魂长绕大江头。

      赠彦清

      洪皓(宋代)

      门下棲迟近一年,

      郎君高义薄云天。

      傥能一事宁三国

      应有嘉名万古传。

      【注释】①稽迟:迟延、滞留。②彦清:洪皓被羁留时金朝宰相完颜希尹(传记注释⑥中陈王悟室)的长子。③三国:指金朝、南宋、西夏三国战事。

三、写作(55分)
  • 9. 微写作。

    本学期,我们学过许多古贤人关心民生的名篇。请你结合古贤人的思想或言论,就下面的链接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150字左右。

    链接材料: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真的很艰难,刚才我觉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近日,一段医保药品谈判视频在网上刷屏,一次次报价,一次次压价,企业代表8次离席商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拉锯战”,最终每瓶药的成交价比最初的报价少了2万多元,被网友赞为“灵魂砍价”名场面,也让一些罕见病患儿家长喜极而泣。

    这场“灵魂砍价”连上了三个热搜,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 10.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个作文。

    ①蒋勋在《品味四讲》中提到:认识美的重要开始是吃。

    以“他(她)真是个吃货”为题,讲述你的经历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②蒋勋在《品味四讲》中提到:认识美的重要开始是吃。

    以美食博主的口吻介绍你家乡的一道美食,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抄袭,套写;不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蒋勋在《品味四讲》中提到:认识美的重要开始是吃。

    疫情当前,“分餐制”再度成为热词。饭店纷纷推出“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餐饮模式。

    你赞同家庭分餐吗?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是否可以实行分餐制?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